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象似性手势是指在形式和表达方式上与其所伴随的言语的语义内容密切相关的手势。儿童通常在18~24个月产生象似性手势,到3岁时能准确理解象似性手势的含义。象似性手势的产生和理解与儿童年龄呈正相关,且受文化等社会因素的影响较大。象似性手势能够揭示儿童的象征发展水平,解释并再现言语组织过程,补充言语中未表达的信息,促进多通道表征,提高词汇加工效率,因而有助于儿童的词汇理解、记忆和泛化。未来相关研究应进一步扩大象似性手势的研究对象,考察象似性手势与具身认知的关系及其对儿童词汇学习的多方面影响,这将有助于提高未来研究成果对教育实践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蒋平 《教育文汇》2013,(21):36-37
在声乐教学过程中,运用恰当的手势来辅助教学,可以很好地解决声乐学〉-7的难言性问题,让抽象的声乐教学变得直观和形象,进而能使学生轻松领悟教师意图,提高声乐教学效果。通过对手势内涵的解析、歌唱手势的分类,以及手势所起作用三方面的阐述,简要论证了手势在声乐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高中地理(必修)教材上册主要是讲述各种自然事象的分布及原理,既抽象又生涩。一些内容显得难以理解和记忆。在实际学习过程中,适时、恰当地辅助以各种与其他教学手段相辅相成的手势,对激发情趣、帮助理解记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在知识的运用中也更加得心应手。  相似文献   

4.
手势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它可以状物、言志、传情,如果我们将手势巧妙地运用到音乐教学中去,既可增强学生对乐理概念的形象感,又能激发起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热情。 众所周知,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它有严密的科学性,又有不易捉摸的抽象性,单纯用语言去表达音乐内容,既不准确,也不生动,往往力不从心。倘若我们借助千变万化的手势去描摹音乐情态,刻画音乐意境,就会得心应手、形象逼真、感人至深,音乐课也会上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趣味无穷。  相似文献   

5.
手势指的是用手做的表示意思的各种姿势。研究表明,教师恰如其分地应用手势进行教学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刺激学生大脑皮层的兴奋,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记忆,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6.
一、问题的提出 1994年,笔者参与了教育部与联合国儿基会的合作项目,作为聋教育项目专家,去了中国西部四川、贵州、甘肃、云南、广西等地山区、偏远或少数民族地区开展随班就读项目指导工作.  相似文献   

7.
柯达伊音乐教学法在近些年来受到了音乐教师的重视,在音乐课教学中的运用比较广泛。而柯尔文手势则是这一教学法的组成部分,能够利用不同手势与高低位置来代表不同的唱名,帮助学生有效体现唱音的高低关系。主要以人教版小学音乐教学为例,探讨柯尔文手势在其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当儿童回答或是解释一个问题时,儿童总是在言语表达的同时还用手势来进行解释。当成人或者是教师在给儿童解释问题或是传递信息时,在用语言表达的同时也会用上手势。本文主要是给大家介绍手势在儿童的学习和交流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尤其是通过手势对儿童所掌握知识状况的了解比从言语上更重要,以期望对儿童的教育和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9.
教师手势具备传达额外信息和引导注意的功能,其中象征性手势和指示性手势是使用最多的手势类型。为了了解两种手势对数学学习的作用是否受到学生认知风格的影响,文章采用准实验研究法,考查了学生认知风格(场独立型vs场依存型)和教师手势类型(象征性手势vs指示性手势)对学生数学学习的交互影响。结果表明,指示性手势比象征性手势更有助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对场依存型学生来说,两种手势的影响差异显著,指示性手势为其提供了更多注意引导和社会互动线索;对场独立型学生来说,两种手势对学习的影响无差异。该研究结果可为教师如何使用手势适应不同认知风格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0.
在生物学教学中 ,教师经常利用实物、挂图、板图、模型、投影、幻灯 ,甚至电脑进行直观的教学手段 ,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我在十年来的教学实践中发现 ,若在利用这些直观教学的同时 ,对个别知识加以手势的运用 ,效果更好 ,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1 角果和荚果的区别在学习十字花科和豆科时 ,对于角果和荚果的区别 ,虽然课本有插图 ,但学生还是容易混淆 ,难以辨别 ,于是我运用了这样的手势 :伸开一只手 ,掌上放一排种子 ,种子上放一张纸 (大小与手掌差不多 ) ,纸上再放一排种子 ,最后另一只手放在种子上 ,与原来一只手合在一起 ,说明角果。…  相似文献   

11.
实行生本教育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思维的培养,同时也是对教师教学思维的一种解放。本文介绍了作者在生本理念下进行语文教学工作的经验和体会,认为生本教育为儿童开创了一片自主学习的天空。  相似文献   

12.
《学习科学杂志》2013,22(2):215-234
In this article, I present a framework for the study of children's learning in cultural practices and educational activities. The framework consists of three analytic components, each of which is grounded in a constructivist treatment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 (a) a model for the analysis of emergent cognitive goals in practices, (b) a model for the analysis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s linked to emergent goals, and (c) a model for the analysis of the interplay between cognitive developments linked to one practice or activity to accomplish emergent goals in another. The article describes the early history of the framework and its current application to the design and analysis of a classroom practice in the United States involving arithmetical problem solving in third and fourth grade inner-city classrooms. I close with a discussion of the framework with reference to Schoenfeld's (1992) standards for methodological innovations.  相似文献   

13.
To investigate the symbolic quality of preschoolers' gestural representations in the absence of real objects, 48 children (16 3-, 4-, and 5-year-olds) performed 2 tasks. In the first task, they were asked to pretend to use 8 common objects (e.g., "pretend to brush your teeth with a toothbrush"). There was an age-related progression in the symbolic quality of gestural representations. 3- and 4-year-olds used mostly body part gestures (e.g., using an extended finger as the toothbrush), whereas 5-year-olds used imaginary object gestures (e.g., pretending to hold an imaginary toothbrush). To determine if children's symbolic skill is sufficiently flexible to allow them to use gestures other than those spontaneously produced in the first task, in the second task children were asked to imitate, for each object, a gesture modeled by an experimenter. The modeled gesture was different from the one the child performed on the first task (e.g., if the child used a body part gesture to represent a particular object, the experimenter modeled an imaginary object gesture for that object). Ability to imitate modeled gestures was positively related to age but was also influenced by the symbolic mode of gesture. 3-year-olds could not imitate imaginary object gestures as well as body part gestures, suggesting that young preschoolers have difficulty performing symbolic acts that exceed their symbolic level even when the acts are modeled. Results from both tasks provide strong evidence for a developmental progression from concrete body part to more abstract imaginary object gestural representations during the preschool years.  相似文献   

14.
情境学习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20世纪初至今,有关学习理论的研究经历了三个主要范型的转变:行为主义——认知理论——情境学习理论。随着国外情境学习理论的不断发展,国内也逐渐注意到它的重要性,先后出现了一批研究成果。本文把着眼点放在情境学习理论体系发展阶段即1993年至今的研究成果,这一阶段内研究的方向、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作一总结,以把握情境学习理论的最新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15.
幼儿对自己的兴趣和行为往往缺乏判断能力,但对教师有一种特殊的信任和依恋,对教师的评价非常敏感,并且常常将教师的评价作为自我评价的重要依据.教师的评价风格对幼儿的学习行为有着重要影响.教师应根据幼儿心理发展特点和教育的实际需要,巧妙运用评价艺术,正确把握表扬与批评的尺度,以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促进幼儿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与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不同,现有大量研究表明儿童有着自己的朴素理论,能进行抽象概念的学习,并像成人一样,运用概念进行归纳推理,扩大认识范围.在具体教育实践中,教师应重视儿童概念的已有发展水平,积极促进儿童意义分类能力的发展,并善于利用变式帮助儿童纠正概念错误.  相似文献   

17.
认知神经科学视域下的婴幼儿学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成果有助于解释婴幼儿学习的内在机制,但目前早期教育实践对其研究成果有夸大和误用的现象.这种现象某种程度直接导致了早期教育“小学化”的出现.脑是学习的物质基础,婴幼儿脑的早期发展之关键是保护和促进其生理成熟.应该根据婴幼儿大脑、小脑和脑干等脑的发育机制特点为其选择和安排适宜的学习.  相似文献   

18.
在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的今天,儿童却面临着精神生活十分贫瘠的现状。如何能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并激发他们学习语言的潜能?如何树立前瞻而科学的教学理念?这些都是教育工作者需要探索的课题。结合心理学家杜·舒尔茨所著的《成长心理学》和西方心理学实验中的一些理论,论述了在少年儿童不同的成长阶段,英语教学者应以科学的心理学原理为依据,以正确的教学理念为依托,合理开发他们的英语学习能力,并帮助他们塑造健康的人格。  相似文献   

19.
共享心智模型的研究已有近20年的历史,从理论和实证研究两个方面对共享心智模型研究进行分析,指出研究的不足及对未来的展望.  相似文献   

20.
学习品质不仅对幼儿未来学业水平具有强预测力,甚至决定幼儿一生的发展成就。现实中,来自家庭教育系统、幼儿园教育系统、社会历史文化系统对幼儿学习品质发展浅表化的价值追求、非适宜性的发展实践、以及有准备的发展环境的缺失,使幼儿学习品质的发展遇到系统性的阻碍与制约。在分析多系统制约因素的基础上,建构一个系统内同向自洽、多系统间良性互动的幼儿学习品质发展生态系统是亟待实践的现实诉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