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师爱无价     
孔子说:“爱之能无劳乎,忠焉能无悔乎?”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和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陶行知先生说:“我们深信如果全国教师对于儿童教育都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必能为我们民族创造一个伟大的新生命。”“爱”更是陶行知先生一生献身教育事业的不竭动力,“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奉行的格言,也是他崇高人格的表现。那么,怎样以“爱、满天下”的精神去爱所任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呢?  相似文献   

2.
所谓“狼孩”,是指被狼叼去而又回到人类社会的孩子。据报道,一个印度狼孩虽已有七、八岁,但其智力水平仅相当于六个月的婴儿。 由“狼孩”想到另外一件事:一位妈妈向达尔文请教应当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达尔文问她,孩子多大了?她说,两岁半了。达尔文说,你关心孩子的教育,迟了两年半了。 这两件事,都是耐人寻味的。 我们首先应该思考的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对孩子的教育。 “孩子还小呢!”这是我们常常听到的放纵孩子或者为孩子的错误辩护的口头禅。一岁,两岁,三、四岁,孩子的确小。但科学和实践都告诉我们,婴、幼、少、青时期是培养习惯、智力和技能最易取得效果的时期;而且  相似文献   

3.
“学校啊,当我把我的孩子交给你,你保证给他怎样的教育?今天清晨,我交给你一个欢欣诚实又颖悟的小男孩,多年以后,你将还我一个怎样的青年?”这句话,是一位母亲在阳台上目送自己的孩子去上学后,向学校、向教师、向社会,说出这句所有母亲都关心的问语。母亲内心里对教育的期待不断撞击着笔者的心灵,追问着我们每一位肩负教育重任的教师。  相似文献   

4.
情况分析 现在的孩子“以我为中心”的现象特别严重,都习惯了别人的照顾,而不懂得怎样去关心别人。有的幼儿吃点心,拿玩具都是拣好的,不知道谦让;看见同伴跌倒了,不是去搀扶,而是哈哈大笑。我们觉得有必要有针对性地开展一系列的教育活动,以养成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关心生病的娃娃”这一语言游戏活动。意在引导幼儿去关心爱护同伴。活动过程中我们力求为不同水平和能力的幼儿提供参与和表现的机会,并对不同的幼儿进行随机教育。  相似文献   

5.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张微先生读了本刊今年第5期陆星儿女士的文章“学会关心”,心情激动,立即提笔写下了这篇“也谈‘学会关心’”一文,文章一针见血地指出:如果我们掉以轻心,不从现在起教育孩子“学会关心”,那么,我们将面临怎样一个局面呢?家长朋友们,这可是一个当务之急的大问题呵。  相似文献   

6.
一位幼儿家长给编辑部写来一封信,信中说:幼儿园要求家长与幼儿园共同培养孩子“学会关心与合作”,现在家庭一般都是独生子女,教育孩子学会关心还好办,如何培养孩子学会合作呢?让我们听听方老师怎么说。学会合作——时代的要求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面对未来教育的...  相似文献   

7.
Q余姚读者新宇来电问“:我的孩子做事只想着自己,不管别人。我们知道这不好,可是,怎样帮助孩子改正这个缺点呢?”A主持:一些独生子女不习惯关心他人,往往以自我为中心,这很不利于孩子的成长。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来看看,杭州市文三街小学的部分家长是怎样教育孩子帮助别人的吧。观点1让孩子体验到助人的快乐。我的女儿佳佳在我教的班级里学习。刚入学时,我让她做什么,她动不动就说“:我不会。”而另一个女学生云云热爱劳动,做事认真。为了帮助女儿,在值日时,我故意把云云和她编在同一组,任务是擦瓷砖,为云云提供关心和帮助的“对象”…  相似文献   

8.
“习惯”是养成教育的结果,养成良好的习惯是行为的最高层次。因此,习惯不是一般的行为,而是一种定型性行为。人常说:习惯决定命运,性格决定人生。怎样使孩子在快乐的成长体验中养成好的习惯?怎样帮助孩子矫正不良的习惯?如何发现孩子身上的成功者的潜能,使孩子健康成长,走向成功?这是天下父母们都关心的话题。本期我们就试图将家长朋友们关心的有关如何培养孩子的好习惯问题,选编了几位专家学者对此问题的精辟论述,或许能给您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9.
老师,别关门     
本期我们依旧关注“孩子入园之初”这个话题。“我和孩子”专栏集中发的这组文章,一个共同的主题是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这从一个方面反映了教师对工作着眼点的把握。无论是精心安排的活动,还是不经意的一个小动作,都体现了老师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的耐心、责任心和爱心。于细微处见精神,我们欢迎教师和家长都来写“我和孩子”的故事。  相似文献   

10.
“孩子是脚,教育是鞋。”“教育要成全一个人的幸福。”这是北师大于丹老师两句很有名的话。教育怎样成全一个人的幸福?或者说,教育这双“鞋”,怎样去适应孩子那双“脚”?这确实是今天的教育人需要思考的问题。在邵东县采访心理健康教育,就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他们为了让教育的“鞋”适应孩子的“脚”所做出的不懈努力和艰苦探索。  相似文献   

11.
家里只有一个孩子,一家人不知怎样宝贝才好。孩子渐渐长大了,可他从来都不会想到除了别人照顾他之外,他还需要关心别人。慢慢地,孩子有些习惯连我们自己也看不顺眼了。饭桌上,见到自己爱吃的菜,孩子就说:“我要吃!”爷爷、奶奶忙不迭地把那份菜直往他身边推,口里说:“你吃,多吃点,我们不吃了。”我们意  相似文献   

12.
为人父母,能够关心孩子的教育,确实是件可喜的事情。但是,最近有一个“教育妈妈”“教育爸爸”说法,却有着另外的意思,含有明显的否定意义。被称为“教育妈妈”和“教育爸爸”的父母,他们所关心孩子的教育都会集中在哪些方面呢?仔细分析一下,几乎都是集中在学校教育上,更确切地说,是对孩子的考试和升学极为关心。他们为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或喜或忧,为让孩子上补习班或请家庭教师等忙得不亦乐乎。在我的心理咨询个案中,许多父母关注的只是孩子的分数,只是孩子的升学。他们是自己走进家庭教育的误区,还一个劲儿地问我孩子到底出…  相似文献   

13.
[本书简介] 本书作者是美国斯坦福大学荣誉退休教授内尔·诺丁斯博士,在书中,作者主张对传统学校教育进行彻底改革。学校必须充分重视学生发展的多样性,建立一个充满关心而不是竞争的环境,对学生的各种兴趣和才能予以开发和培养。围绕这一主旨,书中详尽阐述了学校的主要目的是教育学生学会关心——关心自己,关心身边最亲近的人,关心动物、植物和自然环境,关心人类制造出来的物品,以及关心知识和学问。诺丁斯以生动细腻的笔触探讨了这个以“关心”为核心的新教育模式所涉及到的各种理论上和实践上的问题,不仅对教育工作者有特殊的意义和重大的价值,而且任何关心孩子的人也都有必要阅读此书。学校教育究竟要培养怎样的人“我们更愿意看到学校培养出这样的人:他们能够与别人和平相处;他们善待自然环境;他们待人接物都追求一种理智与和谐。”“要向学生传递这样一个信息,学校教育不是通往上流社会  相似文献   

14.
柴先亮 《农村教育》2006,(11):42-43
胡锦涛主席指出:“让每一个孩子都在祖国蓝天下健康幸福地成长”。孩子的健康幸福地成长,已成为全党全社会普遍关心、关注的问题。同时也是家庭、学校、社会对孩子培养教育的关键所在。那么怎样让孩子健康幸福地成长呢?笔者体会:一是教育的观念要转变;二是面对现实应看到局限教育的弊端;三是利用科学的教育方法,真正实现家庭素质教育;四是努力培养素质较高的复合型劳动者。  相似文献   

15.
现在的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家长视孩子为“掌上明珠”,“含在嘴里怕化,捧在手上怕掉”,使孩子除了学习,什么也不关心,什么也不会干,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这种现象的存在,给学校的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即必须对学生进行“吃苦教育”、“劳动教育”,教育学生养成吃苦耐劳、艰苦朴素的良好品质。我们提倡“吃苦教育”和“劳动教育”,不是叫孩子吃不饱,穿不暖,更不是叫孩子吃大苦,受大累。而是要把他们从温室里“赶”出来,让他们经风雨,见世面,受一受挫折,经一经磨难,从而知道稼穑之苦和生活的艰辛,这样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那么,怎样使孩…  相似文献   

16.
怎样使每个孩子都能爱上作文?怎样让读和写有效结合?怎样使孩子的书面表达能力得到稳步提升?我们积极参加到区“十·五”教育科研课题《课内外结合,培养小学生良好读写习惯》的研究,探索出了“阅读·生活·写作”三位一体化的实践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7.
宁波读者小田来电问:“我们发现孩子对人对事缺乏感恩的心,似乎什么都是父母应该做的。我们应该怎样教育他理解父母,理解他人,以一颗感恩的心对待父母、对待他人和社会呢?”主持:“感恩”是一个人不可磨灭的良知,也是现代社会成功人士健康性格的表现。让孩子学会感恩,关键是通过家庭、学校的教育,让孩子学会知恩、学会尊重他人。下面,我们看看杭州市的部分家长是怎么做的吧。  相似文献   

18.
“斯霞老师,您是千千万万优秀教师的杰出代表,是共和国基础教育的见证,是一座教育的富矿,有待我们进一步发掘、研究。您和您的经验给了我们诸多启示”。(崔峦)《我们爱老师》是二十多年前江苏省教育局委托江苏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教学影片。下面,我就撷取几个绝佳的“镜头”,与同行共同来欣赏。镜头一:“老师平时是怎样关心你们的?”师:“关心”是什么意思?老师平时是怎样关心你们的?生:老师教育我们上课要用心听讲,不做小动作;写字的时候要注意姿势。师:这是老师关心你们的学习。老师还在哪些地方关心你们呢?生:有一次,我把手放在嘴里,斯老师…  相似文献   

19.
说日记     
从幼儿成为小学生,这对孩子来说是一个重要转变:教育方式、教育内容、教育手段都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如何帮助孩子度过这个“转折期”,是学校和家长都非常关心的问题。作为家长,我想出了一个帮助孩子“说日记”的办法,使家长在了解孩子学习的同时.让孩子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为了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刚开始的几天,他一放学,我们就问他:老师是怎么上课的?今天学了些什么呀渐懂了吗?等等。天天的询问把孩子问烦了,不再愿意回答了。不了解孩子就无法教育他。于是,有一天晚上,当孩子写完作业想玩一会的时候,我说:“咱们…  相似文献   

20.
柯云路 《教育》2007,(11S):52-53
善于关心是一种行为智慧 既然“学会关心”是二十一世纪的教育,那么,如何让孩子学会关心自己、关心他人呢? 也许孩子的年龄尚小,但不管有多大,父母从现在起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让孩子改变观念。要把孩子习惯了的、周边世界都关心自己的氛围有所改变。[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