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高校学生申诉制度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学生申诉制度是《教育法》确立的保障学生合法权益的重要制度,教育部2005年3月出台的新《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将这一制度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尽管如此,高校学生申诉制度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为完善高校学生申诉制度,笔者提出对策:公开选举“学申委”的组成人员,确保其在校内的独立身份;“学申委”的受理范围扩大到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等各方面权利受损的情况;明确授权“学申委”对学校处分具有“有限变更权”;在相关教育法律、法规中增设“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逾期未对申诉人的申诉作出复查结论,以及学校不履行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作出复查决定的,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等条款。  相似文献   

2.
学校学生申诉制度是学校学生的一项法定的权利救济制度,是依法治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学生正当权益、化解学校与学生之间的矛盾纠纷、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是创建和谐校园的有力保证前提.结合我校学生申诉制度的现状,教育申诉制度目前还没有充分发挥保障学生权利的应有作用,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3.
我国高校学生校内申诉制度虽得以普遍确立与运行,但在申诉范围、申诉组织、申诉程序、申诉决定的效力、学生暂时权利的保护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该制度需要重点从以下方面予以完善:拓宽学生申诉事项的范围;确保申诉处理委员会组成与设置的民主性、专业性与相对独立性;用正当程序的理念改进申诉处理程序;赋予申诉委员会一定程度变更原处理决定的权力;明确校内申诉与校外申诉以及行政诉讼的关系;对被处分学生申诉期间的暂时权利予以保护。  相似文献   

4.
高校学生申诉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有利于及时消弭争议、救济权利.但是从现有的立法情况看,依然存在程序设计上的缺陷,尤其体现在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的相关规定上.应该合理界定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的人员构成,明确其工作原则以及受理、管辖、权限等问题,为学校的稳定发展和保护学生正当权益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关于构建学生申诉制度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司法救济维护学生合法权益有局限。申诉权是学生依法享有的一项重要权利。建立学生申诉制度 ,可以避免学校法治的真空 ,有效解决纠纷 ,平衡学校与学生的权利义务 ,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构建学生申诉制度的内容包括受理申诉的条件、机构 ,申诉的审理与决定等  相似文献   

6.
高等学校学生申诉是学生运用非诉讼手段实施的权利救济,旨在尊重和保护高等教育法律关系中学生的权利。鉴于我国高校学生申诉制度中存在一些问题,包括申诉范围狭窄、申诉机构偏行政化、申诉程序设置缺乏科学性等,本研究提出了加快学生申诉制度立法、适当扩大申诉范围以及加强申诉机构权力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学生和学校法律争议解决途径中,诉讼并不是唯一选择.大学生校内申诉制度,能体现高校办学自主权,学生维权成本相对较低;在完善受理校内申诉的机构或组织、扩大受理申诉的范围、完善处理申诉的程序、明确校内申诉机构的法律责任等方面提出了建议,通过完善学生校内申诉权,多渠道解决学生的法律纠纷,把问题以方便、快捷、高效同时又合理合法地解决,实现对学生权利的救济,尽可能维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相似文献   

8.
论高校学生申诉制度功能的失落与复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救济学生的合法权利和监督规制高校教育管理权是高校学生申诉制度的两大基本功能。然而在现实中,学生申诉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失落了其应当彰显的功能,呈现出"权利救济虚置"和"权力监督困境"的问题。要实现学生申诉制度功能的理性复归,制度设计的修正与完善是根本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9.
学生受到退学、取消入学资格或者违规违纪处分等处理后如有异议,可向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诉:对学校复查决定仍有异议,也可向江西省教育厅提出书面申诉。从这个学期开始,江西理工大学新设置的学牛申诉处理委员会将开始履行其保障学生受处分后的申辩权利的职能以保证学校对学生的处分遵循程序正当、证据充分、依据明确、定性准确、处分适当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
无救济则无权利,学生申诉权是宪法规定的受教育权的内涵要求,是高校依法治校的必然要求。如何解决学校学生申诉规章制度与国家法律的衔接,如何在现行法律规定下,较好地保障学生权益、实现学校在学生管理事务中的合理化、规范化、法治化,是摆在高校面前必须解决的理论和实践课题。本文对国内高校学生申诉的规章文本进行了比较分析,希望对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申诉工作提供理论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