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就业教育”是与计划经济体制相伴随的产物。提倡“就业教育”的前提条件是社会的就业环境比较宽松,毕业生都有业可就;或社会就业形势虽然紧张,但这种紧张局势不是由于就业岗位不足引起,而是由结构性矛盾引起的。片面强调“就业教育”会使学校工作偏离了人才培养这个重心,并导致学生创新能力缺失、适应职业岗位变化能力差等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毕业生的就业信心,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对西安AA学院2003级3375名统招专科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应用SPSS13.0对26个影响因素进行了PRE分析,其中10个主要因素依次(按影响系数值从大到小)为:对就业指导的满意程度、对自己能力的评价、对所在学校的喜欢程度、是否会围绕所学专业选择职业、对所学专业的课程安排与设置了解程度、浏览学校就业网站的频率、对学校各项服务的满意度、对学校硬件设施的满意度、对任课教师的期望、计算机常用功能熟练程度。  相似文献   

3.
就业问题事关国计民生,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面临就业难的问题。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毕业生本科毕业生所具有的职业能力在求职就业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我国高校对本科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历来是高等教育的软肋,存在着重视度不够、课程体系不健全和实际效果不佳的职业能力培养困境。加强本科生职业能力教育,提升本科生职业能力应从课程体系、师资力量、国外经验和社会舆论等加以着力建设。  相似文献   

4.
转型发展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首要任务.转型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以保山学院为例,通过对学校十二五期间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的成绩经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在学校转型发展的背景下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六个结合”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不断普及,毕业生数量大幅度增长,大学生就业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高校就业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重点工作。本文从社会、高校、家庭、个人等方面探寻影响就业的因素,结合“三全育人”理念,总结梳理分析毕业生就业困境,“三全育人”理念融入就业指导有效途径,对进一步完善就业教育工作机制、增强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改善高校就业形势具十分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新旧动能转换、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企业转型升级所需的职业能力要求与高职毕业生就业职业能力、就业稳定性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通过对烟台市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稳定性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合企业在招聘员工时对应聘者的能力需求情况,针对职业能力问题提出相关对策,以促进烟台市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就业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当前,有效地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帮助他们顺利就业,已成为社会、学校、学生及家庭共同关注的焦点。当今社会强调高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企业群体在选聘新员工时条件越来越苛刻,尤其是对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更加强调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学校势必需要加强学生这些实践能力的培养,也只有这样,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才能在当前激烈的营销类职业岗位竞争中谋取到进入社会的初始岗位。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人才市场上高职高专学校的毕业生必须有较强的职业针对性出发,论述了在毕业实践教学上要根据学生的素质水平把毕业生自觉的纳入某一职业方向上,以“大工作量”为原则,强化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使之获得真正的对口行业从业经验的分层次多方向职业强化教育的思路和具体的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就业是关系到千家万户和社会稳定的大事,也是衡量高职院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山东英才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准确定位人才培养方向、建立就业教育与保障体系,在提高学校的就业竞争力和毕业生就业率上获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我国高、中等职业教育迅猛发展,正在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培育着数以千万计的技能型人才。但是,由于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职业教育只注重技能培养,而失轻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忽视职业价值观和精神的培育。而在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下,为了让毕业生能在就业时占有优势,我们必须加强对高职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进行系统的培训。这里,文章将结合毕业生跟踪调查对经管类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途径与对策展开论证。  相似文献   

11.
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扬州职业大学2013届土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分布、就业专业对口率等进行了统计,针对毕业生对学校教学设施、课程开设情况、核心课程和教学方法手段的评价,探讨今后土建专业的教学改革:强化"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深化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三段式"教学模式强化毕业生核心能力的培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2.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是新世纪新阶段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的核心理念之一。当前,推进和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就是要从学校办学模式、专业设置与建设、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师素质、加强学生职业能力提高等全方位贯彻落实“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才能使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持续健康地发展,成为推动全社会发展的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13.
X省Y校编导专业与麦可思公司合作开展“Y校2014届毕业生半年后跟踪调研”项目,从就业竞争力、校友评价、就业特色等八个方面对该校编导专业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毕业半年后的编导毕业生的就业状态和工作能力。调查数据显示专业相关度、职业期待吻合度等指标相对较低。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重建课程体系、构建实验实践教学体系等方面来提高编导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4.
大学毕业生数量剧增,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全面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当代大学生往往存在实践能力不强、工作经验不足等问题,很难适应岗位需求,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成为高等教育当务之急。本文介绍了就业能力的概念及分类,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从培养职业意识和转变就业观念两方面介绍了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来自江门职业技术学院二年制和三年制毕业生的就业意向随机抽样调查显示,学生对就业前景、就业地域、就业单位、薪酬等方面的期待值基本趋于现实,但就业心理准备状况仍不容乐观,建议要根据需要来调整专业设置,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借助社会、学校、家庭的力量为学生顺利就业提供更多帮助。  相似文献   

16.
通识教育是适应现代科技文化发展、职业需求多元和就业竞争加剧的背景,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职业素质,强化就业竞争能力、实现学业与职业对接的有效路径。高职院校实施通识教育应着眼于良好的知识结构、优秀的岗位技能、健全积极的人格和较强的职业应变能力等层面,构建以人文素养、品德素养、审美素养、能力素养为主要单元的通识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7.
STW(School to Work)即学校到工作过渡,主张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的结合、学校本位学习与工作本位学习的结合,它以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哲学和认知研究为基础,将“学”和“做”联系起来,符合我国职业教育倡导的“做中学,学中做”的教育理念.基于STW,落实“做中学”教育理念,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利于学生顺利实现由学校到工作过渡的行动导向课程,是我国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就业导向下高职旅游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根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定位,从职业岗位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职业能力需求出发,提出必须坚持以培养学生职业实操能力为核心,同时结合旅游英语专业学生特点,为其量身构建提升其岗位能力和深度知识应用能力的专业英语课程体系。旨在实现学生就业率高、就业起点高、岗位角色转换快、职业纵深发展好的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已发展到一个较为关键的时期,学校间的竞争毕业生就业问题是关乎学校的生存与发展的战略问题。从高职毕业生就业角度入手,分析高职教育发展现状,提出应从战略高度来认识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进而全面提升培养质量,与市场接轨,提高毕业生的素质,为毕业生更好的就业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我国各高校不断扩招,随之而来的是大学毕业生的不断增加。体育教育专业作为高校体育类专业之一,主要是面向各级学校培养体育教师,但是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一方面各级学校对体育老师的需求量不断减少,另一方面是高校培养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不断增加,直接导致了该专业的学生就业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本文对体育教育专业的毕业生进行了就业意向的调查、统计、分析,并针对分析中发现的问题从三个层面提出了解决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的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