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河北省行唐县上碑镇磁沟村南的清凉河畔.曾经有一座占地10余亩、所辖土地160亩的清凉寺。据清朝乾隆年间县志记载:清凉寺修建于金大定年间(即公元1183年)。传说在我国古代北方地区,清凉寺曾经是五台山下的第一大寺。但令人遗憾的是.清凉寺在日寇侵华期间几经战乱.已被毁为平地。  相似文献   

2.
嘉业堂是中国近代规模最大、藏书最丰富的私家藏书楼,楼主刘承干鉴于前人“聚而旋散”的教训而建造此楼,除了在客观上深受明清藏书文化传统的影响外,也是与刘承干文化素养休戚相关的。同时,刘承干雄厚的经济基础又为其藏书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郑振铎先生抗战期间主持收购嘉业堂藏书的经过及郑先生对嘉业堂藏书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吴荇  李芳  李性忠 《图书馆杂志》2007,26(11):68-72
嘉业藏书楼是我国近代藏书名楼,全盛时藏书达18万册,后精品大都流失.这些精品是何时流失的?怎样流失的?现又收藏于何处?本文就此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历代私家藏书楼中,地处浙江南浔的嘉业堂藏书楼,是规模至巨、藏书最多的一个。藏书楼的全盛时期,只有1925年至1932年不到十年时间。这段时间的藏书,号称60万卷20万册(实际数为57万多卷18万余册)。其数量之大,不仅远超南浔所在湖州地区的藏书家:蒋氏密韵楼、张氏适园、王氏诒庄楼,而且亦为清末四大藏书家:聊城杨氏海源阁、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湖州陆氏皕宋楼、杭州丁氏八千卷楼所不及。再过一年,就是嘉业堂建成七十周年。岁月悠悠,时间无情。嘉业堂往日盛  相似文献   

6.
7.
介绍了刘承干与其兴办嘉业堂藏书楼的概况。  相似文献   

8.
刘承斡与嘉业堂藏书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嘉业堂藏书楼以古朴庄严的面貌,矗立在一湾溪流环绕的静谧的江南私家园林之中.它是解放江南之初,被周恩来指名要求南下部队加以保护的两个私家藏书楼之一.它以多藏宋元善本而名噪一时,尤以镇库之宝宋版刻本<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著名,使嘉业堂成为藏书楼绝世典范.  相似文献   

9.
文章论述了嘉业堂藏书书目编辑工作经历的三个不同阶段及其成果,并对现存嘉业藏书楼的六种书目稿本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0.
江南地区,人文荟萃。地处浙江南浔镇的嘉业堂藏书楼,不仅以丰富的藏书著称于世,而且以雕版印书蜚声海内外。我国历代私人藏书楼刻书,古代以江苏常熟毛晋的“汲古阁”为最多,近代则以嘉业堂刻本最为有名。毛晋系明代晚期著名的藏书家兼刻书家。毛氏家族在四十多年的时间里,曾刻有世称“汲古阁”本六百种。嘉业堂的楼主为刘承干(字翰怡,1882年生,1963年卒),他从1910年开始,在广泛搜罗古籍的同时,还注意觅集各种书版,加上自己雇工雕刻,据统计,嘉业堂藏有书版三万至四万块,先后印有线装书近三百部,约三千卷。查现有嘉业堂刻本,知刘氏印书大概开始于聚书后的第三年——1913年,最后刊刻时间可能是1930年。以后,刘氏家道逐渐走向衰落,这个不图营利的私人刻书业便告自然终止。现仅就嘉业堂藏书楼刻书的一些特色,分析论述如下: 一 丛书是资料性很强的参考文献。刘承干认识到:辑印丛书,能起到保存古籍、便利应用的作用。因此,刊刻大部头丛书是嘉业堂印书的重要方面。刘承干将购得仁和塘栖朱氏结一庐的丛书版,再加上自己所刻,汇印成《嘉业堂丛书》。刘氏说过,“购得朱氏结一庐丛书版,益以所自刻者,汇为《嘉业堂丛书》,此为校刊丛书之始。”曾协助刘选购图书的学者叶昌炽,在其遗著《缘督庐日记》中述及  相似文献   

11.
1940年前后,浙江南浔刘承干(字贞一,号翰怡,别署求恕居士)嘉业堂藏书经历了一次比较大的变故:由于日本侵略军铁蹄南下,江南地区的局势一片动荡,又由于家庭矛盾日剧,生活财用日渐匮乏,刘承干无力保护其辛苦所藏,便将其出售,当时日本在华的两大机构——大连满铁株式会社和上海同文书院参与  相似文献   

12.
(十五) 君九大哥大人左右: 两奉手札,一代拟复诗孙稿,一寄示柔翁函,谨拜悉。尊稿周密之至。候柔翁函,至今日不来,故已照尊稿作复,其语气则稍改和缓(因已与诗孙通信数次,故今函亦须前后萦拂)。此与  相似文献   

13.
螾公同年赐鉴: 昨又由贞兄交阅寄下之公函,弟早虑夜长梦多,柔甫既函公,即不再函贞兄,可知矣。公为贞兄借箸而筹,无不中肯。柔甫佯拒等说,尤不可出自贞兄口中,碻论也,卓见也。惟查书人  相似文献   

14.
江南太湖流域一带,是我国的重要经济中心,也是我国的重要文化中心,这一带,不但学者辈出而且藏书家也辈出,尤其是其中的常熟、吴兴等县,自明代以来,私家藏书蔚然成风,藏书家之多甲于全国。这些藏书家有不少经历了两世或三世的持续收储积累,故其所藏图书数量往往相当可观,但也有先世几乎无甚藏书,由藏书家自身一手收储,在藏书数量上  相似文献   

15.
1951年4月间,时任北京图书馆副馆长的王重民先生给嘉兴图书馆副馆长汪大铁写了两封信,讨论近代著名藏书楼浙江湖州南浔嘉业堂藏书的接管与整理问题,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6.
原毁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闻古之人有舜者,其为人也,仁义人也;求其所以为舜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  相似文献   

17.
原毁     
许多古文都是“精心设计,精心施工”的。考虑到新闻工作者特别是搞评论工作的同志,读点古文,对丰富我们的知识,启发我们的智慧,都很有用处。本刊打算今后经常选登一些古文,并加注释,对一些难以读懂的篇章,将附有今译。  相似文献   

18.
郭立暄 《图书馆杂志》2005,24(12):72-76
《嘉业堂善本书影》所称之宋、元本著录有误。笔者通过考察,纠正其中三十种,结合藏书史资料,分析其致误之由:一则私家藏书楼缺乏比对条件,二则书志撰写者碍于情面,三则书影遴选者缺乏经验,非但未能纠正前说之误,反将部分版本拔高。  相似文献   

19.
任继愈先生主编的<中国藏书楼>(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年12月版)中编"中国藏书楼发展史"中介绍了民国以来规模最大的藏书楼--刘承干的嘉业堂.书中对嘉业堂所典藏的珍贵古籍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且对部分珍籍的最后归属也作了交待,但唯独没有谈到所藏44册明抄本<永乐大典>的下落,这引起了笔者的好奇.因为嘉业堂所存永乐大典,与大连图书馆前身,原满铁大连图书馆有着很大关系,于是对本馆的历史资料进行了调查,对这批珍贵藏书的情况有了一定了解,现将结果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利用新材料对王若《关于嘉业堂所藏〈永乐大典〉的下落》一文的疏误之处作了补正:首先,指出满铁大连图书馆从刘承干嘉业堂购买的《永乐大典》是42册而非44册;其次,对满铁大连图书馆所藏55册《永乐大典》的来源作了尽可能清晰的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