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7世纪末,德国的数学家莱布尼茨在他的文章中,首先使用了“function”一词。我国清代数学家李善兰在翻译《代数学》(1895年)一书时,把“function”译成“函数”。中国古代“函”字与“含”字通用,都有“包含”的意思。李善兰给出的定义是:“凡式中含天,为天之函数。”中国古代用天、地、人、物4个字来表示4个不同的未知数或变量。这个定义的含义是:“凡是公式中含有变量x,则该式子叫做x的函数。”所以“函数”是指公式里含有变量的意思。  相似文献   

2.
颁奖     
《教育》2008,(2)
"陈省身奖"2010年首度颁发由国际数学家联盟证实,数学界的国际大奖"陈省身奖",将于2010年在印度举行的下一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上首次颁发。"陈省身奖"是国际数学家联盟第一个以华人命名的数学大奖。  相似文献   

3.
大多数普通人是无法像数学家一样思考的.德国克里斯蒂安·黑塞在《像数学家一样思考》一书中认为普通人能像"数学家一样思考",但是从数学教育的角度来讲,数学是冰冷的美丽;从数学家的角度来说,数学家是赌徒;从思维方式的角度来说,数学家的思维方式是无定式.另外,数学家的品质比其思考方式更为重要.大多数大学生或数学工作者选择数学作为自己的专业也未必情愿."像数学家一样思考"反映的是一种精英的教育主义观念.  相似文献   

4.
2006年,美籍华裔数学家丘成桐在《数学家之路》一文中专门谈到"奥数"教育.他说:"我在美国看到很多年轻学生‘,奥数’念得很好,竞赛也得高分,后来成为很好的数学家.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学习‘奥数’完全是凭着兴  相似文献   

5.
" "号:是15世纪德国数学家魏德美所创造的。在横上加一竖,表示增加。"-"号:也是德国数学家魏德美创造,一横表示减少。  相似文献   

6.
德育是教育的首要任务,也是教育的灵魂.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唱响德育旋律?几年来,我对此进行了认真探讨. 一、用数学家故事,激励学生自立自强 德育,需要楷模.数学家是最好的道德楷模.我平时悉心搜集"我国数学家的故事",根据教学内容适时宣讲.如:教"黄金分割",我讲起了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和优选法.华罗庚家境贫寒,身患残疾,靠刻苦自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深深地感染了学生.为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我又为全校学生进行了"华罗庚与优选法"的专题讲座.实践证明:数学家的故事,不仅学生爱听,而且能在学生中产生强烈震撼.  相似文献   

7.
《高中生》2007,(23)
数学家的公式一天,某数学家觉得自己已受够了数学,于是他跑去消防队,要求当消防员。消防队长说:"您看上去条件不错,可是我得先给您出一道测试题。"消、防队长带数学家来到消防队后院的小巷。巷子里有一个货栈、一只消防栓和一  相似文献   

8.
国际数学教育会议(ICME)每四年举行一次,在此类会议中曾经专门讨论过<妇女与数学>问题.在讨论这个议题时,有人戏称:"现在全世界的女数学家比女皇还要少."[1]就实际数字而言,女数学家不一定比女皇少,但是,女数学家与男数学家相比,其数字悬殊之大,实在令人震惊.  相似文献   

9.
教师的语言有时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著名数学家陈景润的中学老师沈元,在一节数学课中向学生介绍200多年来难倒无数数学家的"哥德巴赫猜想"时说:"自然科学中的皇后是数学,数学的皇冠是数论,而'哥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冠上的明珠."……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有一大批数学家关心数学教育.数学家关心数学教育,主要有几种形式:一是关注中小学数学教育与课程改革;二是主持编写中小学数学教材;三是开展数学普及工作与科普创作.与其他数学家不同的是,张景中、徐利治两位数学家在数学教育的内容创新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无论是张景中开创的"教育数学",还是徐利治在国内首倡的"数学方法论",都对当代中国的数学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费尔马被誉为业余数学家之王,费尔马是律师,却把自己大量的业余时间都用于数学研究,他虽然著作不多,但和同时代的许多一流数学家都有通信关系,并以这种方式给数学家相当大的影响,他一生中的数学发现多用他的名字来命名,如"费马大定理"、"费马小定理",下面是他生活中的一次有趣经历.  相似文献   

12.
历史上,很多科学家都有着古怪的性格,科学家中的数学家,更是有多个人以古怪著称,而"古怪数学家"的典型代表就是来自俄罗斯的佩雷尔曼了.一谈到佩雷尔曼,除了提到他破解了大名鼎鼎的"庞加莱猜想",拒绝领取数学界最高荣誉"菲尔兹"  相似文献   

13.
加减号:" ","-"。1489年德国数学家魏德曼在他的著作中首先使用了这两个符号,但正式为大家公认是在1514年。乘号:"×"。英国数学家奥  相似文献   

14.
一、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原则(一)倡导怀疑。怀疑是创新的心理动力,是思维独立性、批判性的体现。数学家笛卡尔说:"怀疑是方法"。比如,在柯西那个时代,几乎所有数学家都相信,凡是连续的函数一定可微(当然一定要除去像y=1/x中的x=0那样的孤立点),可是后来有一些数学家,如德国的外尔斯特拉斯就不以为然,他专门构造了一个处处连续又处处不可微的函数。于是否定了前人的传统  相似文献   

15.
《初中生》2013,(13):37
假若人类意识可见,会是什么模样?一个多世纪之前的心理学家本杰明·贝茨,以数学方法绘制出一朵朵迷人的"意识之花"。数学家保罗·洛克哈特曾说,"造就一位数学家的并不是专门技巧,也不是百科知识,而是永不满足的好奇心和对简单之美的渴望。"那么,能否把这种好奇心和渴  相似文献   

16.
资讯     
<正>[国际]华裔数学家丘成桐获"沃尔夫数学奖"1月31日,中科院外籍院士、数学家丘成桐因在几何分析领域的贡献,在几何和物理的多个领域都产生了  相似文献   

17.
<正>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P.R.Halmos)曾经指出:"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著名科学方法论学者波普尔(K.R.Popper)认为:"正是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去发展知识,去实践,去观察".数学家们无一不懂得问题在整个数学发展以及个人创造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正是问题驱使数学家付出毕生的精力去追求答案.问题对于数学教学也至关重要,一方面,从学科属性来看,学科数学的材料来源于科学数学,问题同样  相似文献   

18.
数学有诗意     
陈竹  周凯 《课外阅读》2013,(14):48-49
<正>走在复旦校园,过去的半年内,很多学生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次看到道路两旁悬挂起一排排纸鹤了。而这一次离去的,是数学家谷超豪。这位数学家的故事可不是枯燥的公式,而是处处闪动着调皮的生活色彩。"文革"下放时,他在广播里听到龙卷风要经过,还有心思看看窗外飘飞的雨点,算曲  相似文献   

19.
" ":加号是十五世纪德国数学家魏德美创造的.在横线上加上一竖,表示增加."-":减号也是德国魏德美创造的.从加号中减去一竖,表示减少."×":乘号是十八世纪美国数学家欧德莱最先使用的.它的意思是表示增加的另一种方法,因而把加号斜过来写."÷":除号是十八世纪瑞士人哈纳创造的.它的含义是分解的意思,因此用一条横线把两个圆点分开.  相似文献   

20.
<正>数学考试得0分的数学家1946年4月,数学家陈省身从美国归国,奉恩师姜立夫之命在上海筹建"中央研究院数学研究所"。那时陈省身只有35岁,却已经名声远扬,他在美国数学圣地普林斯顿做出了一番了不起的成就,特别是给出"高斯—博内公式"的内蕴证明,同时引入陈省身示性类,使得"微分几何进入了新时代"。陈省身落脚在徐家汇附近的一条小弄堂里。有一天,一个叫吴文俊的年轻人登门拜访,敲开了他的大门。回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