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980年,我国在海南岛北端琼山县境内建立了第一个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你知道什么是红树林吗?红树林是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生物群落,是由红树植物及其伴生的动物和其他植物共同组成的的集合体。我国自海南榆林港至福建最北的福鼎和台湾北部都有间断的自然性分布,浙江平阳有人造红树林生长。红树植物种类繁多,有数十种。我国共有真红树林植物26种,占世界总数60种的43%;半红树林植物11种,伴生种19种。海水涨潮时,许多红树植物就会被淹没在海水当中,只有翠绿的树冠露在水面上。看来,人们叫它“海底森林”还真恰如其分呢。红树植物有奇特的根系。像…  相似文献   

2.
红树植物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湾河口盐生淤泥质滩涂湿地,经历潮间带潮汐更迭,形成了耐旱、耐盐、耐淹和抗风浪等一系列生态适应特性。本文以广东沿海及海湾河口湿地红树林的主要建群种类为例,对红树植物在形态结构、繁殖特性和群落演替特征等方面的生态适应性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浅谈我国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树林是湿地生态系统类型之一,全球红树林湿地面积的急剧缩小引起了人们对红树林湿地生态重要性的关注,同时也加大了对红树林的研究和保护。本文从我国红树植物和半红树植物的种类和分布、红树林生境的特殊性和适应性、红树林的生态价值等方面,阐述了我国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的概况。  相似文献   

4.
树生树     
哺乳动物是怀胎繁殖的,而植物也有胎生的。在南美洲、非洲、马来西亚、印度以及我国的福建、广东、台湾等地淤泥浅海滩上,生长着的红树林,就是胎生植物。红树是红树科红树属植物。我国的胎生植物除红树外还有红茄冬、角果木、秋茄树等。  相似文献   

5.
红树植物对低光照水平的生长及生理生态响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般低光照水平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是不利的。这些不利的影响也体现在生长于热带、亚热带潮间带的红树植物身上。低光照水平下红树植物的繁殖体萌发受到影响,依受体植物的不同,这种影响既有促进作用亦有抑制作用。生理生态方面的响应包括植株的光合速率下降、植物生长激素分泌增加,从而引起植物个体生长发育方面的茎高生长增加但生物量下降。由于幼苗生长受到抑制,以及捕食者的数量增加和活跃化,低光照水平导致红树植物群落的更新和演替也同样受到抑制。虽然低光照水平在个体、种群和群落水平上对红树植物产生的影响大部分是不利的,但深入探究红树植物对低光照水平的生长及生理生态响应,可以为红树林的育苗、造林和演替阶段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许多热带或亚热带的海岸上,海水与陆地的交界处,生长着大片绿油油的红树林。红树林不红,原因是红树家族包括许多植物,并不是单一的树种,蜡烛果、秋茄树、榄(lǎn)李等许多不同模样、不同颜色的植物都是  相似文献   

7.
红树林不是由单一的树种组成。它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的河口、海湾、潮间带的常绿木本植物群落。红树林中既有高达40米的乔木,也有低矮刚刚露出水面的灌木。红树林大致分布在北纬32°到南纬38°之间的沿海地区。世界上已知的红树林植物多达31种。红树林从海底土壤吸收养分,而它的腐烂枝叶又成为鱼虾的饵料。红树林植物的繁殖方式非常奇特,它们采用“胎生”方式来繁殖后代。当红树植物开花结果后,种子仍旧呆在树枝,种子成熟后,先在树上发芽,然后离开母体,落地生根;有的种子顺水漂流,随遇而安。至于红树林的名称是从何而来?答案是可以从其树…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红树植物秋茄(kanadelia candel)幼苗在不同浓度生活污水中培养两个月,通过比较在不同浓度生活污水中秋茄幼苗生长的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差异,研究不同浓度生活污水对秋茄幼苗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生活污水对秋茄幼苗的生长具有一定影响,低浓度的生活污水对秋茄幼苗的生长有促进作用,随着污水浓度增加这种促进作用加强,到中等浓度(40%左右)达到最大,而后随着生活污水浓度增加促进作用降低,最后出现抑制作用。本研究表明秋茄幼苗对生活污水的抗性较强,能耐受不同浓度生活污水的影响;同时表明红树植物对生活污水的适应能力较强,利用红树林湿地系统净化生活污水有一定可行性。试验结果为合理利用和保护红树林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云霄县漳江口海滩红树林是福建省面积最大、种类最多的红树林群落,属省级自然保护区。漳江口现有红树型植物5科6属6种和一种非红树型植物,总面积3000亩左右。红树林作为特殊的生态组合,具有十分重要的科研、观赏价值和生态效益。不合理的采伐会削弱红树林的生态功能,影响生活在红树林中各类生物的繁殖。  相似文献   

10.
红树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树林(Mangnes)是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海岸的一种特殊的植物群落,红树不是分类学上某种植物,而是指生活在较浅海滩上具有适应海潮湿淹生理机制的一类维管植物。大部分生长在较少受到风浪冲击的平坦海岸、海湾浅滩,其基质是通气不良、含盐量很大的深厚淤泥,并且是受海水潮涨潮落的规律性浸淹的环境。红树林群落一般分为两大类型:大陆海岸型和海洋岛屿型。大陆海岸型的最大特点是受到河流淡水入海的影响,其在组成种类上明显受盐分浓度梯度影响而变化,其组成种类的分布常与海岸线形成平行的带状分布,其用盐特性由海岸边向外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1.
2008年3月—12月对莆田市沿海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的入侵现状及分布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仙游县枫亭镇、涵江区三江口镇沿海滩涂有较大面积的互花米草分布,在其他海域尚未发现。在枫亭镇辉煌村互花米草分布区高、中、低三个潮区共获得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25种,其中节肢动物7种,环节动物16种,软体动物2种,生物量平均为156.1246±120.0180g·m-2,平均密度为11253±9133ind·m-2,与其他学者的研究相比属于较高水平。数量优势种为中国毛虾(Acetes chinensis Hansen)与中华蜾蠃蜚(Corophium chinensis)等。  相似文献   

12.
浅谈海南红树林的现状及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树林是天然防护堤,同时为近海生物多样性提供了良好生存环境。海南红树林的现状不容乐观,人们对它认识不足,只顾眼前效益,过度开发,影响了红树林正常生长和天然更新,个别物种濒临灭绝。海南红树林保护,需总体规划,要按国际标准合理开发红树林。  相似文献   

13.
江苏沿海淤泥质滩涂景观生态特征及其演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苏沿海淤泥质滩涂具有明显的景观异质性,从海堤向海依次表现为茅草滩-盐蒿滩-米草滩-光滩,滩涂景观随海岸的侵蚀和淤积的变化,按一定的规律演替;本文讨论了江苏淤泥质滩涂在人工围垦和引种米草的双重影响下,景观生态特征及其演替发生的重大改变,一方面,滩涂围垦减少了海堤外滩涂植被带的宽度,另一方面,引种能在较低滩面生长的米草又扩大了海堤外植被带的生长范围;并据此提出了在人类开发利用滩涂资源时,一定要注重对景观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宁德沿海地区大米草的防治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米草已广泛分布在福建省沿海各市,尤其严重的是宁德沿海地区,随着蔓延面积的扩大,造成宁德沿海地区生态平衡失调,影响当地经济的发展.介绍了大米草的生物学特性和在宁德沿海地区的分布状况,并对大米草的危害、防治和利用进行扼要阐述.  相似文献   

15.
青州市仰天山保存了一片发育良好的落叶阔叶杂木林 ,通过植物区系地理学的研究发现 ,该林内植物种类丰富 ,区系地理成分复杂 ,温带特征明显 ;而且古老成分多 ,发育年代久 ,种类混杂程度高 ,省内罕见  相似文献   

16.
利用三明市三元区林下栽培的4年生草珊瑚,系统研究杉木纯林的坡向、郁闭度等生境因子及杉木纯林、杉木拟赤杨林和杉木木荷林对人工栽培草珊瑚生长、形态和药材质量的影响,以期提出科学的栽培措施。结果表明,杉木纯林的坡向和郁闭度对草珊瑚生长和药材质量的影响显著。东坡的高度和冠幅最大,北坡的地径、分枝数、全株重量、枝叶重量和根系重量均最大.但北坡、东坡和南坡的枝叶干重没有显著差异。郁闭度0.7最适宜草珊瑚生长,其全株干重和枝叶干重是最小值的2.60倍和2.82倍。西坡和郁闭度0.4的异嗪皮啶和迷迭香酸含量最高,但生长较差。不同坡向和郁闭度的杉木纯林下,草珊瑚个体间变异大,枝叶干重、迷迭香酸和异嗪皮啶含量变异系数分别达50.29%、71.99%和26.74%。除根系含水率外。其它性状均存在极显著的坡向×郁闭度互作效应,林下栽培草珊瑚需综合考虑坡向和郁闭度。杉木木荷林和杉木纯林下栽培草珊瑚的生长量要显著高于杉木拟赤杨林,林下栽培草珊瑚可优先选择常绿林分。  相似文献   

17.
底栖动物在红树林区的分布不仅限于林下,通常许多软体动物还能附着或固着于红树植物的茎、叶等地上部分.2006年11月至2007年7月共四个季度对同安湾两片人工种植红树林进行了树上底栖动物的定量调查,共获得底栖动物8种,分别隶属于软体动物门2纲6科和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均属暖水性种类.凤林树上大型底栖动物年平均密度为10.74 ind·m-2,生物量为2.89 g·m-2.优势种为黑口滨螺和粗糙滨螺,前者主要分布在树干和较粗的枝条上且其密度在向海林缘达到最大,后者是唯一在6个采样点均能采到的广分布种.山后亭树上大型底栖动物年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586.51 ind·m-2和113.37g·m-2,优势种代表为角巨牡蛎和白脊藤壶,主要分布在红树主干和枝条上.  相似文献   

18.
对深圳福田红树林区珠带拟蟹守螺在林外滩涂的分布及其与环境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珠带拟蟹守螺主要分布在高潮线附近,离岸越远其数量越低;幼螺分布在离岸较远的滩涂,随生长,不断向近岸迁移;珠带拟蟹守螺对盐度的适应性很广;底质总有机碳含量并不影响螺的分布数量;底泥中砾石和砂的含量与螺的数量之间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粉砂和粘土的含量与螺的分布数量之间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淮河源国家森林公园植物资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淮河源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河南省西南部、桐柏山腹地,共有维管植物181科,785属,1886种及变种,具有丰富的中草药植物资源、观赏植物资源和许多珍稀濒危植物。森林植被垂直分布差异明显,植物种类多方交汇,南北兼容,有许多原始或古老的科属,是一个温带性质的植物区系,而且温带成分和亚热带到暖温带过渡类型突出,其植物的进化类型、生活型具有丰富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20.
黄河三角洲生态因子对外来入侵生物米草扩散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根据2005年、2007年对黄河三角洲米草分布面积的调查,测算了米草的扩展速度;分析、测定了米草分布区的主要生态因子,研究了其对米草扩散的影响.结果表明:气温、水温、潮汐、盐度、水质与底质等主要生态因子均有利于米草的生长和扩散,灾害性气候因子对米草的扩散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