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8 毫秒
1.
陆九渊是南宋江西金溪人,是中国哲学天空中一颗和理学家朱熹互相辉映的明亮的星。同时陆九渊又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和办学实践充分表现了一代心学大师的思想风采和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书院肇始于唐,而发展于宋、元、明,至清代而达到鼎盛时期.在清王朝存续的260多年间,全国各地修复和兴建了大约5000所书院,这些书院分布在大江南北、白山黑水之问,遍及全国城乡,成为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教育及学术研究中心,为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及文化的传播培养了大量的人才.清代书院的发展决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自乾隆以降,清代书院进入了快速发展的历史新时期,逐渐形成了以官办书院为主体、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办学体制.  相似文献   

3.
书院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从宋初到清末有近一千年的历史,南宋是其鼎盛时期。本质上,书院是一种与官学相对的私学式的高等教育,它独特的教育教学与组织管理特点赋予了其强大的生命力,深入研究对当今的高等教育,尤其是民办高等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民办高等教育产生于上世纪80年代,发展到今天,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我国南宋的书院教育是我国历史上一种私学教育的最高形式,其在管理制度、师资问题、运行机制对我们当今的民办高等教育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5.
书院是中国历史上一种独特的教育组织。明代是河南书院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书院数量更多,分布更广,影响更深。然而受明代文教政策的影响,河南书院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而是一波三折。总体来说,明代河南书院的发展经历了明朝前期的凋敝、明朝中期的发展和繁荣、明朝后期的禁毁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6.
儒教是两千年政教一体王朝的宗教。教育的运行是适应儒教王朝推行教化政策的必然选择。通过对书院教育的目的、培养学生的原则、师资的配备、课程设置及学习内容的考察,我们可以知道,书院教育是承担儒教教义传播普及的重要教育场所。书院教育是特定时代的产物,但其是中国教育历史上特有的教育现象,其所具有的典型性和独特性值得重新认识,从而为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带来建设性的启示。从宗教学的角度来审视书院教育,认清书院教育的宗教性质,纠偏一些对书院教育的认识,有助于我们立足当下教育现代化这一命题,反思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有助于我们走出迷思,继往开来,重新开始新的教育事业。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民办高等教育产生于上世纪80年代,发展到今天,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我国南宋的书院教育是我国历史上一种私学教育的最高形式,其在管理制度、师资问题、运行机制对我们当今的民办高等教育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8.
古代书院与现代研究生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书院是我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在其曲折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许多重要制度,如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以励品行,非以弋功名、各用所长,因材施教及讲会制度等,不仅对当时社会政治化产生了极大影响,而且对现代研究生教育也具有极大的启示,亦可为我们所借鉴。  相似文献   

9.
论白鹿洞书院办学特色蕴含的教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詹丽萍 《天中学刊》2011,26(4):121-122
白鹿洞书院是我国古代民办高等学府的典型,其办学特色所蕴含的教育思想有:书院教育教学与学术研究相结合的治学精神;书院相对开放,提倡怀疑精神;书院修订学规,倡导躬行实践和独立自主的学习精神;重视人格陶冶与知识传授并重等。这些教育思想对当今的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文化自春秋始,便有官学与私学两大传统,官学主要从属于“政统”,私学则主要代表“道统”.书院的兴衰,取决于在中西文化交会的大背景下,能否担当并完成中国文化传承与中西会通、综合创新的使命.书院之兴在大师,大师之成在书院,纷乱的历史表象深处,乃是中国文化生命与精神发展的必然规律与内在需求.书院复兴的前途与命运亦将取决于此.  相似文献   

11.
中国书院在一千余年的发展中,在教育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程度三个方面具有着丰富的层次性,能够满足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不同的文化教育需要自成一体,成长为一个涉及不同的教育领域、不同教育层次的可以独立运作的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2.
书院注重传授儒学知识和道德修养,尤其强调教师的“身教”和学生的践行。为了养成生徒的诚信品德,书院教之以儒学经义,化之以圣贤名儒,训之以学规箴言,逐渐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诚信教化机制。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学术界关于书院名称始见时间的分歧、关于具有教学功能书院起始时间的分歧、建立在雕版印刷技术发明这一生产力基础上的书院与科举、关于书院发展的阶段和若干里程碑、关于书院办学性质的争议、关于书院办学程度的争议、古代书院有无教授管理、书院"制度"、书院的现代意义等九个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考察清代的扬州书院教育是探索扬州党派的一个切入口。扬州安定、梅花、广陵三书院的掌院中,有些人又是盐商的上宾,盐运使的幕府中,有些人是著名的学者。扬州书院的经费,有两淮盐政、盐商的资助,束修、膏火皆优于其他书院,吸引了著名学者来扬执教,优秀学子来扬求学。这样难得的历史机遇,是扬州学派产生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5.
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作为中国书院的一个缩影,在清末民初南通教育转型的艰难历程中,书院的作用不容忽视。首先,由书院脱胎而来的学校,经民国初年之发展,逐渐成为当地普通教育体系的重要支柱;其次,书院公产为南通新式教育的兴办和发展提供了大量经费;第三,部分新学化书院的肄业生为南通新式教育的创办做出了重要贡献;第四,大批新学化书院的肄业生任教于新式学堂,并从中涌现出一批教育名家,其中不乏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占据一席之地者。  相似文献   

16.
省级书院出现于嘉靖、万历年间,清代雍正时正式建立省会书院。省会书院由于经费充足、频受皇帝关顾,生徒筛选严格等优势和特点,成为各省教育、文化与学术中心。清中后期,省级书院中又增设了一批富有特色的新生代书院。  相似文献   

17.
清代初期反思明末心学空疏之弊,提倡躬行实践,推尊程朱理学为正学。而程朱理学的崇尚,主要通过学校、书院的教育加以实现。故此际书院多以理学为宗,而且承继传统讲读方式,教化的目的比较突出,应试科举反在其次。其间,理学名臣汤斌、陈宏谋、张伯行辈均热衷倡建书院,施行教化,而尤以张伯行创建福建鳌峰书院、苏州紫阳书院,成效最著。乾隆以降,理学书院日益与考课式书院合流,沦为课试时文帖括的科举附庸,逐渐淡出学术的视野。于是,提倡经古实学的书院应运而生,且蔚成风气。  相似文献   

18.
晚清时期,在社会变迁、教育转型的时代潮流中,苏南的传统家族书院在单一"应举—经学型"模式的基础上,通过重建、改建和新建等方式逐渐分化出了国学专修、综合改良、家族教化等不同类型的近代书院。相当数量的苏南家族参与了家族书院的分化进程,一些工商实业家族更主导了这一进程,并对此产生了微妙的影响,作出了颇具深意的探索。苏南家族书院随着分化与演变也经历了历史的选择,其中大部分实现了历史转型,融入了近代教育体系之中。  相似文献   

19.
书院传统及其对研究性学习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代书院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 形成了独特的优良传统, 这些传统对当前正在开展的研究性学习有着借鉴启示作用。启示之一, 开展研究性学习必须有足够的文化准备;启示之二, 开展研究性学习需要有令人心醉的学习氛围; 启示之三, 开展研究性学习依赖于教师的学力和素养。  相似文献   

20.
在20世纪20年代前后,历史专业研究学会大量出现并在30年代相继走向消沉和解体的状态.其间,这些历史专业研究学会开展了诸多的学术活动,对历史学的青年研究人才的培养做出了较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