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不同的发展阶段。汉字作为中国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产生于黄河流域,它和古埃及文字、古苏美尔文字等一样,独立产生、独立发展,起源于绘画。在经历了象形到象意(象征),从简单到繁杂,再到简化的过程中,汉字作为中国历史发展的一部分,成为世界上唯一一种有着过去和未来且体系日渐严密的表意文字。中国的文字从出现至今,已经历了早期的图画文字、甲骨文字、古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以及印刷术发明后为适应印刷要求而逐渐派生出来的各种印刷字体等漫长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了两个观点:其一,汉字起源应是多元的,除“图画“外,“八卦““刻契“与汉字的缘起都有一定的联系;其二,“结绳“等前文字阶段的记事手段所记内容事实上多为“某事物的数量“,其符号对应于语言中表示限定与被限定关系的偏正短语.  相似文献   

3.
20世纪以来,随着考古资料的不断发现,学术界掀起了探索汉字起源问题的热潮,在汉字起源研究领域,争论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即汉字起源时间以及汉字起源的渊源物问题,汉字起源时间有八千年说、六七千年说、四千年说等三种观点;在汉字起源的渊源物上有一元论、两元论和三元论等观点。另外,目前,在汉字起源问题的研究方法方面出现了新的倾向和特点。  相似文献   

4.
5.
文字起因于社会发展的需要,产生于农业经济确立、氏族公社出现之后,这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探究文字起源的重点是前文字,前文字具有自己的特点,最初的文字应有象形与指事两种类型。早期文字用于人类交际,且用于人神交际。华夏文字起于多源,汉字是华夏文字多元起源的优胜者。汉字产生于距今10000年至4000年之间,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创制期,二是形成期。汉字创制于母系氏族时期,即传说中的三皇时代,时间界限为距今10000年至5500年前后,这个时期的汉字属于当时华夏文字的一种。汉字成熟于父系氏族时期,即传说中的五帝时期,时间界限为距今5500年至4000年前后。  相似文献   

6.
汉字起源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字作为记录汉语言的符号体系,历经上古文学、中古文学、现代文学三个阶段,对中华文化的保存和传播做出了重大贡献,也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文章分析了汉字的六种主要的起源学说,对汉字起源说的科学性进行了评析。试图找出汉字起源、发展和演变的一般性规律。  相似文献   

7.
揭示汉字艺术设计的产生和发展演变,必然要区分“汉字”、“汉字艺术”、“汉字艺术设计”这三种不同的又具有紧密联系的文化产物,了解作为汉字艺术设计的载体一汉字的来源以及由之而形成的汉字艺术一书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汉字艺术设计形成的意义,才能把握它的发展轨迹,才能发展它的新创意,新审美。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文化上分析了有关汉字起源传说的成因,认为其形成有两个决定性的因素:1、华夏先民的文字崇拜心理;2、物质条件、社会条件决定人们的思维意识.  相似文献   

9.
传统上认为文字是记录语言书写符号 ,是为了突破语言在时空上的限制应运而生。文章吸收了当前一些文字学研究的新观点 ,认为文字最初是一种独立于语言之外的符号系统 ,由此 ,从多个方面探讨了汉字的独立起源性。  相似文献   

10.
礼作为中国文明的重要特征,其起源研究对于了解中国文明的起源及发展进程具有重要意义。为阐释中国文明的起源及其发展进程,必须改进礼的起源研究的方法,开展多学科的交流与合作。如今,考古资料的不断丰富,要求学者们重新认识中国文明的起源及发展问题。从中国现实情况出发,才能真正揭示具有东方特色的中国文明模式。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就安子介关于汉字结构的理论和析字法提出后在学术界引起的争议,阐述几点看法:汉字研究方法与汉字难学、汉字落后与否无关;安氏“汉字是道地的会意文字”的理论和他的“新析字法”属字素分析法研究范畴,与“突破《说文解字》的中国传统模式”无关;字源分析法与字素分析法两者的作用不可互相替代,也不可偏废。  相似文献   

12.
任学礼教授的"汉字生命符号"学说,认为汉字是生命的象意文字,源于生命,源于生殖崇拜。仅就任先生的论述而言,"汉字生命符号"学说有多处有悖于古汉语基本常识,同时其论证逻辑也有诸多疏误,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13.
汉字性质的研究由来已久,它不仅是汉字学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同时也是文字类型学的重要研究课题。认定汉字的性质,要结合汉字自身的特点,分时期、分阶段来总结汉字发展的性质特征,同时也要将汉字研究纳入世界文字的研究中,从多个角度来审视汉字,通过分析、比较、综合归纳出汉字的性质。结合以上两个方面,从文字符号记录语言的方式、文字符号与语言单位的对应关系、文字符号的体态等角度切入,汉字应当是一种音节文字——形音·意音文字——图符·字符文字。  相似文献   

14.
多年来,国内学者一直混淆了“汉字性质”与“汉字类型”;两个概念,导致二者名异实同,都指汉字类型,这就造成汉字性质研究的滞后以及汉字所属类型的不确定性。汉字性质和特点,是现代汉字研究的理论基础。要确定汉字性质,就必须把汉字放到世界文字中进行对比研究,可见汉字的特性在于:汉字是理据性和审美性完美结合的形体结构;一个汉字就是一个独立音节;汉字是方块字。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围绕着汉字改革问题,国内外开展过几次激烈的讨论,但是至今也未形成统一意见。而早在1917年,孙中山先生就曾撰文,阐述了汉字的历史功绩、作用等,今天读之,我们觉得,对这场世纪之争,仍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汉字的系统性与汉字认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符号体系,有其自身的系统性。探求汉字的系统性,并力所能及地对其加以利用,在汉字认知上具有显而易见的意义。汉字的偏旁不但具有构形的功能,而且具有表示音义的功能,因而合体汉字偏旁之间不仅有外部结构关系,也有内部结构关系。汉字的系统性体现在形、音、义3个方面,汉字的字形系统因外在的形体联系而形成,汉字的读音系统因内在的读音联系而形成,汉字的意义系统因内在的意义联系而形成。汉字虽然繁难,但认知得法也可以化难为易,至少可以减轻难度,提高效率。所谓得法,就是了解汉字内在的系统性,然后循着汉字的系统性去进行认知。为了减轻汉字认知的难度,提高汉字认知的效率,至少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作出努力:其一,以必要的汉字的理论知识为指导,提高学习者汉字认知能力;其二,以偏旁为纲,把一个个汉字放到整个系统中去学习,力求取得纲举目张的效果;其三,通过结构分析和字族字系联来培养汉字系统认知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