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乔治·奥威尔是20世纪最著名的政治小说家之一。他的两部政治讽喻小说《动物庄园》和《1984》向人们描绘了一幅幅生动形象的极权社会的图景。两部小说都反映了反极权主义的主题。这篇文章主要针对这两部小说进行重新解读,重点分析小说中极权社会的统治方式,指出语言在政治中的强大的力量。  相似文献   

2.
乔治·奥威尔的代表作《动物庄园》将政治创作与艺术创作融为一体的一部政治寓言体作品,被誉为20世纪最杰出的反乌托邦小说之一,揭露了当时极权社会的黑暗面.本文将从故事的主要人物“猪”的外貌、智力和阶级地位三个方面来阐释小说的荒诞性,揭露极权主义的本质.  相似文献   

3.
语言建构论提出语言并非只是被动的反应客观现实的工具和手段,而是具有积极的参与社会建构的功能和力量。因此,语言建构论突出强调的是一直以来被人们所忽视的语言与社会的关联性。乔治·奥威尔在《动物庄园》中通过描写动物庄园一步步走向一个"坚不可摧"的社会,揭示了语言在此过程中不容忽视的建构功能和力量。语言在《动物庄园》中主要通过对个人身份的建构,以及历史的建构来实现对动物庄园这个极权社会的最终建构。  相似文献   

4.
乔治·奥威尔是反乌托邦文学的代表作家,他的代表作《动物庄园》和《一九八四》,借虚幻世界对极权主义展开猛烈抨击,深刻揭露黑暗的社会现实。奥威尔所诠释的虚幻世界既立足社会,又以此为基础实现横向和纵向的延伸,勾勒出虚幻世界的立体画面,形成强烈的透视效果,使得虚幻背后的真实、政治极权与争取自由的矛盾一览无余。其政治寓言历经时代的跨越,向世人证明了极权主义的最终结果。  相似文献   

5.
<正>作为二十世纪上半期英国最有思想和个性的作家,奥威尔一向被认为是"反极权"与"反乌托邦"的斗士,这在他最重要的两部小说《动物农场》与《一九八四》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然而奥威尔更是一个人道主义者,他怀着无比沉重和悲悯的情怀直面社会的苦难和极权的压迫,以极大的勇气用身体力行的方式体验着下层民众的贫困与失落,对人类的困境表现出深深的忧虑与同情,充分体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和尊严,难怪英国20世纪最著名的短篇小说家、评论家V.S普  相似文献   

6.
《一九八四》是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于20世纪40年代末所著小说,堪称世界文坛上最著名的反乌托邦、反极权的政治讽喻小说。奥威尔向读者描绘了极权主义令人窒息的,以追逐权力为最终目标的假想的极权主义社会,通过对这个社会中一个普通人生活的细致刻画,揭示了任何形式下的极权主义必将导致人民甚至整个国家成为悲剧。全书以外党温斯顿·史密斯与内党奥布兰之间的谈话解释了双重思想和极权主义的目标,其中奥布兰的身份扑朔迷离,从不同角度理解有不同的看法。本文就此进行了浅析。  相似文献   

7.
奥威尔小说《一九八四》中的主人公温斯顿具有捍卫者和反抗者的双重身份:作为捍卫者,他存在对现实的悖离;作为反抗者,他又不可避免地退回到捍卫者的立场中去。小说人物双重身份的矛盾性既表达了奥威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极权社会的担忧,又表明了其对人类未来寄予的期望,体现了小说的真正价值。  相似文献   

8.
英国现代作家乔治·奥威尔的代表作《一九八四》被公认为是一部"反乌托邦"小说,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然而细观其文中女性人物的艺术形象却不免苍白和单薄,因为奥威尔强加给了她们传统家庭妇女的身份特征。试图从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和精神分析女性主义两个方面来阐述《一九八四》中体现出来的"性别等级"和女性的"他者"地位。  相似文献   

9.
日裔英国作家石黑一雄2005年发表的《千万别让我走》以克隆技术为背景,描述了人类培育克隆人为其捐献器官的故事,从侧面揭示了科技滥用和极权统治的暴力带来的严重恶果。本文从对比研究的角度,试分析《千万别让我走》和阿道司·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进而揭示科技极权下人类的价值取向和心理重塑,分析其人格异化性。本文认为反乌托邦小说的现实意义就在于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倡导精神价值追求,合理利用科技造福人类。  相似文献   

10.
奥威尔的《一九八四》描写了一个未来的虚拟的极权世界,所以人们有时把它归为一部科幻小说。但无论在形式还是内容上看,它更是一部政治小说,只是作者为了更好的达到警示的目的而借用了科幻小说的某些形式。这个虚拟并非凭空设想,而是基于现实的“虚拟”。《一九八四》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科幻小说。  相似文献   

11.
乔治·奥威尔的《动物庄园》是上个世纪反乌托邦的重要代表作,以政治寓言的方式揭露了人类历史中一段悲剧,是那一代饱受战乱之苦的知识分子对极权主义政权和乌托邦思想的主要反思成果。本文将《动物庄园》中的故事与希特勒法西斯主义结合起来进行分析,从美好的乌托邦思想的演变到人间悲剧的路径与特征,提出人类应当深刻反思的问题,避免悲剧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12.
《动物庄园》的反乌托邦色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馨 《海外英语》2011,(5):246-247
乔治·奥威尔的代表作《动物庄园》将政治创作与艺术创作融为一体的一部政治寓言体作品。小说中诙谐幽默的文字风格,客观的划定虚拟的真实场景,使小说的讽刺意义更为深远,蕴含着浓烈的政治倾向,充斥着强烈而隐晦的反乌托邦色彩,但是否还存在理想主义对立面的隐喻等一系列问题值得我们商榷。该文试从该角度解读这部政治讽喻小说。  相似文献   

13.
黑色幽默是一种"从残忍中寻求乐趣"的"病态、荒诞的幽默"。在黑色幽默小说代表作《第二十二条军规》和《五号屠场》中,作家通过对悖理逆情事件、"反英雄"人物、荒诞军规和血腥场面的描写,反映了20世纪美国人的生活现状,表达了自己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国家前途、人类命运的忧患意识。黑色幽默小说也因此在批判荒谬至极的极权社会和构建新的社会秩序方面具有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扎米亚金的反乌托邦小说《我们》戏拟了一个高度数字化、集中统一管理的"联众国"。"联众国"的管理处处体现了阿伦特所界定的"极权国家"要素,学界也一直着力于对小说的极权要素进行分析,但却鲜有人从性这个层面进行切入。笔者认为,联众国之所以能完美地统治"号码"们,就在于其对性的控制和管理,而完美统治的动摇,也正在于性作为一种革命动力的反抗。本文首先将对性与政治之间的关系进行一番梳理,其次再从文本入手分析极权统治下性与政治之间的关系,最后指出扎米亚金对人类生存境况的关怀。  相似文献   

15.
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的《一九八四》和《动物农场》中关于旷野、建筑物、梦想、暴力与焦虑的内容具备哥特式元素的特点,与社会文化中诸如理智和崇高之类的元素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具有颠覆性和异质性。文章对此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奥威尔政治小说的叙事艺术与哥特式元素的有机关联。  相似文献   

16.
乔治·奥威尔在《动物庄园》中用黑色幽默的手法向我们展示一个动物农场的革命悲剧.本文从故事情节和角色进行分析,探究革命失败的悲剧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在政治乌托邦小说《一九八四》中,描写了一个高度极权的国家——"大洋国"——的生活场景。在这样一个国度里,个人喜好以及情感交流是绝对被禁止的,但越是禁止的,就越要发生。温斯顿与裘莉亚之间隐秘的爱情发展状况,象征着在严酷刑法的101号房间的威慑下爱情被彻底击碎的隐喻。  相似文献   

18.
第一次读奥斯丁的《曼斯菲尔德庄园》便想到了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红楼梦》,同样都是世情小说,都是讲述一个贵族家庭的故事,甚至在小说的剧情安排和人物性格上也有一些相似之处,但这种相似只存在于表面。当读完《庄园》,便觉与《红楼梦》相比较,两部小说的主旨不同,作者的视角也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地点和空间建构角度来解读伊夫林·沃小说《一把尘土》。通过仔细分析小说中三个主要物理空间赫顿庄园、伦敦公寓和亚马逊丛林,本文发现地点与空间不仅能够刻画人物性格,而且也折射出了现代社会的衰微境况。本文以小说事件发展为主要线索,结合物理空间的描述与人物精神空间的探析,来更好地理解《一把尘土》所蕴含的空间特质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20.
小说如今已成为我们司空见惯的一种文学文体,而卢卡奇的《小说理论》一书却站在历史高度重新审视小说生成的历史语境,提供了对小说独到的批评洞见。《小说理论》一书文笔清逸俊朗、荡气回肠,通过和史诗的比较,卢卡奇分析得出,现代小说是这个失去总体性的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必然产物,其通病是陷入沉溺自身困境的内心独白,使个人与社会和历史割裂,成为一个个碎片式写作。本文通过对《小说理论》的解读,使我们以新的历史和社会视角分析小说的文体本质。本文还采用巴赫金的复调理论解释卢卡奇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拥有的独特之处。在这种复调写作中,小说得以走出碎片式的内心独白,从而指向小说写作的一种新维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