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他人"对大学教师角色有着不同的认知和角色期待。当教师个体认知与"他人"认知不一致时就会产生角色认知失调,这种失调主要体现在大学组织和社会对大学教师抱有较高期望与大学教师由于某种原因不能满足这种期望之间的矛盾,以及大学教师角色扮演者期望通过扮演角色所获取的与扮演这一角色并不能满足其需要的矛盾。我们应该从大学教师视角出发,正视大学教师角色的分化,弱化大学教师的人身依附,增强社会评价机制的多元化与包容性。  相似文献   

2.
认知失调教学策略来源于认知失调理论。认知失调理论是美国著名社会心里学家费斯汀格于1957年创立的。认知失调理论认为,大的认知有许多因素构成,它们之间有些是彼此独立的,有些是相互关联的。在有关联的认知因素之间存在两种情况:一是两者成协调状态,一是呈不协调状态,即失调。该理论认为,不管对待什么问  相似文献   

3.
用认知失调理论审视数学课程改革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数学课程改革中难免出现关于认知和行为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归结为认知理念、认知现实、认知行为上的失调,应用认知失调理论分析研究上述存在的问题,得出加强理念培训、改善教学环境、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减少失调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从认知失调理论出发,大学生厌学是因学习认知失调所致。认识错位、环境改变、教育自身、社会问题等因素都可以导致大学生学习认知失调。通过改变行为认知元素、环境认知元素以及增加新的认知元素,可以促进学习认知从失调到协调的转变,从而达到激发大学生学习动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运用认知失调理论 创设最佳问题情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知失调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费斯廷格(L.A.Feistinger)于1957年提出的,它是一种用认知观点来阐释态度改变原因的社会心理学理论,  相似文献   

6.
在班务工作中,有一类学生常常令班主任“头疼”。他们不听管,不怕压,不服劝,不受“捧”,软硬不吃。对待这类“软皮糖”式的学生,班主任往往无可奈何,束手无策。而“认知失调法”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教育方法。所谓“认知失调法”就是让学生接受新的知识,并与原有的知识系统不相吻合,由此产生认识矛盾,最终通过思想斗争,形成新认识的方法。这种方法大致包括三类:第一,认识之间的不协调。例如,某些中学生在不良的社会心理影响下形成了“人都是虚伪的”观点。班主任要想方设法,尤其是通过事例使之产生“人并不都是虚伪的”新认知。这样,两种认识势…  相似文献   

7.
教师男女比例失调造成的负面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我国各地区教育发展不平衡,师资结构不合理,男女教师比例在不同的地区、城乡与学段有很大的差别.教师性别之比的失调对学生的成长所产生明显的不良影响,已引起了社会和学校的忧虑,它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应值得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去关注.  相似文献   

8.
学习动机的激发是指把学习需要由潜伏状态转化为活跃的状态,使其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直接动力。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构成学习积极性的基本因素,它不仅为学习提供直接的动力,而且制约着学习的方向和进程。因此,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必须充分激发他们的学  相似文献   

9.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于1957年提出并形成的一套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心理平衡是人类的需要,人总是力图使自己的思想协调一致,不自相矛盾。但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总是经历着种种打破人们心理平衡的事件。于是人们的心灵永远处在平衡的打破和平衡化的矛盾过程中。人们的心理潜能为寻求态度与行为之间的一致而被激发,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的对外开放,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善。昔日计划经济和大锅饭已成为历史,但今天的这种对个人更大空间的自由发展的许可,和缤纷复杂的社会关系以及贫富差距的扩大,造成了更多、更有害的认知失调。当然也给我们的公安民警们造成了冲击。如何克服认知失调便是我们公安队伍中急需认识并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传统的教育观一直偏重于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来促成和解释教育中的各种行为,忽视了个体认知心理规律的功能。认知失调理论的提出为解决教育中出现的某些问题提供了新的角度。学习、研究这一理论,对我国教育有一定的理论借鉴价值和实践启示意义。本文在对西方认知失调理论介绍和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该理论对当代教育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2.
美国心理学家费斯廷格认知失调理论认为:人对待任何问题和事件,总有一种要保持其认知协调的倾向,一旦不协调,便会产生矛盾和冲突,人就会感到紧张、不安和烦闷,就会产生消除这种不协调的内在动力,以获得内心的平衡,从而达到认知情感、态度或行为的改变。应用认知的失调理论培养小学生良好品德,要努力打破学生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平衡,让学生的道德品质沿着“平衡、困惑、再平衡、再困惑”的螺旋形线路不断向上攀升。  相似文献   

13.
认知失调理论及其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传统的教育现一直偏重于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来促成和解释教育中的各种行为,忽视了个体认知心理规律的功能.认知失调理论的提出为解决教育中出现的某些问题提供了新的角度.学习、研究这一理论,对我国教育有一定的理论借鉴价值和实践启示意义.本文在对西方认知失调理论介绍和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该理论对当代教育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4.
周芬翠 《甘肃教育》2011,(14):26-26
认知失调是一个心理学上的名词。用来描述在同一时间有着两种相矛盾的想法.因而产生了一种不甚舒适的紧张状态。它最早由社会心理学家利昂·费斯廷格提出来。笔者就是采用改变行为的方法使学生的行为不再与态度有冲突来解决认知失调问题的。  相似文献   

15.
对创业实践教育中认知失调理论应用的相关逻辑进行表述,提出模型框架为创业实践教育提供一种理论支撑。最后建议在创业实践教学过程中调控学生创业认知差异和失调、激发学生创业实践行为内部合理化、引导学生理性整合信息资源减轻失调,进而塑造学生创业认知体系。  相似文献   

16.
说服教育是当前学校思想品德教育采用的一种重要方式,其目的是促成学生不正确态度和不良行为的根本转变。认知失调理论作为阐释人的态度变化过程的理论,从态度转变的根本性质和态度转变的可能性方面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的阐述。这一理论启示我们,适当地肯定学生的思想与行为、在情感上积极关注学生需求、尊重学生的自主性等是促成学生态度转变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一、认知失调理论的含义 认知失调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费斯廷格于1957年提出的.它是一种用认知观点来阐释态度改变原因的社会心理学理论.该理论认为在任何问题和事件上,人总有要保持其各种认知协调的化身,保持自身态度和行为协调一致的动机.如果一旦不协调,便产生矛盾和冲突,人就会感到紧张、不安、烦闷,就会产生减少或消除这种不协调的内在动力,以获得内心的平衡,从而达到知识、信念、态度和行为的改变.  相似文献   

18.
我国传统的教学理论偏重于行为主义心理学原理在课堂中的运用 ,而忽视了认知心理规律的课堂教学功能。本文尝试从认知失调的角度来阐述课堂教学的本质 ,分析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心理现象发生的教学心理学理论依据 ,并提出了运用认知失调理论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信息全球化与政治多元化日渐深入的国际背景下,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呈现出某些失调的特点。我们应正确分析、研究这些特点,有的放矢采取针对性的引导策略,提高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20.
在认知失调理论指导下,在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基于对学生的认知心理过程和规律的认识,一方面,教师应通过设计教学悬念、连续启发和及时反馈等方式创设情境,制造学生的认知失调,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另一方面,教师还应设法消除学生的认知失调,使学生在新的高度上形成认知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