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最近,读了蓝鸿文先生的<新闻采访学>,我感到这是新闻采访学的最新成果,也是一本新闻工作者的必读书.  相似文献   

2.
《新闻采访学》经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蓝鸿文教授精心修订,第二版作为“21世纪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之一,已于最近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推出。第二版,作者除提高论述的科学性外,还在内容的时新性、前瞻性、操作性上下功夫。近年新闻界关注的采访意识(信息、受众、监督、未来、竞争等意识)、采访方式(直面、视觉、书面、体验式、电话、因特网等采访方式)、新闻策划、新闻追踪、记者招待会、突发事件的采访与报道、旅行采访与旅途通讯、隐性采访等新闻问题,一一进入作者的视野,成为第二版的新篇章。作者在修订此书的过程中,从中…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 一本以探讨新闻采访基本规律和方法为重点,在社会上有广泛影响的《新闻采访学》,经作者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蓝鸿文教授精心修订,第二版作为“21世纪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之一,已于最近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推出。这本面貌一新的教材,初版于1984年,不久即被国家教委审定为“高等学校文科教材”。  相似文献   

4.
《新闻界》2000,(2)
一本以探讨新闻采访基本规律和方法为重点 ,在社会上有广泛影响的《新闻采访学》 ,经作者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蓝鸿文教授数年精心修订 ,第二版作为“21世纪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之一 ,已于最近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推出。这本面貌一新的教材 ,初版于1984年 ,不久即被当时的国家教委审定为“高等学校文科教材”。截至1999年 ,此教材已印行10余次 ,累计印数达30多万册。修订后的第二版 ,内容充实、篇幅拓展 ,由初版3篇17章51节。扩至第二版的5篇25章90节 ,还增加了绪论 ;文字从20万增加到47万多 ,是原文字的一倍…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蓝鸿文教授的《新闻采访学》修订版,最近荣获第四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优秀奖。笔者作为学生,真为先生自豪。此书1984年出版第一版,已印行十数次,发行量累计超过35万册。《新闻采访学》第一版20余万字,是新时期新闻采访学的拓荒之作,后来同类著作的格局多半脱胎于是书。全书共分三篇,第一篇论述记者的历史,记者的类型,记者的职责、修养和道德,第二、第三篇探讨新闻采访的基本原则、基本方法和基本环节。1995年决定动手修订这部著作的时候,蓝先生已经是望七的老人了。经过几年持…  相似文献   

6.
王木林 《新闻界》2000,(6):64-64
凝聚了蓝鸿文教授心血的《新闻采访学》修订版作为“ 21世纪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中的一本最近终于出版了,拜读之后,我感到获益匪浅。   修订后的《新闻采访学》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新闻采访学的方方面面的内容,包括新闻采访的意识与原理、采访方式与方法、采访重点与环节、采访种类与资料积累以及记者等,作者都进行了深入探讨,许多地方令人耳目一新,深受启发。如该书第七章“采访意识”,作者列出了新闻记者必须具备的五个意识:信息意识、受众意识、监督意识、未来意识和竞争意识,这在别的新闻采访学著…  相似文献   

7.
一本以探讨新闻采访基本规律和方法为重点的《新闻采访学》,经作者、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蓝鸿文教授精心修订,第二版作为“21世纪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之一,已于最近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推出。该书第二版,作者除提高论述的科学性外,还在内容的时新性、前瞻性、操作性上下功夫。近年新闻界关注的采访方式(直面、视觉书面、体验式、电话、因特网等采访方式)、新闻策划、新闻追踪、记者招待会、突发事件的采访与报道。旅行采访与旅途通讯、隐性采访等问题,一一进入作者的视野,成为第二版的新篇章。《新闻采访学》@刘宏  相似文献   

8.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上生导师蓝鸿文是新闻界的老前辈,许多新闻工作者就是读着蓝老的《新闻采访学》迈出了工作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9.
第十五章开座谈会一、学习本章的目的和要求: 开座谈会(调查会),不光是记者采访常用的一种方法,也是其他实际工作者了解情况、解决问题常用的一种方法。学会开座谈会,对我们的工作大有益处。学习本章的目的,在于了解在什么情况下开座谈会好,并掌握开座谈会的基本方法。要求:联系新闻采访实际,深入研究毛泽东同志关于调查会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第九章采访路线一、学习本章的目的和要求: 学习本章的目的,在于在采访工作中遵循一条正确的路线,发扬党报记者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的优良传统,使我们的报道无论在广度还是在深度上都无愧于今天的四化建设事业,无愧于我们生活的伟大时代。  相似文献   

11.
名词解释:(每题四分,共二十分) 1、专业记者2、采访作风3、采访基点4、新闻线索5、新闻敏感填空:(每题二分,共三十分) 1、党的新闻事业是随着____事业的发展而发展的,党的记者队伍是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而壮大的。2、编辑部新闻稿件的主要来源,一是____,一是报道组,一是通讯员。  相似文献   

12.
第三篇第十二章掌握新闻线索一,学习本章的目的和要求: 学习本章的目的,是为了广辟新闻来源,多渠道地发现新闻线索,并在采访实践中自觉地培养和增强识别新闻价值的能力,发现新闻线索的敏感。一个缺乏新闻敏感的人,尽管别的条件不错,可以做  相似文献   

13.
《今传媒》1996,(2)
简评蓝鸿文新作《面向新闻界》文/珠海,王木林最近,警官教育出版社推出了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蓝鸿文教授撰写的《面向新闻界》。读了这本书,我感到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视野开阔。也许有人说,新闻工作者面对的是整个社会,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教育、卫生等社...  相似文献   

14.
由安岗、何梓华作序的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蓝鸿文的新著《面向新闻界》,于7月间由警官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共收文章86篇,40余万字,是作者长期坚持向新闻界作调查研究的产物,是一本视野广阔,内容丰富,颇具特色的新闻著作。上篇“经验调查”,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作者访问首都和部分省、市、自治区,新闻单位后写的调查报告和访问记,其中包括对深圳特区报业的  相似文献   

15.
徐举 《新闻爱好者》2020,(4):111-112
<正>新闻采访是以新闻记者为主体的相关专业人员为获取新闻客观事实而进行的观察、询问、记录等系列活动,这是新闻写作与新闻传播的前提和基础,是新闻相关从业人员的必修课和基础课,同时也是新闻整体产业中的核心内容。因此,一定意义上而言,新闻采访是一个伴随着新闻产业的出现而  相似文献   

16.
第六章采访的性质一、学习本章的目的和要求:学习本章的目的,在于了解新闻采访是一种什么性质的工作,以及新闻采访和写作的关系,从而树立一种观念,要搞好写作,首先要在采访上下功夫;要搞好采访,就要按照采访本身的规律办事。学完本章后,做过新闻工作的同志,可联系自己的采访实践,从采访与写作的关系角度,看看自己是否处理好了,总结一下自己的经验教训。没有做过新闻工作的同志,可回顾一下自己日常工作中的调查研究究竟做得怎么样,还可以从“假如我是一个记者、通讯员”这个角度,  相似文献   

17.
一、名词解释:(每题四分,共二十分) 1、专业记者:是指专门采访报道某一条战线或某一部门的记者。2、采访作风:是记者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在采访问题上的综合体现。3、采访基点:是记者蹲点调查的点,是记者经常报道的点,是记者参加实际工作的点,或经常了解群众思想情况、研究实际问题的点。  相似文献   

18.
《采.写.编》2006,(6):5-5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上生导师蓝鸿文是新闻界的老前辈,许多新闻工作者就是读着蓝老的《新闻采访学》迈出了工作的第一步。这一天,本刊记者在安钢宾馆见到了这位仰慕已久的新闻大家。  相似文献   

19.
社会的发展进步带来了人类生活内容及观念层面的变化,随之而来的是新闻采集、加工和传递方式的变化。在信息爆炸的当代社会,如何在证明新闻学基本价值、基本原理的科学性的同时,对由时代发展所推动的新闻采访、写作的嬗变做出敏锐的判断和把握,是当前应用新闻学教育所面临的一大挑战。近年来,新闻采访、写作方面的教材建设与时代的发展同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丁柏铨教授主编的《新闻采访与写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6月出版),是该领域中的一项新成果、新收获。该书着力于新闻采写理论与方法的探讨,在体系和内容上透出了诸多新意,是一本值…  相似文献   

20.
《新闻采访论》是四川大学新近策划并推出的“新闻传播学书系”中的第一本,该书主编邱沛篁教授做过多年的编辑、记者工作,是四川大学新闻系的开创者之一,先后担任过四川大学新闻系主任和新闻学院院长,写过不少优秀的新闻和通讯,有着丰富的采访实践经验。自1981年四川大学新闻学专业开始招生以来,他一直讲授“新闻采访学”这门课程,并出版了多本新闻采访和写作方面的专著。其中,1989年出版的《新闻采访艺术》就是其以前教学和研究工作的理论总结。1989年以后,邱沛篁开始给硕士研究生上“新闻采访研究”课程,他也开始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