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颁布了。贯彻《纲要》,创造优质的幼儿教育,成为摆在我国幼教工作者面前新的历史任务。教师是幼儿园教育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力量,是高质量幼儿教育最主要、最直接的创造者。1989年《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颁布以来,我国幼教改革的成功经验再次证明,真正的改革需要教师参与,也必然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十多年来幼儿园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不仅是幼教  相似文献   

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颁布了。贯彻《纲要》,创造优质的幼儿教育,成为摆在我国幼教工作面前的新任务。《纲要》集中体现了对幼儿教育的指导,因此它的实施将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广大教师的努力。从《纲要》总则部分的基本指导思想,到后面的幼教内容、实施、评价等各部分。都与教师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吴连琴 《幼儿教育》2004,(12):22-22
在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纠正农村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过程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农村幼儿家长对幼儿教育的价值取向直接关系到幼儿园的生存,左右着农村幼儿园教师的教育行为,制约着农村幼儿园教育改革的开展。几年来,我们把农村幼儿家长工作作为贯彻《纲要》的主要切入口,边实践边摸索,总结出了一套较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前言为了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幼儿园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幼儿园工作规程》(以下简称《规程》),指导幼儿园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教育部制定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新《纲要》),从2001年9月起试行,198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同时废止。新《纲要》的试行,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件大事,它标志着我国幼儿教育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必将有力地促进我国幼儿教育事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我们以新《纲要》为本,依据新《纲要》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在总…  相似文献   

5.
赵淑敏 《山东教育》2002,(36):18-19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幼儿教育锐意改革、探索、创新所取得的一个重要成果,是长期以来幼儿教育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必然结晶,也是我国幼儿教育法规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通过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给我们感受最深的就是它所体现的全新的教育理念。具体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一、对幼儿园教育性质的定位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对我国幼儿教育事业十分重视。所制定的一系列教育法规:《教育法》、《城市幼儿园工作条例》、《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等均对幼儿教育的性质作出较为…  相似文献   

6.
在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如春蕾绽放,给幼儿教育带来了百花盛开的春天。《纲要》的颁布如春风拂面,字里行间充满着对教师的尊重和关怀,《纲要》中对幼儿教师角色的重新认识,对我们来说又是一个极大的挑战,面对这历史的挑战,时代的挑战,我们别无选择,只能应战![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周润甘 《教育导刊》2006,(11):58-58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会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在《纲要》精神的指导下,我们引入“家长教师”助教这一模式。借助“家长教师”这一教育模式,有利家园教育互动,促进亲子关系,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了解幼儿园的教育,提高家长的育儿水平,促进幼儿的发展。下面谈谈我们的一些尝试。(一)根据教育需要,选择合适的“家长助教”一般来园的“家长教师”都是小朋友的父、母或祖辈等。我们发放给家长参与助教的“调查表”,调查的项目有职业、经历、特…  相似文献   

8.
随着时代的发展,幼儿教师的角色趋向于多元化。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以及《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结合当前幼儿教育的实践,笔者认为幼儿园教师的角色有以下五种:生活照顾者、行为观察者、课程建构者、活动指导者和资源整合者。教师需要做好这些角色,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享受幸福童年。  相似文献   

9.
《异步教学研究》2006,(4):F0002-F0002
为了推进幼儿园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教育部制定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并从2001年9月起试行,与此同时,废止1981年颁发的《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这标志着我国幼儿教育事业跨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如何将新《纲要》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转化为具体的教育行为呢?要分三步走:学习新《纲要》———掌握操作系统———认真教育实践。《幼儿园新〈纲要〉实施方案(实验)》(以下简称《方案》),是异步教育学的创始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黎世法教授以科学发展观和新《纲要》为指导,大力推进教…  相似文献   

10.
赵雯 《南昌教育》2004,(11):19-20
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幼儿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它要求我们教师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要让幼儿成为学习真正意义上的主人。新《纲要》强调:“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幼儿教育观的一种新转变,  相似文献   

11.
《教育导刊》2004,(2):64-64
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下称《指导纲要》)是对近年来我国幼儿教育改革经验的全面总结,也是目前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指导性件。《指导纲要》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幼儿教育改革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为了贯彻国家教育部《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的件精神,认真做好广州市实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及《广东省幼儿园教育指南》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1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颁布以来,创造高质量的幼儿教育,促进幼儿健康发展,逐渐成为大家的共识。可以说。高质量幼儿教育的追求最终会转化为对教师的要求,因此,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帮助教师有效实现教育理念到教育行为的转变显得尤为重要。经过几年的实践研究,我园逐步摸索出了一种“以园本教研为途径,以互助交流为主要方式”的教研模式,有效促进了教师专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课程是一定教育理念的载体,“快乐与发展”课程及其教育教学实践力图表达和践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所倡导的幼儿教育理念,在实践中,紧紧抓住尊重、适合、快乐、发展四个关键点,引导教师改进教育过程,提高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4.
徐荣妹 《考试周刊》2012,(91):10-11
新《纲要》颁布(试行)的根本目的是倡导高质量的幼儿园教育,促进幼儿健康成长。而高质量幼儿教育能否实现关键在于教师素质的高低。新《纲要》对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寄予了厚望,但我认为新《纲要》对教师要求的新精神,更是一种对幼儿教师发挥个性特长,开创个性化教育的呼唤。  相似文献   

15.
《幼儿园工作规程》提出了“为孩子终身发展打下基础”的重要理念,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教师的教育观念有了明显的转变。《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在新的教育观念与教育实践之间搭起了过渡的侨梁,但它不可能达到供幼儿园教师直接运用的操作性水平,其间的转化尚需我们在认识层面进一步加强对《纲要》本身的理解与认识,更需要我们在操作层面上有对蕴含着某一观念的实践的运用策略和智慧。这种理解与认识,是在实施教育教学行为过程中逐渐深刻与巩固的;这种策略与  相似文献   

16.
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是继《幼儿园管理条例》和《幼儿园工作规程》颁布、实施之后,我国幼儿教育史上又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认真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纲要》精神,必将引航和推进我国幼儿园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于新世纪创造更加优质的幼儿教育。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推进幼儿园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教育部制定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并从2001年9月起试行,与此同时,废止1981年颁发的《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这标志着我国幼儿教育事业跨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8.
园本教研制度建设项目是为促进幼儿教育改革全面协调发展,推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实施而确立的。建立和完善以园为本教研制度,是提高幼儿教育质量,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9.
“十五”期间,山西省在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以进行幼儿园课程改革为核心内容,针对长期以来幼儿教育小学化、幼儿园课程随意化等问题进行了实验研究,初步建构了包括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管理与评价的幼儿园课程体系,对提升全省幼儿教育水平、推进幼教改革的进行,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教师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这是开放教育的理念在《纲要》中的反映。这个理念要求我们要在教育中重视与家长“平等合作”,把家长引导到参与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来。以充分利用家庭教育资源为幼儿教育服务。《纲要》在“组织与实施”中还要求: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和反映,敏感地觉察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沟通,形成合作探究的师生互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