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伯谦 《科技文萃》2001,(2):158-159
对古史年代的研究在我国有着悠久的传统,若从西汉刘歆算起,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夏商周三代是中国古文明进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阶段,有关夏商周三代年代的研究,一直是古史年代研究的重点,先后提出过不少三代年表,对夏商周时期重大事件发生之年也作出过种种推断。然而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研究手段的落后和研究方法的单一,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始终未能取得突破。国家九五重大科研课题“夏商周断代工程”,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采取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相结合、多学科联合攻关的方法,经过两百多人五年的努力,对夏商周年代研究获得了重大进展:对西周和商后期提出了比较准确的年代,对商前期和夏代建立了基本的年代框架,并依此提出了新的夏商周年表。毫无疑问,该年表的提出,必将进一步推进中国古代文明研究的深入。 新的夏商周年表,是多学科协作研究成果的结晶,考古学作为“夏商周断代工程”参与学科,根据有关夏商周时期一系列重要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建立的夏商周考古分期标尺,以及通过按期别和单位采集的系列含碳标本14C测定拟合结果建立的夏商周14C年代框架,是新的夏商周年表得以提出的基础,是重要的科学依据之一,这是以往任何三代年表都缺乏的。 围绕“夏商周断代工程”提出的目标,根据拟定的课题,自1996年“工程”启动以来,先后组织了对17个遗址新的发掘,这17个遗址是: 北京房山琉璃河西周燕都遗址,山西曲沃天马—曲村晋文化遗址,陕西西安丰、镐遗址,陕西周原遗址,陕西武功郑家坡遗址,陕西歧山王家嘴遗址,河南安阳殷墟遗址,河南安阳洹北花园庄遗址,河北邢台东先贤遗址,河南郑州商城遗址,河南偃师商城遗址,河南郑州小双桥遗址,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陕西商州东龙山遗址,河南新密新砦遗址,河南登封王城岗遗址,河南禹县瓦店遗址。 新的发掘,填补了夏商周文化谱系中的缺环。例如对琉璃河西周燕都居址的发掘,找到了西周中期的遗存,第一次将居址分为西周早、中、晚三期。对安阳花园庄、邢台东先贤的发掘,找到了商代前期晚于郑州小双桥早于殷墟文化一期的遗存。对新砦遗址的发掘,再次确认了介于河南龙山文化晚期和二里头文化一期的新砦期的存在。  相似文献   

2.
考古工作者在固原地区先后调查发现不同时代类型的文化遗址、墓葬、长城及城址等文化遗存300多处。发掘清理古文化遗址六处,墓葬100余座,出土及征集文物30000余件。填补了固原地区考古学文化上的许多空白。并为研究固原政治、经济、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3.
为配合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和淮安市博物馆近几年来在运河淮安段做了大量的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工作。一大批遗存如顺黄坝遗址、天妃坝遗址、天妃闸遗址、古码头、古涵闸、古寺庙、古城址、古建筑等,相继被发现。这些遗存种类丰富、功能各异,构成一个结构完备的水利水运工程体系,在古代防洪排涝、济运保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凸显了淮安在中国大运河历史上独特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4.
2002—2004年,友谊县文物管理所对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凤林城址再次进行调查,除衬地调查外,还查阅了历史文献,验证了凤林城址是《吉林汇征》文献中记载的"巴如古苏霍通"。通过考古发掘成果和专家的评析,指出:凤林城址是三江平原汉魏时期遗址的核心代表,为黑龙江区域汉魏时期遗址聚落发展的模式,亦为研究土城垣的出现及发展演变提供可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5.
锁阳城遗址是我国河西地区保存较为完整的古代城址遗存。为配合外城东墙的保护加固工程工作,2020年8月底至9月10日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对锁阳城外城东墙北段进行局部发掘清理,基本明确了外城东墙的形制结构,发现了房址、墓葬、灰坑、烟道、灶、活动地面等遗迹堆积10余处,直观呈现了外城东墙的居址形态,对研究锁阳城历史沿革,城址构筑思想,城内区域分区规划体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近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在豫北重镇———安阳的西北郊新发现了一座规模巨大的商代城址。该遗址位于安阳殷墟遗址的东北外缘,深埋于距现地表25米以下。城的平面呈方形,城墙残存了部分基槽,宽度9米左右。城址四面城墙的长度都在2000米以上,城的总面积超过400万平方米。城内有丰富的文化堆积,清理出房基、水井、灰坑、墓葬等。据现掌握城内主要文化遗存的年代,可初步判断该城址的修建和使用的年代早于商王武丁时期而晚于郑州商城。经专家学者现场勘察,一致认为,这是20世纪末商代考古的重大发现,是商代都城考古的重大突破,同时…  相似文献   

7.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在豫北重镇──安阳的西北郊新发现了一座规模巨大的商代城址。该城址位于著名的安阳殷墟遗址的东北外缘,深埋于现今地表2.5米以下。城的平面呈方形,城墙现残存了部分基槽,宽度9米左右。据钻探,城址四面城墙的长度都在 2000米以上,城的总面积超过 400万平方米,是迄今发现规模最大、有墙的商代都城遗址。城内有丰富的文化堆积,清理出房基、水井、灰坑、墓葬等。根据目前所掌握城内主要文化遗存的年代,可初步判断该城址的修建和使用的年代早于商王武丁时期而晚于郑州南城。 日前,考古…  相似文献   

8.
汉水中游即今襄阳地区,地形上分为南阳盆地、随枣走廊、襄宜平原、鄂西山地。经调查、勘探、发掘先后发现多处西周考古遗存,其中南阳盆地南部遗存属邓国;随枣走廊中西部遗存西周早中期属鄂国,西周晚期属曾(随)国,在周灭鄂后的时间曾短暂为楚所据;襄宜平原遗存或为典型楚文化的直接渊源;鄂西山地遗存性质难明。邓、鄂、曾(随)之位置的确定结合周昭王南征、清华简《楚居》的记述,基本界定了早期楚国中心从北往南迁徙并在西周晚期以襄宜平原为中心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9.
燕下都作为西周燕国的都城之一,在燕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燕下都发生过很多重要事件,对燕国历史的发展有重大作用。燕下都发掘的大量遗物有重要价值,推动了对燕国历史和燕文化的研究。随着燕下都进一步的发掘和研究,对燕下都和燕文化的认识将越来越深入。  相似文献   

10.
奚是我国古代北方一个重要的部族.关于奚人的遗迹,根据考古调查或发掘资料,古北口至辽中京间辽驿道上的各驿馆遗址及北京延庆县古崖居遗址,从文献记载和地望来讲,有可能是奚人的遗址.萧孝忠墓出土了墓志铭,可证明是一座奚人墓葬.关于奚人遗物,李宝臣纪功碑、萧孝忠墓志等几件碑刻,可确信为奚人遗物.奚车在文献中有明确记载,考古上虽没有发现奚车实物,但在辽代壁画墓中时常可以见到奚车图.陶瓷器皿是历史文化遗存中最常见的器物类型,但我们却没有发现一件奚人的陶瓷器,只能依据文献记载和相关考古发现对奚人陶瓷等生活、生产器具作一些推测.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国内矿冶遗址的研究、保护与展示无论是在研究方法还是在实践方面,均取得了突出成绩,是科技考古研究的一个亮点。文章指出了今后需要在矿冶遗址的文献调研,矿冶遗址田野调查、发掘工作方法和发掘资料的整理,矿冶遗址的价值评估、保护规划、保护技术和展示工作等多方面进一步突破:1)整合各类文献资料,特别要重视考古资料的整理工作;2)开展冶金遗存采样问题的规范化研究,真正建立田野调查和发掘过程中冶金考古研究的多学科联合研究机制;3)进一步提高矿冶遗址的保护与展示的技术水平,为申请世界工业文化遗产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2.
侯马市曾为春秋晚期晋国国都.近年考古工作者在古晋国的遗址上经过多年的考察、发掘.目前已发现8座古城址,出土晋国古文物10余万件.在这些遗址和文物中,既有晋国人晚期居住  相似文献   

13.
西安半坡氏族公社村落遗址,位于西安市东郊浐河东岸的一块高地上.该遗址的发掘工作,从1954年秋季开始至1957年夏季,前后共发掘了五次.总计发掘面积约为一万平方米,包括居住区、烧陶的窑场和墓地.共发现较完整的房屋遗址四十多处,各种墓葬二百多座,生产工具及生活用品近万件.遗址中保留的丰富物质文化遗存,比较清晰地反映出距今  相似文献   

14.
西水坡遗址发现的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遗存丰富了后岗一期文化的内涵,完善了豫北冀南地区考古学文化的谱系序列,提供了濮阳地区当时的部落构成情况,是颛顼部落在此活动留下的重要文化遗存。其中的蚌砌龙虎图案揭示了丰富的天文历象和原始的道教观念,将中国的天文史和道教起源向前大大推进。  相似文献   

15.
燕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支奇葩,由于燕国史料的缺乏,使燕文化的研究非常困难。燕国历史和燕文化研究得益于近几十年考古的新成绩。燕文化考古和研究的成绩主要表现在:燕地的考古和研究;燕下都的发掘和研究;琉璃河商周遗址的发掘和研究;燕国青铜器、燕币等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一、龙虎蚌图的发现 1987年,考古工作者配合濮阳市城市基本建设对西水坡古文化遗址进行发掘时,发现大量远古先民留下的遗迹和遗物。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6400多年前仰韶文化时期的几组蚌塑龙虎遗存。根据其分布情况,大体可分为三组。  相似文献   

17.
关注新三峡     
一、巫山大溪遗址—————新石器时代墓葬和哨棚嘴文化早期遗存的发现,其位于瞿塘峡东端大溪与长江汇合处。二、丰都玉溪坪遗址—————哨棚嘴文化早期阶段和唐代佛像的发现,其位于丰都县玉溪坪村,长江右岸与玉溪沟右岸交汇处的台地上。三、忠县哨棚嘴遗址—————哨棚嘴文化早期遗存和西周陶窖的发现,其位于忠县忠州镇红星村。四、开县余家坝遗址—————战国巴文化墓葬群的发现,这一遗址位于开县渠口镇云安村,地处长江支流彭溪河西岸。五、云阳旧县坪遗址—————战国至西汉简牍的发现,其位于云阳县旧县坪。六、云阳马粪…  相似文献   

18.
熊岳温泉遗址位于辽宁省营口市盖州市熊岳镇东南、陈屯乡和平村西北处温泉村,熊岳河北岸台地之上,为东北地区一处文化内涵极其丰富的战国至秦汉时期城址。1942—1944年,泽田四郎作对温泉遗址进行了首次科学考古调查和研究。他详细调查了温泉遗址一带的地理环境、遗迹与遗物分布现状,收集了一批珍贵的战国秦汉时期遗物,全面记录了温泉遗址的文化面貌,同时参考同时期鸟居龙藏、稻叶岩吉等日本学人著作,对温泉遗址的年代及性质提出了重要观点。  相似文献   

19.
湖南地区商代遗存以及商代青铜器的发现,为商代南土的探索提供了新的资料。通过对考古资料的研究,理清了湖南地区考古学文化发展的脉络及商代南土的变迁情况。湖南地区的考古学文化,分布的中心在洞庭湖及湘江中下游地区,时代均属商代晚期,属于商文化系统。以湖南岳阳铜鼓山遗址为代表的商文化遗存,是中商时期南土的一部分。岳阳费家河遗址为商代晚期文化遗存,其文化内涵受到了中原商文化一定程度的影响。从湘江流域目前发现和发掘的商代遗址考察,除长江沿岸以铜鼓山为代表的小片区域外,长江以南其他地区无论在二里岗期或殷墟期都是很典型的土著文化,因此可以断定湘江流域有商一代未曾成为商地。  相似文献   

20.
一、龙虎蚌图的发现1987年,考古工作者配合濮阳市城市基本建设对西水坡古文化遗址进行发掘时,发现大量远古先民留下的遗迹和遗物。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6400多年前仰韶文化时期的几组蚌塑龙虎遗存。根据其分布情况,大体可分为三组。第一组位于一座墓穴中,一龙一虎陪伴着一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