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唐克 《中国出版》2012,(16):7-10
经过黄金发展期的中国少儿出版,要想实现持续快速的发展,必须以文化创意产业的思维进行规划。中国出版以产业发展为导向的集团发展模式为少儿出版的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依托市场,借力集团,选择适合的发展战略,少儿出版将走出一条新的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
2002年,河北省出版体制改革工作正式启动。2003年8月14日新闻出版总署批复同意组建河北出版集团作为全国出版改革的试点单位。2003年12月2日,中共河北省委常委会研究配备了河北出版集团(河北省出版总社)党委会、管委会领导班子,河北出版业实现了政企分开、管办分离的重要变革。2004年4月15日,河北出版集团正式挂牌成立。在河北出版体制改革过程中,笔者先是原河北省新闻出版局党组书记、局长,现任河北出版集团(河北省出版总社)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社长)。角色的变化促使我对许多问题进行了长时间的思考,思考最多的是河北出版产业的改革创新问题。改革和创新,是激发企业活力.推动产业发展壮大的关键所在。思想观念上、管理机制体制上改革创新的力度和深度,直接制约着河北出版产业的发展和出版繁荣。本文拟将笔者对此问题的一些不成熟的见解梳理出来,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3.
关于我国出版上市企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版上市企业具有“上市”带来的优势,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对此,结合我国出版业的基本性质和发展现状,文章提出当前我国出版上市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思路应重点从强化企业规范化管理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制度,增强企业的经营能力和赢利能力,以及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政策扶持这三个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出版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发展局面。随着出版强国战略的推出,出版产业也逐渐成为我国文化产业中的主力军。当前,我国出版产业正站在一个值得期盼的历史转折点上,全球化、数字化、媒介融合……对出版产业而言,都是一个个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在这样的情况下实现出版产业跨越式发展,是亟待我们思考与解决的问题。一我国出版产业发展现状的SWOT分析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  相似文献   

5.
关于阶段性转移与出版体制框架的探讨编者按1995年10月31日至11月2日,由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湖北省新闻出版局和湖北省出版工作者协会共同主办的第十届全国出版科学研讨会在武汉举行。来自全国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0余名代表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的...  相似文献   

6.
新世纪以来,由于课程新标准、招投标、政府采购、循环教材、教辅采购捆绑教材等一系列教育新政的出台,给我国教育出版带来了一场场冲击波,引起了教育出版的巨变,使教育出版企业在经历转企改制风波的同时又经历了一次血与火的洗礼.  相似文献   

7.
关于出版热点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锋 《编辑之友》2002,(5):24-25
加入世贸组织的契机激活了我国出版业内部的改革诉求,这诉求应和着当下整个政治经济改革大势日益强烈,出版业内外的有识之士,甚至一般从业人员,纷纷在入世的背景下或就产业结构的调整描绘宏观改革蓝图,或从三项制度改革人手设计微观应对方案,与此同时,以集团组建为主要特征的具体改革与重组实践业已进行.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出版改革无疑是随着全国性的经济改革而开始出现并深入展开的一场“行业改革”,可若跳出了出版这个行业,站到全局的立场上来看问题,我们就应该看到,出版改革所产生的影响远远不只关系到出版业本身。事实上,出版改革更多地关系到国家、民族乃至子孙后代,出版改革的任何实质性内窖,都将对社会产生无穷深远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出版视野》2010,(4):44-46
研究美国出版社的发展轨迹、运营模式、自助出版以及出版集团等典型的出版现象,探讨中国出版社体制改革后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张宏 《编辑学刊》2012,(4):6-12
目前我国出版业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我国正由一个出版大国向着出版强国的目标迈进。但我国出版业在未来的发展走向中同样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主要表现在我国出版集团化发展的影响,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实体书店和网络书店的博弈等等方面。通过对出版业未来走向做进一步思考,我们或许能够对我国出版业发展的未来路径有所认识,并做好思想上的准备。  相似文献   

11.
作为文化产业一部分的出版产业,因其产业的特殊性,在我国经济改革中一直没有真正实现市场化(这里主要指国有出版资本)。本文阐述了中国出版业市场的特征及出版产业的不完全市场化状况带来的弊端,并提出了推行市场化改革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论出版产业链建设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在对产业链的内涵进行综述研究的基础上,界定了出版产业链的概念,归纳出了出版产业链的基本特征;在分析困扰当前我国出版产业发展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指出了进一步理顺我国出版产销关系,建立顺畅的出版产业链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建设我国出版产业链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3.
从出版产业政策调整、出版产业转型和出版单位创意策划能力不足三个方面回顾了出版工作室兴起的产业背景,分析了出版工作室的四项基本职能,重点论述了出版工作室发展对我国出版产业链建设所具有的三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敖然 《出版科学》2010,18(4):5-8
阅读需求仍然是图书出版业的核心驱动力。在新环境下,强烈的信息意识成为编辑的基本素质。技术创新和盈利模式创新已经成为出版社转型的最重要动力。电子工业出版社据此做出了及时的战略调整。  相似文献   

15.
朱静雯  刘畅 《出版科学》2012,20(3):30-33
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全媒体环境悄然形成,并对我国出版集团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围绕出版集团全媒体的发展,学界对全媒体环境下出版集团的变革、发展模式与出版集团全媒体管理进行研究,取得一系列成果。通过对全媒体环境下出版集团的理论研究分析,能够找出存在的问题,为出版集团全媒体发展提供更好的指导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史征 《出版科学》2012,20(2):49-53
出版业集聚化发展是迅速推进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途径,出版集团是我国文化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载体。集团具有聚集经济性和良好的学习效应,使得集团内各出版发行机构的长期平均成本不断降低,成本节约效应显著;集团是包括产业政策在内的各项政策的集聚地,具备相对完善的公共平台等支撑条件,使得集团内出版发行机构获得比集团外企业更多的收益,两者的共同效应导致集团内的出版发行机构无论是在成本还是收益上都对集团外企业形成相对优势,产生类似于产业集群剩余的出版集团"集团剩余"。这也是出版集团形成、维系和发展的直接经济驱动力。  相似文献   

17.
黄先蓉 《出版科学》2008,16(3):9-14
分析我国出版宏观管理的现状,指出出版宏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强出版宏观管理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8.
李松  崔玮 《出版科学》2007,15(4):15-17,14
书业大卖场作为我国图书零售业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现象,表现出巨大的生命力,并对我国出版产业链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主要探讨了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书业大卖场的价值实现与价值增值功能、销售服务与阅读服务功能、信息搜集和信息反馈功能、竞争促进与服务提升功能、行业生存与业态进化功能及其和谐产业链的功能.这使得书业大卖场在图书出版产业链中占据了独特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吴永贵 《出版科学》2008,16(2):76-78
本文论述了抗战爆发后我国出版业退守于内地,是适应战时环境所作的必然而又明智的选择,也是出版文化人将抗战进行到底的决心与信心所在。并指出抗战期间出版业的迁徙,呈现着据点分散不一、机构游移频繁的特点。重庆和桂林,因为各方面条件相对优越,成为大后方出版业最为发达的两个城市。  相似文献   

20.
分析我国出版宏观管理手段存在的问题,提出整合行政管理、法律管理、经济调控以及行业协会管理四种出版管理手段,完善和强化出版宏观管理保障机制的思路与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