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放学路上,儿子忽然问我:"妈妈,你知道我们全班同学最喜欢哪个老师吗?"一听这个话题,我的兴趣来了,在孩子们眼里,什么样的老师最受他们欢迎呢?我说:"妈妈猜不到,还是你说吧."儿子说:"妈妈连这都猜不到,你自己还是老师呢,我们全班同学当然都喜欢郭老师了."河南省濮阳高新区实验学校  相似文献   

2.
《家教指南》2004,(4):40-41
曹魁珍老师长期从事青少年教育工作,生活在孩子们中间,被誉为“知心奶奶”。她的教育思想与艺术,被广泛称颂。我们开辟这个栏目,请曹老师就家庭教育的各种问题为您排疑解难。家教的问题一位母亲向我们哭诉:“我的儿子指责我:‘你不是一个好妈妈!别人的妈妈和孩子在一起,你为什么不要我?你还想骗我,爸爸和女朋友走了,你还把我当儿子吗?’我告诉儿子,妈妈这样做是为了你好,为了不影响你学习。‘学习,学习,除了这两个字,你还会说点儿别的吗?’”现在离异的家庭很多,这些家庭中的孩子往往承担了更多的心理和生活上的压力。对这部分孩子,我们要给…  相似文献   

3.
放学路上,儿子忽然问我:“妈,你知道我们全班同学最喜欢哪个老师吗?”一听这个话题,我的兴趣来了,在孩子们眼里,什么样的老师最受他们欢迎呢?我说:“妈妈猜不到,还是你说吧。”儿子说:“妈妈连这都猜不到,你自己还是老师呢!我们全班同学当然都喜欢教历史的郭老师了。”  相似文献   

4.
有个孩子对一个问题一直想不通:为什么他的同桌想考第一一下子就考了第一,而自己想考第一却只考了全班第二十一名?回家后他问道:“妈妈我是不是比别人笨?我觉得我和他一样听老师的话,一样认真地做作业,可是,为什么我总比落后?”妈妈听了儿子的话,感觉到儿子开始有自尊心了,而这种自尊心正在被学校的排名伤害着。她望着儿子,没有回答,因为她不知道给怎样回答。  相似文献   

5.
每天下午起床后,我都要为班里的女孩子梳头 但不知为什么,每当我给女孩子梳头时,很多男孩子都把自己的帽子取下来,然后摸摸自己的头。一开始我觉得这是孩子们自己闹着玩呢,可是每次给女孩梳头时,有几个总这样。 有一天,张楾的妈妈对我说:“张楾怎么也不剪头发,你看都这么长了像个女孩子。”事后,我把孩子叫到身边,问他:“你为什么不剪头发?他咧着小嘴,害羞地小声说:“我想让沈老师也给我梳梳头。”听了孩子的话,我才猛然明白男孩子们为什么都故意弄乱自己的头发,为什么张楾不愿意剪长发。孩子们把梳头当作一种爱抚,一种被爱的权利。长期以来,梳头只是女孩子的专  相似文献   

6.
刚回到家,女儿就问我:“妈妈,为什么你不是我们幼儿园的老师?”我说:“为什么忽然想起让妈妈当老师呢?”“妈妈,你不知道,月月的妈妈是老师,她妈妈每天都来看她,给她送好吃的东西。而且,月月与我们玩玩具的时候,总要我们让她,如果谁不让着她,她就会警告我们:我妈妈是老师,我妈妈会帮我的。”带着羡慕、委屈的神情,女儿开始诉说她想让我当幼儿园老师的一大堆理由……确实,幼儿园的老师也是凡人,与普通人一样,她同样担任着教师、母亲、妻子等多重角色。老师去探望自己的孩子无可厚非,天经地义。但是,过多关注、照顾自己的孩子容易出现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有个孩子对一个问题一直想不通:为什么他的同桌想考第一一下子就考了第一,而自己想考第一却只考了全班第二十一名?回家后他问道:"妈妈我是不是比别人笨?我觉得我和他一样听老师的话,一样认真地做作业,可是,为什么我总落后?"妈妈听了儿子的话,感觉到儿子开始有自尊心了,而这种自尊心正在被学校的排名伤害着。她望着儿子,没有回答,因为她不知道应怎样回答。  相似文献   

8.
五岁的儿子特调皮,我平时已经习惯了板着脸,以一副严肃的样子来教育他。 一天,看着电视里一位女歌手的演唱,儿子突然说:“妈妈,这个阿姨像我们的戴老师,很美。” “妈妈呢,妈妈美不美?”从来没有留意过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儿子的话忽然让我萌生出这样的念头:从童言的折射中来认识自己。 “妈妈和戴老师,还有电视  相似文献   

9.
我儿子13岁了,现在我和他对话时,他总是反对我,比如我说每天上网不要超过1小时,他就说谁规定的?为什么你们可以随便上?他经常说大人们可以很自由地活动,孩子却不能,太不公平了。我应该怎么说服他呢?刘秀英:孩子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孩子生理、心理的变化——孩子的青春期来临了。在孩子成长中的某一天,父母忽然发现自己的孩子变得似乎都不认识了,伤心、愤怒、挫败感一齐袭来:为什么我们的孩子变了呢?为什么原来的教育方式孩子开始不接受?自己辛苦为孩子付出十几年,为什么得到的是这个结果?孩子怎么一点儿都不理解我们?等等。  相似文献   

10.
一次公开课,老师教授《一朵云》。小组读文之后,老师让孩子们向云提问题,看看谁的问题最有意义。有的孩子问“:云啊云,你为什么是一团团的呢?”有的孩子问“:云啊云,你为什么老飘来飘去的呀?”这时,一个小女孩问“:可怜的云,你是因为寂寞经常流眼泪吗?”这孩子的语言多么有诗意,多么有想像力!我不禁暗自赞叹。此后,老师组织孩子们进行评议,一个小男孩站起来说:“读了《一朵云》这首儿歌,我们都知道云就是水变的,雨是许多云堆积在一起形成的。怎么可能是眼泪呢?这个问题好像没什么意义!”老师微笑示意男孩坐下,显然很满意他的发言!我的心里却很不平静:把雨比作云的眼泪是多么生动的比喻,老师怎么也会赞同“没意义”呢?第二天我在自己的班级教授《一朵云》。我把这个问题展示在孩子面前“:我曾经听过一个同学问云‘可怜的云,你们是因为寂寞经常流泪吗?’孩子们,如果你是云,会怎么回答呢?”孩子们纷纷举起手来。“我是太寂寞了。大江大河的水资源都在枯竭,更别说山涧溪流,我的伙伴越来越少,我当然寂寞,我当然哭泣!”“不单单是这样,世界上的绿化带也在逐年锐减。在漫漫黄沙的上空,我的伙伴更是少得可怜,我都欲哭无泪了!”“我不但为‘自己伤心’,我也为禾苗伤心...  相似文献   

11.
因工作的关系,接触了许多孩子的爸爸妈妈,只要谈到孩子,大多数爸爸妈妈都认为自己的孩子任性。但是与孩子们聊这个话题,却常常得到相反的回答,孩子们认为爸爸妈妈才任性呢。那么,爸爸妈妈任性都有什么表现呢?笔者电话随机采访了6名小学生,他们的话虽然不能代表所有孩子们的看法,也未必很准确,但童言无忌,也许父母们会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爸爸妈妈任性的6个表现每天早晨喝不够500毫升牛奶妈妈就生气每天早晨我妈妈都逼我喝牛奶,满满一大杯,500毫升。我说喝一半,妈妈坚决不同意。如果哪天早晨不想喝牛奶,想吃点儿粥,妈妈更是不允许,说这个没…  相似文献   

12.
佚名 《高中生》2013,(19):25
有个孩子对一个问题一直想不通:为什么他的同桌想考第一就一下子考了第一,而自己想考第一却才考了全班第二十一?回家后他问道":妈妈,我是不是比别人笨?我觉得我和他一样听老师的话,一样认真地做作业,可是为什么我总比他落后?"妈妈听了儿子的话,感觉到儿  相似文献   

13.
镜头1幼儿园某班教师正在给孩子们上科学课 ,讲授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孩子们规规矩矩地排排坐 ,认认真真地听老师讲 ,教师又是幻灯 ,又是挂图 ,忙得不亦乐乎 ,讲得口干舌燥 ,孩子呢 ,乖顺、听话却木然……镜头2某家庭中温馨的灯光下 ,母亲正和儿子一起读书。某个情节忽然勾起了儿子的疑问 :“妈妈 ,雨水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会下雨呢?”特别注重对儿子进行科学教育的母亲 ,赶紧去找《十万个为什么》 ,给孩子讲解雨的形成……在我们成人的意识中 ,孩子的认知水平低 ,对周围的事物和现象缺乏了解 ,所以需要我们给他讲解 ,“你不给他讲 ,…  相似文献   

14.
一个难忘的场景。 那天,我到小(2)班观摩半日活动,我4岁的儿子也在这个班。 我在一个很不显眼的位置坐下来。不一会儿,有个男孩发现了我,马上叫起来:“陈肖逸,你妈妈来了!”旁边的孩子抢着说:“不对,是吉园长。”“不是,是老师。”孩子们都围过来。我儿子得意地说:“哎,我妈妈是园长呢。”孩子们天真的对话不由把我们逗乐了。  相似文献   

15.
每一个年轻妈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几乎都不可避免会遇到孩子提出的一些尴尬问题,例如: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邻家的小妹妹为什么没有小鸡鸡呢?……面对这些尴尬的提问,有不少做妈妈的,并没有引起重视,只是敷衍地答复,或者编造一些谎言来哄骗孩子。孩子们在接受了这些错误的引导之后,对他们今后的心理与智力的发育都会造成一定损害。就让我们来看看应如何解答孩子的这些尴尬的提问,让他们能健康的成长———“妈咪,我在逗小鸡鸡张女士下班回家,让儿子一个人呆在沙发上看动画片,自己便去厨房给儿子煮奶。等她端着奶回到房间时,却发现儿子坐…  相似文献   

16.
1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禾禾3岁就喜欢问"为什么",他的问题经常为难我和他爸爸.我跟李肇星商量,何不让孩子自己开动脑筋,自问自答呢?没想到,小家伙还真能自己解决问题.有一天,禾禾久久注视一棵小树,随后问我:"妈妈,为什么小树不会走路呢?"我说:"禾禾自己开动脑筋想想看."儿子边玩边想,突然说:"我明白了,妈妈,因为小树只有一条腿.  相似文献   

17.
叫一声小名     
一天,李劼的妈妈告诉我这样一条信息:李劼:“妈妈,胡老师最喜欢我们班的翟艺琳。”妈妈:“为什么呢?”李劼:“因为胡老师很少叫她翟艺琳,老叫她通通。胡老师是不是不喜欢我?”妈妈:“不会的,老师喜欢每个小朋友。”李劼:“不,胡老师要是喜欢我为什么不叫我念念,总叫我李劼呢?她叫张斯雨的时侯也总叫她弯  相似文献   

18.
儿子画了一幅画:蓝色的太阳,还有一些鱼在飞……我觉得很有想象力,可老师说:千万不要把想象力歪曲了,太阳永远不可能变成蓝色,鱼也不可能飞到天上去,这叫想象力吗?这叫瞎想!我听了觉得很难过,人类的很多创造不就是源于大胆的瞎想吗?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敢于把太阳画成蓝色的孩子,敢于让鱼飞上天的孩子是对生活对大自然充满想象力的孩子,我们为什么不多加鼓励呢?看过这样一篇文章:一位日本老师请孩子们画苹果,她发现有位孩子画的苹果是方的。就耐心询问:“苹果都是圆的,你为什么画成方形呢?”孩子回答:“有一次,爸爸将苹果…  相似文献   

19.
我作为一名教师,又作为孩子的母亲,对于该不该打孩子这个问题也多次思索过。事情还得从去年放晚学后的一天说起。“妈妈,你为什么一直不打我?”面对愁容满面已读高二儿子的发问,我愕然。原来儿子下午与同学说着玩,那同学当真,打了他一拳。从未挨过打的儿子,竟然羞愧得无地自容。回想到我女儿也曾提出类似问题:“妈妈,别人的脸皮都比我‘老’,同学间打打吵吵不碍事,我可受不了。”儿子、女儿的话语,使我辗转反侧:父母不打孩子是否也会影响其身心的健康呢?我的两个孩子胆子小,很少挨批评,也从未挨过打,因而心理承受能力相应差了。  相似文献   

20.
一天清晨,汤昱昕小朋友拎着两大袋东西走近我:“王老师,这是我妈妈送给您的礼物。”孩子们围上来,小声议论着:“是什么礼物呀?”“老师,汤昱昕为什么要给您送礼物呢?”“我家刚买了进口水果,明天,我也送给老师。”听着孩子们的议论,我心中不由格登一下:我得妥善处理这份礼物。否则,会给孩子带来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