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謇择师     
张謇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民族实业家和杰出的教育家。他学养深厚,远见卓识,知人善任,择师之举,可见一斑。 一是延聘有真才实学的名师。张謇是清末的一个状元,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在择师问题上,他确信“名师出高徒”,认为学校办学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水平的高低。1902年5月,他在南通城南千佛寺故址创办了通州师范学校,曾先后对外延聘了著名学者罗振玉、王国维、朱东润、吕思勉和近代著名画家陈师曾等名师来校任教。张謇也注意从南通本地网罗人才,当时有时称张謇身边一“龙”一  相似文献   

2.
张謇(1853-1926)不仅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而且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他在致力于兴办工业的同时,倾其心力创办教育事业。他创办了我国近代第一所师范学校(通州师范学校)和第一所纺织专门学校;开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盲哑学校和第一座博物馆(南通博物苑)。此外他还在上海、江苏等地参与筹划助成了复旦学院(复旦大学的前身)、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今南京大学前身)、河海工程学校,同时在南通地区还开办了女  相似文献   

3.
张謇系我国第一所民立师范学校通州师范学校的创立者,江谦为近代江苏第一所高等师范学校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的首任校长。江谦作为张謇的得意弟子,曾倾力协助恩师,为成功创办通州师范立下汗马功劳,而且奉承师愿,再接再厉,使南京高师成为初具现代科学体系、享誉东南的最高学府。师生两人携手并肩,共同为南通乃至江苏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无愧为近代中国师范教育的先驱。张謇与江谦三十年的意气相投,坦诚相待,无私合作,共同推进了江苏教育的近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小学教学(数学版)》2011,(1):F0003-F0003
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是全国最早的师范附小之一。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由清末状元、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偕其兄本着"民智兮国牢"的思想捐资兴建。  相似文献   

5.
我主编的《世界教育大事典》,曾收录一目"张謇兴办通州师范学校"。清末状元张謇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一位极其重要的人物。大家知道他不仅兴办了中国第一所师范学校(即通州师范学校)、第一所盲哑学校、第一所文博教育机构——南通博物苑等等,还兴办了不少中小学。  相似文献   

6.
张謇与近代博览事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謇系近代中国博览事业的开拓人之一,但过去对张謇在这方面的贡献论述不多。本从张謇对1903年日本大阪博览会、1906年意大利米兰渔业赛会、1910年南洋劝业会的参观和参与,以及创办南通博物苑等活动,具体说明张謇在推动中国近代博览事业方面的巨大贡献及其对举办近代博览事业的思想主张。本认为,张謇所从事的近代博览事业,不仅是中国近代化事业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是观察张謇之近代“绅商”、“儒商”性格的一个绝佳视点。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南通中学简称"通中",由清末状元、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在规划建设"中国近代第一城"时(1909年)亲手创办,为当时南通第一所推行新式教学的中学堂。江苏省南通中学又是最早的省属重点中学之一,时称"江苏省立第七中学",解放后是省人民政府确定的首批省属重点中学。  相似文献   

8.
《物理教学》2010,(3):F0002-F0002
江苏省南通中学由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创办于1909年,是最早的省属重点中学之一,现为江苏省四星级学校。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有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2人,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2人,省特级教师13人。百年以来,在“减恒”校训的感召下学校取得了斐然的育人成果。在历届毕业生中,有管惟炎、胡济民、林祥棣、蔡金涛、  相似文献   

9.
师范教育是张謇创办教育事业的起点和基点,在长期的师范教育实践中,特别是在通州师范学校创办过程中,张謇形成了富有个性的师范教育思想。他的师范教育思想不仅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有着重要影响,对当今师范教育事业的发展更具有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0.
南通大学     
《教育探索》2012,(10):162
南通大学是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由原南通医学院、原南通工学院、原南通师范学院等院校合并组建的一所综合性高等学校。学校占地2700余亩,坐落于长江三角洲极具经济活力并有"中国近代第一城"美誉的秀丽江城——南通市。南通医学院、南通工学院的前身分别是私立南通医学专门学校和南通纺织专门学校,由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清末状元张謇先生于1912年创办,是国人最早独立创办的高等医学和高等纺织院校。南通师范  相似文献   

11.
张謇是中国近代史上有卓越建树的实业家、教育家。清末民初,他弃官返乡,艰难创业。白手起家,创建南通大生纱厂和通海垦牧公司,后发展为庞大的大生产集团;创办中国第一所师范学校和中国第一座博物苑。经过20余年不懈努力,建成了从幼儿园、小学直到大学本科完整层次且门类齐全的教育体系。将南通建成“中国近代第一城”,受到国内外普遍赞扬。  相似文献   

12.
张謇感动中国——纪念啬翁诞生150周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而其终极目标都是救国,可以称之为殊途同归。张謇的一生是爱国的一生,1896年至1899年,他以新科状元的身份,历经千辛万苦,在通州创办了大生纱厂。状元办厂乃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创举,大生纱厂的初见成效,感动了中国,更感动了张謇自己。他由此发轫,先后兴办通海垦牧公司,创建通州师范学校,设立南通博物苑,乃至参与举办南洋劝业会等等,无一不是在神州大地上萌现的新事物。张謇具有世界眼光与现代意识,尽管宣称弃仕言商,却始终把工业放在首要位置。张謇的过人之处,还在于他的事业并非局限于实业与教育两大部类,而是谋求通海地区经济、化和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吴良镛院士称南通为“中国近代第一城”,意即这是中国首先按照总体规划建设的近代城市。然而,张謇的最终目标又不是仅仅按照自己的理想建成这“第一城”,而是希望通过这个“理想城”的示范与推广,建设一个独立、富强、幸福的中国。  相似文献   

13.
江苏南通,素有"江海明珠"、"扬子第一窗口"的美誉,她"据江海之会,扼南北之喉",兼容并蓄,海纳百川,可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在这里,诞生了近代国人最早创办的高等医学院校和我国最早独立设置的纺织学最高学府——私立南通医学专门学校和南通私立纺织专门学校,开近代中国民办高等医学、纺学教育之先河。它们即是今天南通大学的前身,由我国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创建于1912年。创建之初,张謇怀揣着实业救国、教育兴邦的理想,旨在挽救民族危亡、富国强民。如今,南通大学已走过百年风雨,百余年来,  相似文献   

14.
今年是张謇诞辰150周年。他率先创办了中国第一所独立的师范教育机构——通州师范学校和中国最早的私立女子师范学校及多所速成师范教育机构。在长期的师范教育实践中,形成了他富有个性的师范教育思想,至今仍极具借鉴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建立于一九○二年五月(清光绪二十八年五月)。它是张謇筹集资金在南通城南三元桥北千佛寺旧址创办的。该校开办迄今已有七十九年,为我国第一所中等师范学校。一九○三年四月朔(农历四月初一)开学,校名“民立通州师范学校”,后改为“私立”。最初招收师范本科一班,师范讲习科一班,以后科别班级逐步增多,为了适应国家和地方建设需要,先后附设过测绘、蚕桑等专科班。学校设备也逐渐扩充完善。张謇创办私立通州师范的动机,在他的著作和  相似文献   

16.
南通大学坐落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素有"江海明珠"、"中国近代第一城"、"历史文化名城"美誉的沿海开放城市——江苏省南通市,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交通运输部共建的综合性大学。学校的办学历史最早可追溯到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于1912年创办的私立南通医学专门学校和南通纺织专门学校。2004年,南通医学院、南通工学院、南通师范学院三校合并组建南  相似文献   

17.
南通大學     
南通大学坐落于素有"江海明珠"、"历史文化名城"美誉的沿海开放城市——江苏省南通市,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交通运输部共建的综合性大学。学校的办学历史最早可追溯到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于1912年创办的私立南通医学专门学校和南通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初张謇对儿童教育的探索与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謇是我国最早提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儿童教育家之一,他的儿童教育观开了一代新风.张謇的教育思想具有前瞻性与创造性,是我国儿童教育的启蒙者;张謇亲力亲为,创办了370多所学校,是我国近代儿童教育的践行者;张謇创办了通州女子师范,是我国女子师范教育的开拓者;张謇始终把对儿童的素质教育与技能训练贯穿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是我国早期儿童素质教育的倡导者.  相似文献   

19.
张謇在创办学校的过程中,立校训,写校歌,为我国近现代的校园文化建设做出杰出的贡献。张謇的校训校歌对南通当代教育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至今仍被传承,值得今人去研究、评析和认识,把张謇的校训校歌精神作为当代校园文化建设的资鉴,可充实和丰富当代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20.
中国社科院顾问、研究员刘国光: 张謇为近代南通地区经济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做了三十年开路先锋”他在发展南通近代经济的实践中,摸索出一条“以大工业为中心,以农村为基地,工农商协凋发展”的乡土经济发展路线。张謇在南通引进先进生产方式,创办新式工厂,作为启动南通地区早期现代化的主导力量。20年代时任江海关税务司,对当时南通发展状况较为了解的E. G. Lowder曾经指出,“通州是一个不靠外国人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