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病人行颅骨钻孔引流手术。方法:回顾性分析104例慢性硬膜下血肿病人行颅骨钻孔引流手术方法及预后情况。结果:104例病人血肿消失44例,大部分消失52例,小部分消失8例。结论:慢性硬膜下血肿病人行颅骨钻孔引流手术,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
在颅脑损伤中,骑跨横突区的硬膜外血肿为后颅凹血肿的一种特殊类型,由于婴幼儿硬膜与颅骨粘连紧密,颅骨有机成分相对较多,弹性大,伤后易发生硬膜下血肿,而硬膜外血肿少见,我院自87年—93年共收治小儿颅脑损伤145例,其中幼儿后颅凹硬膜外骑跨型血肿3例,诊断明确后均行急症手术,现将术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2001年2月,上海一位名叫金林的孩子,在一起交通事故中,头部重重地撞在了水泥墙上,结果一块6×6厘米、比茶杯盖还要大的头骨被撞得粉碎。在巨大的撞击下,虽然小金林的头骨被撞碎,但头骨下的那层脑膜竟然完好无损。按传统的颅骨修复术是在缺损部位嵌入金属合金或生物材料,用这种材料做成的“头骨”好处是坚硬、不会变形,但由此也产生了这种方法最致命的弱点,就是一旦植入者的颅骨发育成长了,人工头骨就不再合“尺寸”。患者就必须按照成长后的缺损部位订做新的“头骨”。这种传统方法对成年人比较合适,因为人颅骨的发育要到…  相似文献   

4.
三维塑型钛网在特殊部位颅骨成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三维塑型钛网在特殊部位颅骨成形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颞肌覆盖处颅骨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普通钛网颅骨成形38例,三维塑型钛网颅骨成形46例,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外观满意度、平均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三维塑型钛网颅骨成形组外观满意度达44/46(95.65%),普通钛网颅骨成形组外观满意度达25/38(65.79%);平均手术时间三维塑型钛网组为45±3.2min,普通钛网组为73±4.5min,;三维塑型钛网组并发症为1/46(0.22%),普通钛网组并发症为4/38(10.53%)。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三维塑型钛网在颞肌覆盖处颅骨成形中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骨缺损修复是当今国际组织工程领域的一个难题.本文通过颅骨缺损修复的典型案例,提出了一种三维骨模型重建与修复方法.首先对实体模型的建构进行研究,重点是模型的设计及缺损部分的建模,将逆向工程与CAD技术相结合和进行布尔运算,实现所需的骨缺损修复模型,最后利用快速成型技术获取实物模型.  相似文献   

6.
我们自1980年7月至1986年10月共收治了经CT扫描和手术证实的慢性硬膜下血肿100例。现结合临床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100例中男性96例,女性4例。年龄5个月至87岁,平均年龄40.07岁。其中50岁以上者55例(55%)15~40岁43例(43%),14岁以下者2例(2%)。有关头部外伤史者82例,病史23天至7年。因不明者18例,病史10天至1年。100例中行颅骨钻孔冲洗  相似文献   

7.
为补充国人颅骨调查资料,为临床提供参考,本文对张家口地区出土的成人颅骨的弧和弦进行了测量 1 材料和方法 本文选用张家口地区出土的完整成人颅骨159例(男75例,女84例),按照吴汝康著《人体测量方法》和邵象清著《人体测量手册》确定各测定点,将颅骨固定于摩尔逊定颅器上,使用国产精确度为0.02毫米的游标卡尺测量颅骨的弦,使用坐标纸做成的窄条(精确度为1毫米)  相似文献   

8.
在运动系统观察人颅组成和结构特征的实验中,[1]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成人颅由23块形状各异,大小不同的颅骨组成(中耳内的锤骨、砧骨、镫骨这三对听小骨除外)。这些颅骨的连接方式各有不同。新生儿与成人颅骨在构成上有较大形态差异,并且随着新生儿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颅骨也随之发育而产生相应的变化。本文将对二者外部形态特征加以比较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锥颅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01-2009-01月武清区第二人民医院外科采用锥颅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病人2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24例病人引流时间为3~7d,复查头CT,硬膜下血肿基本吸收,6例高龄患者有少量硬膜下积液,症状明显好转或消失.讨论:锥颅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创伤小,疗效显著,操作简单,可代替钻孔冲洗引流术.  相似文献   

10.
慢性硬膜下血肿是指受伤后3周以上发生的硬膜下血肿。一般认为出血多由皮质小血管或矢状窦旁桥静脉损伤引起。而临床表现不具备典型性,易引起误诊。1 慢性硬膜下血肿误诊原因分析1.1 慢性硬膜下血肿有明确外伤史者不足30~50%,在病史的询问中很难做出判断。1.2 出血多因静脉窦或静脉窦旁桥静脉撕裂引起。发生于大脑半球突面者较多,往往为头部过伸或过曲等旋转运动造成。另外,由于中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喀什地区出土的近代维吾尔族人颅骨19例(男10,女9).研究方法除形态学观察和测量特征分类外,还选用了13项绝对测量值与13个大蒙古人种的现代民族作了聚类分析和 Rm值判断,近代维吾尔族体质特征与西藏 A组最接近。同时与新疆考古出土的10处古代居民颅骨及周边地区的18处(包括部分突厥、匈奴)古代居民的颅骨以Rm值推断,近代维吾尔族体质特征与三千年前的伏尔加河下游草原的洞室墓文化居民的体质最近。  相似文献   

12.
应用成人尸体140具,对硬膜囊末端以下部位的骶管及有关结构进行了观察和测量。发现骶尾后线韧带与骶管前壁相贴者24例,占17%。硬膜囊以下部位的骶管长,男性为6.61cm,女性为5.37cm(P<0.001),男女之间有高度显著性差异。并测量了硬膜囊末端平面的骶管口径、骶管下段延长线在骶管裂孔中点处与皮肤的夹角等有关数据,为临床骶管穿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急性外伤性硬膜下血肿多伴有较重的脑挫裂伤和皮质小动脉出血,伤后病情变化急剧,死亡率和致残率均高。然而,能较准确地预测严重脑外伤病预后的有关指标却不一定适合急性硬膜下血肿病人预后的预测。我们自1989.1~1998.9月共收治经头CT证实的急性硬膜下血肿159例,现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统计学方法就影响其预后的有关临床指标进行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颅骨整体变形的损伤机制,主要从导致颅骨骨折的作用物、作用方式、骨折的表现形式等阐述了对“颅骨整体变形”的不同见解,并对正规考试题的筛选提出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15.
骨骼系统由中轴骨骼(包括头骨、脊柱、肋骨和胸骨)和附肢骨骼(包括带骨和游离肢骨)组成,它具支持躯体和保护内脏器官的作用,还是肌肉的附着点,是人的运动器官。在生存斗争的进化过程中,人类的骨骼产生了与直立行走相适应的特征。一、中轴骨骼与直立行走相适应的特征1.头骨头骨包括脑颅骨与面颅骨,最初的功能是保护脑和头部感官,组成结构十分复杂,在进化的过程中由于与特定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的适应,人类的头骨发生了剧烈变化。人的脑颅骨,因脑的高度发育,在既能起到保护作用的同时尽可能的变薄,以利于脑颅腔容积的增大。大…  相似文献   

16.
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是指位于硬脑膜和蛛网膜之间有完整包膜的血肿。我院共收治3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均行额顶部钻孔引流术治疗,术后未见颅内积气或复发,30例均完全痊愈,出院后分别随访1—10个月,无一例复发,恢复良好,神志清楚,生活能自理。  相似文献   

17.
脑电波及其对学习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脑电波的由来早在 1 875年 ,英国生理学家理查德·卡顿 (RichardCaton)就从兔脑和猴脑中记录到微弱的电流。[1 ] 但这一发现的临床意义直到 50年后才被认识到。 1 92 9年德国精神病学家汉斯·贝格尔 (HansBergar,1 873—1 941 )首先作了尝试 ,记录了人脑的电流。[2 ] 贝格尔在做脑手术时 ,从颅骨缺损患者的大脑皮质处成功地检测出了活动电流 ,并把它同心电图一样用图表的形式表现出来 ,这就是现今神经病学中广泛应用的一项技术———脑电图 (EEG)的发端。贝格尔将电极置于颅表 ,检测到人在不同清醒状态时的 4…  相似文献   

18.
一、脑电波的由来 早在1875年,英国生理学家理查德·卡顿(Richard Caton)就从兔脑和猴脑中记录到微弱的电流。①但这一发现的临床意义直到50年后才被认识到。1929年德国精神病学家汉斯·贝格尔(Hans Bergar,1873-1941)首先作了尝试,记录了人脑的电流。②贝格尔在做脑手术时,从颅骨缺损患者的大脑皮质处成功地检测出活动电流,并把它同心电图一样用图表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就是现今神经病学中广泛应用的一项技术──脑电图(EEG)的发端。 贝格尔将电极置于颅表,检测到人在不同清醒状态…  相似文献   

19.
在大、中专和中学《生理卫生》教材中指出:组成人体的支架由206块骨连接而成。按其所在部位,分别为颅骨29块(脑颅骨8块、面颅骨15块、听骨6块),躯干骨51块(脊柱26块、胸骨1块、肋骨24块),四肢骨126块(上肢骨64块、下肢骨62块)共206块。在《少年科学画报》1992年第四期中有文指出:一般说,人体的骨胳是206块,可我们中国人和一些亚洲人,例如日本人只有204块骨头,这是因为我们的第五趾骨仅有2节。而欧美人却有3节。为了证实这一点,笔者曾查阅过许多专业  相似文献   

20.
去骨瓣减压术在重度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去骨瓣减压术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回顾性地研究了接受去骨瓣减压术的52名患者在去骨瓣减压前后颅内压、CT表现(中线移位,脑室的大小,基底池受压)和预后的变化。结果:38名患者(73.1%)在伤后5.1&#177;3.2个小时进行了迅速外科减压;14名患者(26.9%)在伤后49.2&#177;50.1个小时延迟外科减压,去骨瓣减压明显降低了颅内压,减少了中线移位,改善了基底池的受压,进行迅速外科减压的患者比延迟外科减压的患者预后更好。结论:去骨瓣减压术使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降低,中线移位和基底池受压明显改善,死亡率下降,对改善患者的预后有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