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诗人之恋     
本书全面梳理了以徐志摩为灵魂、以胡适为旗手的"新月"群体的主要活动,包括他们的经历、创作、观点、论争等,给我们了解一个真实、不被扭曲的"新月"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文本。  相似文献   

2.
田瑞娟 《新闻爱好者》2011,(22):142-143
以史为鉴。解读林徽因以及爱她的三个男人的情感经纬,明示爱情婚姻家庭的严肃性。启迪人们担当责任,控制放纵,感性与理性并存,爱情和责任同在,彰显社会主义的婚恋价值,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3.
田瑞娟 《新闻爱好者》2011,(11):142-143
以史为鉴。解读林徽因以及爱她的三个男人的情感经纬,明示爱情婚姻家庭的严肃性。启迪人们担当责任,控制放纵,感性与理性并存,爱情和责任同在,彰显社会主义的婚恋价值,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4.
周礼 《湖北档案》2013,(9):43-43
林徽因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奇女子,她不仅是我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还是一位集美貌与智慧于一身的大才女。她的感情生活更像是一个春天的童话,幸福而浪漫。林徽因出生名门望族,其父林长民是民国初年的名士和政客,其叔父林觉民、林尹民、林文都是革命烈士。林徽因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和家庭影响,  相似文献   

5.
作为纪录片的编导,常常会有这样的困扰:要不要在纪录的现场做采访?怎样的现场采访才能保证你的介入不破坏纪录的真实性?拍摄主体与客体之间究竟应该保持一种怎样的关系?在实际的纪录片拍摄中,我们常常发现有时在等待事态发展的过程中,纯粹的冷眼旁观没有办法找到真实感,你的纪录会始终停留在纪录事物的自身表面状态。那么这时现场采访就起到了一种触媒的作用,即作为一种介入质,让人们探究和接近事实真相,推动纪录者与现实的对话与互动,从而使你的纪录能够进入更深度的现实。  相似文献   

6.
身份出新闻     
情节、程度完全相似的两个事件,一个发生在籍籍无名的普通人身上,一个发生在知名的公共人物身上,前一个很可能几乎没有人关注,成不了新闻事件,后一个往往能成为万众瞩目、影响巨大的新闻事件。新闻的传播效应,因人物身份而差距巨大。明星名人、公共人物,事实上是重要的新闻因子;不是知名人物,但如果是干部官员,其身份同样引入关注,他们的所言所行很容易成为新闻。与“人”密切相关的新闻,公众无疑会关注新闻当事人的身份和归属,所以我要说:身份出新闻。  相似文献   

7.
朱立红 《出版广角》2013,(Z1):114-115
对于林徽因这样一位受到出版市场青睐的作家来说,无论是从读者的需求,还是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林徽因都配得上有一部"全集"。提起当下比较受出版界青睐的作家,我觉得林徽因肯定要算一位。近年不仅她的诗文作品出版品种繁多,而且关于她的传记,如白落梅的《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更是长期占据了社科书销售的前列,其他像林杉的《细香常伴月静天》、张清平的《林徽因传》、倾蓝紫的《林徽因诗传》、陈韵鹦的《我的波心你的影》,等等,也都有着不错的销量。略有可叹之处的是,林徽因应该是极少  相似文献   

8.
文学艺术     
  相似文献   

9.
当今,说某人是个天才人物,未见得全是夸赞,然而,对于徐志摩,却只能这么说,否则你解释不了,一个原来没有想到写诗的人,会在短短十年间,成为上世纪中国最著名的诗人;更无法解释,好些名人因多角婚恋而身败名裂,至少也是声名受损,独有徐志摩却是,每经过一次婚恋,增加人生的一重光彩。他身边的每个女人折射着诗人的一个优异的侧面。纵然是他遗弃了的女人,到老也还是深深地爱着他。徐志摩第一任夫人张幼仪,晚年就说过:“在他一生当中遇到的几个女人里,说不定我最爱他。”  相似文献   

10.
正1920年徐志摩游学英国剑桥,张幼仪在二哥张君劢的建议下,于当年冬天来到英国伦敦,与丈夫相聚,住在伦敦附近的沙士顿,孩子阿欢(大名徐积锴)由公公婆婆抚养。当邮船快靠岸时,她一眼认出了码头上人群中的徐志摩,但是她的心却一下子凉了半截。晚年她向侄孙女张邦梅(张禹九的孙女)描述当时的情况时说:"我斜倚着甲板,不耐烦地等着上岸,然后看到徐志摩站在东张西望的人群里。就在这时候,我的心凉了一大截。他穿着一件瘦长的黑色毛大衣,脖子上围了条白丝巾。虽然我  相似文献   

11.
如果把一个完整的新闻报道拆解开来,我们会发现,无论多么宏大多么深刻的报道都是由一个个细节串接组合而成的,无论多么深邃多么高屋建瓴的主题都是由细节来具体展现的。细节可以称之为新闻报道中最基本的元素,细节也是决定报道成败的关键所在。把握好新闻事件、新闻人物的真实细  相似文献   

12.
再议隐性采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性采访是指记者为完成某次特定的任务而把自己的身份和意图隐藏起来的一种采访方式,又称"暗访"、"秘密采访"。隐性采访的初衷往往是为了降低常规揭露报道的风险,在当事人拒绝采访、明示"无可奉告"时获得事实真相,以满足受众的知情权,进而发挥媒体舆论监督效能。但是新闻从业人员在进行隐性采访时往往要背负来自各方利  相似文献   

13.
新闻客观性原则作为西方新闻界标榜专业权威的实践规范和职业道德,是新闻理论中久远且极具争议的命题之一.本文通过回溯指出新闻客观性原则的诞生经历了从追逐事实真相到追求程序客观的过程,指出其在演变中主要的质疑与争论是程序客观能否促成新闻客观,梳理该原则引入中国后所形成的具有一定中国特色的新闻客观理念与认知误区,并指出在新...  相似文献   

14.
电视新闻报道"事件故事化"模式在突发事件、重大题材报道中,能更准确地展现重大新闻事实,凸现主题,活化报道,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将新闻事件中的人物作为叙事的主角,用人物的命运变迁和具体感受来加深人们对新闻的印象;突出矛盾、制造悬念,让新闻借助"说书"的艺术更加吸引观众;抓住细节,增强新闻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15.
正任何事情,都逃不过轮回,无论任何时代,爱里都有激荡人世,也有颠沛流年。窃以为,一百年前那个叫"民国"的时代,和今日中国动荡的世道社情颇为相像——旧的桎梏被一举击碎,新的秩序又尚未建立,不同的思潮理念、生活方式等交锋,激战正酣。新旧之间的对峙,如彼此咬合的齿轮,形成拉锯之势。在如此宏阔的时代背景下,随处可见人心之浮散和苍凉,这种时代  相似文献   

16.
正新闻要求用事实说话,直观展现事实真相,让读者感觉如"亲眼所见"一般。如何实现读者与新闻人物的"面对面"交流,让读者"亲临现场"感受事件发生的进程?使用直接引语,让新闻人物开口说话,恰到好处地运用新闻人物的话语,哪怕只是一两句,它所产生的作用可能强过新闻记者絮絮叨叨陈述一百句。直接引语的作用增强新闻报道的现场感——使用直接引语,通过人物的语言来反映正在发生的事件,能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现  相似文献   

17.
电视调查性报道以"探寻事实真相"的理念在新闻报道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记者利用电视媒体为探寻那些试图被隐蔽的事实而独立展开调查、最终获得真相的深度调查报道.  相似文献   

18.
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外向者当道的时代。 外向者善于社交,容易和陌生人打成一片,他们EQ较高,是大小圈子中当仁不让的中心人物。外向者属太阳,阳光灿烂,热情开放;内向者属月亮,清冷高雅,只求“盛开”在晚上。天性乐观的外向者,乐于交往,纵情欢歌,  相似文献   

19.
深度报道凭借其主题的鲜明性、视角的多样性、思维的辩证性,可以帮助受众更深刻、更全面地了解事实真相,从而一直深得受众青睐。正是因为“深度报道”的优越骷在新闻报道中日益凸显,所以深度报道已成为新闻媒体增强竞争力、提升传媒品牌、扩大社会影响、吸引受众注意力的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20.
从事新闻工作10年来,消息、通讯、言论、图片等新闻体裁均有涉足,但写着写着,对人物通讯产生了浓厚兴趣。众所周知.芸芸众生,并非所有的人都可以成为新闻人物,都可以写成新闻稿件的,那么,什么样的人才是我们新闻工作者笔下的新闻当事人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