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阅读文本是语文教师最为基本的素质,准确地解读文本,是语文教师实施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准确理解文本的基本要求。实施新课程以来,大量文本进入教科书,但作为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环——语文教师的文本阅读,在实际操作中却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
主体实践性阅读,是指阅读教学中通过学生这一学习主体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来实现的一种本资源和生本资源的相互融合贯通的阅读。这一阅读形式,跳出了长期以来形成的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的阅读鉴赏模式,而代之以完全主动的自主、合作和探究。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阅读鉴赏中的消极行为,使得学习的主体——学生.能够在积极的阅读中,将自我融合到本资源之中,形成综合运用自我的思想认知力、社会觉察力和分析判断力。  相似文献   

3.
林莲冬 《考试周刊》2014,(6):105-106
文本解读是准确定位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教学设计的基础和前提。文本解读的过程和处理其实就是教学设计的过程,除了对教材进行解读外,还要对学生进行解读。本文以新目标七年级的一节阅读文本解读为例,阐述基于学生的多元解读阅读文本,帮助学生解构文本,建构阅读体验的过程,把阅读文本有效地转化为阅读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4.
一、准确深入解读文本,优化文本使用 准确地解读文本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必须掌握的基本功,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实施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准确理解文本,从而提高阅读能力的基本要求。只有在正确深入的解读文本的基础上,才能有好的设计和好的教学过程,才能为学生搭建良好的支架、平台。  相似文献   

5.
李素碧 《成才之路》2012,(28):24-24
阅读是学生的一种个性化行为。这种个性化行为是读者跟文本的一种对话过程。学生通过这种"对话"去理解文本内容,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或体会人物形象,从而受到文本的熏陶教育。而阅读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阅读效果。可见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必要的,也是迫切的,不容掉以轻心。作为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阅读理解水平。那么,应该怎样培养学生阅读文本的能力呢?下面笔者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相似文献   

6.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由此,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成了教学的一条基本原则。具体到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文本阅读中的主体地位如何得以落实,这一问题亟待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由于新课改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个性化阅读。个性化阅读,我认为它是一种充满人文关怀的阅读方式,是读者对文本产生的个性化见解,即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  相似文献   

8.
对文本的解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而解读中引导学生生成出自我理解,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应用语文,这是语文教学的生命所在。在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中,更多的是注重对文本的解读教学,注重的是引导学生对文本的字面意思的理解;而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则提倡对文本的内涵进行解读。两种模式有着不同的操作流程。一、文章阅读和语文阅读模式分析(一)文章阅读模式文章阅读模式大体分为四个流程,即初读课文,提出问  相似文献   

9.
境界一:引导发现,吾将上下而求索教材是一种载体,它既承载着一定自然的、人文的、科学的常识,也承载着作者的情感、意志,还承载着特定的民族文化心理。因此,在解读教材、解读文本时,既要让学生读懂文本语言文字的特定语境意义,还要能透过语言文字本身读懂所承载的内容。也就是说,既要理解词语、句子在文本中的含义,又要理解文本本身的内容、作者的情感以及文章的表达方式。运用探究式阅读方式去解读文本,首先要让学生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要用探索的眼光和怀疑的精神从文本中读出问题、发现问题。“学而无疑,非学也。”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  相似文献   

10.
让学生真正的走进文本,是指在课堂上实现学生与文本的直接对话,是语文教师对阅读教学本色的的认知。这一认知体现的是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强调的是引导学生进行最原始也最语文的阅读。让学生真正的走进文本,这句话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学的内容有听、说、读、写四大支柱,其中阅读教学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长期的教学中,本人认为高中语文阅读应生活化,即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使阅读教学返璞归真,由原来的带着生活走进文本到走出文本作用于学生的生活,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阅读教学的强烈愿望,将阅读教学转化为学生生活的内在需要,让他们用生活学习阅读,在阅读中更好地生活。  相似文献   

12.
阅读怎样才能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呢?怎样才能满足学生心理的需要呢?如何真正走进学生的阅读心理,让阅读变得高质有效?这些都是新课程背景下需要破解的一道道难题。  相似文献   

13.
"文本"一词中的"本",我理解其中有"根本"的意义。只有让学生真正地阅读文本,走进文本,融入角色,体会主人公的情感,才能与作者产生心灵的共鸣。一、目标设定再精准《语文课程标准》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4.
化学是实验性学科,在化学学科教学中实践“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理念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是对传统教学的继承和矫正,其关键是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其本质是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教师引导,激活学生思维。  相似文献   

15.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教师们不断地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力求创造"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模式。但是,过分注重课堂的热闹,不注重文本阅读的现象时有发生,从而使课堂教学流于形式化,使语文教学由"满堂灌"的形式走向"满  相似文献   

16.
米洛的维纳斯的塑像被挖出来以后,很多人都试图设想着给她安上断臂,然而最终都没有去做.原因是:断臂的维纳斯能留给人们更多的遐思,更广阔的审美空间.在语文教学中,如何界定教师和学生的位置,如何看待文本的作用和价值.断臂的维纳斯,留给我们很多启示.  相似文献   

17.
文本解读已成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关键。语文教师可从"博学之,提升自身人文素养""全方位解读文本,把握原生价值""以本为本,发掘文本教学价值""独立阅读为主,教参为辅"四个方面来提升自身的本文解读能力。  相似文献   

18.
刘仕清 《快乐阅读》2011,(23):179-179
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从宏观而言,阅读和写作一样是没有"定法"的,但从微观来讲,学生阅读也和作文起步一样,又确实有"法"可依。下面就优化阅读方法,结合教学的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一、准确深入解读文本,优化文本使用准确地解读文本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必须掌握的基本功,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实施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准确理解文本,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关注学生对文本的多元解读,但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多元解读能力.则是让许多语文教师犯难的事。在实际教学中,常常听到一些教师责怪自己的学生“要么不说,要么瞎说”。责怪学生“不说”者.认为自己给了学生大胆发表独特见解的机会和宽松的氛同,但学生就是走不出狭小的精神洞穴,思维单一,思路刻板;责怪学生“瞎说”者.是因为在教师的一再鼓励、催促之下,学生绞尽脑汁后.发表的观点却是片面的、错误的,甚至是荒唐的,让老师陷人另一种尴尬境地。其实,对于小学生而言。“不说”与“瞎说”都属正常现象,因为小学生的思维本来就具有依赖性、单一性、肤浅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张红 《语文天地》2013,(5):55-56
中职语文是一门相对比较重要的基础性和工具性相统一的文化课程,是学好其他专业课程的必要条件,也是学生面临就业求职的必然需要。因此,学生的阅读分析理解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语文阅读能力的发展依赖阅读教学来实现,那么如何着眼于学生的终身需要,有效地引导学生的文本阅读呢?笔者认为必须在情感上做文章。情感教育不仅是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