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偏差行为的定义 偏差行为,顾名思义,指偏畸、不正常的行为,是人们在遵守社会规范的过程中出现背离、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偏差行为成因错综复杂,一般倾向于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互相作用而产生。可以从个人、家庭、学校及社会等因素去探究。  相似文献   

2.
中职学生由于受多种不良因素及中职生心理发展特点的影响,出现了很多偏差行为.如果不加以干预,这些偏差将对其个人的成长、学校的管理乃至社会都会产生严重的危害.作为职业教育的一线教师,要认真对待这个问题,仔细分析查找学生偏差行为形成的原因,并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矫正这些偏差.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实施中教师教学行为偏差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较以前有了很大变化,开始关注三维目标、重视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以及重视师生互动等.但由于传统的授受式教学模式与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冲突和以鉴别选拔为目的的评价模式与以促进发展为目的的评价模式的冲突,使得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一些偏差,影响了课程改革理念的真正落实.  相似文献   

4.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青少年的行为越来越自由化,社会道德规范和价值评价准则对他们的约束也渐渐弱化,青少年越来越多的出现各种偏差行为。本文主要针对青少年偏差行为的表现特点、原因及如何预防和矫正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增加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当前部分小学生思想品德偏差产生的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学校教育的错位,二是家庭教育的异化,三是社会教育的缺失。而对于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偏差进行纠正就要做到两点:一是要做到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三方结合,形成一个健全的网络;二是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样,才能让有思想品德偏差的学生慢慢步入良性轨道,成为一个品德优秀的学生。  相似文献   

6.
朱太芹 《考试周刊》2008,(11):206-207
心理健康不仅是时代发展对教育的必然要求,而且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青春期的第一阶段--初中阶段,是身心发育的一个突变期,在这一阶段,不仅内心发生急剧变化,而且会产生许多烦恼、困惑,造成一定心理偏差.因此,分析初中阶段学生心理偏差的成因并给予及时矫治显得尤为重要,既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也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7.
中职学生偏差行为主要类型、成因及教育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职学生偏差行为的纠正,是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通过对中职学生偏差行为的归类,成因的探讨,寻找针对性的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行为偏差的教育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时青少年行为偏差的构成及原因的教育社会学视角的分析,根据教育社会学的功能主义理论,提出了更深层次更具现实意义的预防青少年行为偏差的对策与措施,以期时实践有所裨益。并针时这一问题领域从教育社会学的视角做出了研究展望,以发展后续研究。  相似文献   

9.
就农村初中学生学习偏差行为的现状、形成原因作了探讨,揭示了学困生形成的本质,并从学生、教师、学校三方面提出了转化农村初中学习偏差行为学生的一些基本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0.
当前独立学院学生属于伴随改革开放春风成长起来的“80后”一代,并且由于实行完全自费上学,在价值观取向上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在科学分析他们价值观取向偏差成因的基础上,提出加强和改进独立学院学生价值现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当前,由于社会快速的发展,部分在校学生的行为上出现了偏差。本文以该校学生偏差行为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形成中职学生行为偏差的心理特点和成因,从家庭、学校、社会等三个方面因素进行分析,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针对如何解决学生偏差行为问题提出有效的辅导策略。  相似文献   

12.
认知偏差是指人们在相互接触和交往的过程中,对他人形成印象时产生的误差。由于认知是行为的基础,若教师的认知产生偏差,势必影响其教学行为,从而会产生负效应,所以研讨物理教师的认知偏差现象,对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无疑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16,(38):169-170
中学时期是一个人发展的关键时期,此时,人的身心发展发生急骤变化,周边环境复杂多样,容易产生心理失衡。作者对当前中学生的心理失衡成因进行简要分析,结合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对策研究,提出一些预防保健策略,促进中学生的健康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14.
15.
中学生行为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中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的独立意识、自我意识的增强和生理的日趋成熟与他们的能力、社会经验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使中学生容易出现行为问题。通过对学生中相对来说更容易产生,对学生影响较大的行为问题的成因及对策研究,希望能够帮助教育者(教师、家长)正确恰当地处理学生的行为问题,防止行为问题的恶性发展,同时,帮助学生预防行为问题的发生,正确认识、处理已发生的行为问题,从而使学生健康全面地成长。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作弊行为主要源于不良的社会风气、学校考试制度管理薄弱、教师教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大学生自身的一些问题也是重要原因。因此,高校应加强诚信文化的建设、诚信制度的完善及教师教学方法与学生评价方式的改革。  相似文献   

17.
18.
通过调查结果显示:在学生是否出现偏差行为问题上,归因方式、参与度、自我控制这3项影响力非常突出,父母之间的关系、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及子女在家中的地位对有无偏差行为的解释力度非常大,借此提出相应对策以减少学生的偏差行为.  相似文献   

19.
已有研究表明,中学生问题行为的表现带有普遍性。相对于城市地区,在经济欠发达的广大农村地区的初中生,由于家庭、学校、社会等教育环境的不同,其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应对策略也有所不同。本文针对农村初中生的问题行为,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剖析,并就教育对策提出了自己的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20.
偏差行为学生是农村学校教育者关注的焦点,帮助学生改变偏差行为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如何引导及教育偏差行为学生,对农村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有现实和长远影响。根据偏差行为学生的表现及成因,从认知心理学中的"知、情、意、行"四方面提出转化偏差行为学生的策略与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