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3 毫秒
1.
律劳卑事件     
律劳卑事件,是1834年发生在广州的一场中英外交冲突。这场冲突,反映了资本主义英国千方百计要把“自由贸易”强加到封建中国头上,同时,也表明中国传统的邦交、外贸体制其时已经陷入了深刻的危机之中。一 19世纪30年代初,是英国资产阶级史学家乐于称道的年代。1832年,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借助当时的阶级矛盾和各阶层人民对土地贵族、金融贵族的不满,促使议会通过了议会改革法案;1833年,又通过了废止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垄断权的法案,这两个法案在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大影响。前者,虽未改变英国“是一个由富有的贵族统治的国家”的政治格局,但英国资产阶级毕竟由此取得了一定的发言权;后者,则使资产阶级“放开对  相似文献   

2.
<正>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艰苦奋斗不怕牺牲,坚持武装斗争,最终推翻了腐朽的满清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在中国近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写下了极其重要的一页。值辛亥革命80周年之际,特撰此文并编有《辛亥革命专题文献书目》,以资纪念。1840年,以英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中国财富,利用“船坚炮利”打开了中国关闭的大门。英国资产阶级首先发动了“旨在维护鸦片贸易而发动和进行的对华战争”的第一次鸦片战争,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此后,法、俄、日、美、意、德、奥等资本主义国家多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如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  相似文献   

3.
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初中:为限制王权,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这样,英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世界历史》第一册第88页)高中:“1688年政变以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通过一系列法案来限制王权。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有1689年通过的《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由此在英国出现了。此后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英国君主立宪制逐渐形成和发展。(《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第27页)初中课本中,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以1689年《权利法案》的通过为标志;高中课本则认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是在《权利法案》通过之后…  相似文献   

4.
英国早期工业资产阶级在政治民主化和社会民主化两个方面推动了英国民主化进程。英国在工业革命以后,形成了工业资产阶级,从而改变了其阶级结构和社会资源的占有。在工业资产阶级的推动下,英国通过1832年、1864年和1888年的议会改革,实现了政治的民主化。正是在他们的促使下,英国通过了世界上最早的社会立法,开创了社会改革的先例,政治民主扩大为社会民主。  相似文献   

5.
一、历史基本线索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历史。资产阶级革命是在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队伍日益壮大,要求当权、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的情况下发生的,是以推翻封建制度为目的的革命。主要史事有:17—18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国1861年改革,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德、意统一。1640—1689年的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法国通过1789—1794年的资产阶级革命,摧毁了封建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美…  相似文献   

6.
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起来的君主立宪制是资产阶级新贵族与封建地主之间妥协的产物。它既不同于美国推翻英国殖民地统治后建立起来的联邦共和制,也不同于法国资产阶级“获得完全胜利”后建立起来的民主共和制,具有更大的局限性。它保存了诸如世袭君主制、贵族院,陈腐的选举制、封建特权、裙带关系,国教等大量的封建残余,造成了许多社会弊端,严重地影响了英国的近代化进程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7.
季宁 《新高考》2005,(3):51-52
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建立(1689年)——美国1787年宪法和资产阶级共和制度的建立(1789年)——法国共和制度的建立(1792年)——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1871年)  相似文献   

8.
1840年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采用军事进攻、经济掠夺和文化奴役的强暴手段,促使中国封建社会解体,把一个独立的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为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中国许多先进的思想家,曾向西方国家和日本学习,寻找思想武器。早期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严复,翻译《天演论》、《原富》等书,传播了欧洲资产阶级思想,介绍了英国的资产阶级制度。康有为、梁启超学习日本的明治维新,搞“戊戌变法”,要求实行君主立  相似文献   

9.
英国曾扮演过一个"世界工厂"的强有力形象。它在历史上最早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最早进行了资本主义工业化,可如今这一切也只是历史,英国在  相似文献   

10.
自从1649年英国资产阶级新贵族取得政权,建立共和国以后,英国政府为了夺取世界贸易霸权和控制海外殖民地,曾经数次颂布航海条例。  相似文献   

11.
十九世纪上半叶,英国资产阶级经过长期的、精心的策划,终于在1840年对中国发动了侵略性的鸦片战争。在鸦片战争前夕,珠江沿海人民在爱国官员林则徐、邓廷桢、关天培等领导下,曾经顽强地抗击了英国侵略者的战争挑衅,取得了鸦片战争前哨战的胜利。  相似文献   

12.
知识线索 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建立(1689)—美国1787年宪法和资产阶级共和制度的建立(1789)—法国共和制度的建立(1792)—德意忠帝国的君主立宪制(1871)  相似文献   

13.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在清教运动的掩饰下发动了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革命。清教运动实质上是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意识形态领域内为资产阶级革命做舆论和组织准备的思想运动。  相似文献   

14.
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资本主义对封建主义的革命。革命的目的是要在英国确立资产阶级政权,使它适合于已经产生并且得到发展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联盟是这个革命的领导者;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是这个革命的主力。人民群众的积极参加,保证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为什么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是革命的领导者?为什么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是革命的主力?这就要看一看革命前英国的阶级关系和透过这阶级关系反映出来的斗争形势。英国资产阶级的起源英国的资产阶级起源很  相似文献   

15.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完成和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完备与强化,资产阶级政党学说也随之建立起来。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学者中最早提出政党概念的有孟德斯鸠、卢梭、伯克、华盛顿、麦迪逊、塔克维里等人。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产阶级学者奥斯特洛戈尔斯基、米歇尔斯、布赖斯,把政党作为资产阶级政治学的首要重大问题进行了研究,他们对美国资产阶级政党、英国资产阶级政党、德国社  相似文献   

16.
严复(1854—1921年),字又陵,又字几道,福建侯官(今福州)人.他是第一个系统介绍西学、提倡资产阶级思想与文化用以挽救中国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他1867年考入左宗棠、沈葆桢等创办的海军学校——福州船政学堂.1877年,被派往英国留  相似文献   

17.
奥利弗·克伦威尔(1599-1658)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家。在1640年代,他领导英国人民武装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把暴君查理一世送上了断头台,并宣布废除君主制,成立英吉利共和国,为革命建立了不朽的功业。但革命胜利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为了对付王党分子的复辟活动和镇压工农运动,以巩固自己既得的地位和利益,又转而选择了军事独裁政体,于1653年把手握全国兵权的克伦威尔推上了终  相似文献   

18.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中,民族资产阶级为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浴血奋战了50年,最后终成泡影,为此而抱恨终天。今天回顾这段历史,它无可辩驳地说明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根本行不通。 一、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的三起三落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为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前赴后继,浴血奋斗,在20世纪的前半个世纪中,三起三落。纵观历史,其规模和声势,一次不如一次,呈下降的趋势,最后,是以其理想的破灭而告终。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中期以后,印度成了英国最重要的殖民地。铁道是英国加强对印度殖民掠夺和统治的重要工具,英国在印度的铁道政策对近代英国、特别是印度的历史影响是颇为深刻的。一从1757年普拉西之战后,印度逐步沦为英国的殖民地。此后,英国资产阶级对印度的原料和市场怀有极大的奢望。但是,当时的印度却远远不能满足英国资产阶级的贪欲。一个英国国会议员在议会辩论中就曾埋  相似文献   

20.
虽然荷兰和英国在16世纪和17世纪相继取得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但是,欧洲大陆的绝大多数国家仍处于封建专制的统治下。1789年7月,法国人民通过革命手段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1792年又废除君主政体,建立共和国。一个强大的革命的法国,不仅使整个欧洲封建制度受到威胁,而且必将成为资本主义英国的竞争对手。因此,在1793--1815年间,英国与欧洲封建诸国先后七次组织反法同盟,发动对法国的战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