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带领学生走出书本。走出课堂.把语文引入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让学生直接接触大量的语文材料.实施生活化的语文教学.加强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的沟通和联系.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感悟.在生活中体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2.
郑朝家 《广西教育》2005,(1A):55-55
语文与生活同在。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说明语文教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处不存在着语文。在教学时,教师应尽可能将语文学习与生活沟通,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并在生活实践中获得语文知识,提升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3.
综合性学习是语文学科在新的课改背景下开发的一个重要的学习领域。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言教育资源,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那么,我们该如何实施综合性学习呢?  相似文献   

4.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只有根植于生活的土壤才会枝繁叶茂.鉴于此,语文教学要努力营造大语文环境,面向学生广泛的现实生活世界,让语文教学生活化. 一、有生活才有正确 教学《可爱的小蜜蜂》一课,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书本上的知识——蜜蜂的生活特点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教学中,我却惊异地发现了一个奇怪的问题,当我问学生“你对蜜蜂了解多少”时,学生除了课文中所讲的,知之不多.  相似文献   

5.
王芸 《教学月刊》2006,(10):19-20
“活书是活的知识之宝库。花草是活书,树木是活书,飞禽走兽微生物是活书。山川湖海,风云雨雾,天体运行都是活书。活的人、活的问题、活的文化、活的武功、活的世界、活的宇宙、活的变化,都是活的知识的宝库,都是活的书”?(陶行知)  相似文献   

6.
课堂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最主要的场所,也是教师和学生情感交流生动、活泼的环境。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师生情感水乳交融的课堂教学气氛,可以促进学生情愿心理、认知心理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返朴归真,应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同时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  相似文献   

8.
吴颖毅 《现代语文》2008,(11):67-68
不少学生对语文这门基础工具学科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因而不重视语文学习,有的甚至产生厌学情绪。但是,几乎没有一个学生不爱读小说,可见他们并非不喜欢“语文”,而是不喜欢“语文课”。那么问题就出在语文课教学的方式方法上。如果仅仅靠空洞贫乏的说教,要想提高他们学习的自觉性,恐怕是收效甚微的。  相似文献   

9.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在语文教学中,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生活化的探索与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源于生活,语言源于生活,语文与生活密切联系。语文教学生活化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情感的培养、实践能力的形成以及创造性的发展。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为学生打下厚实的基础,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毛先殄 《新疆教育》2012,(13):209-209
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返朴归真,应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同时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教学中,通过“访一访,脱察生活”、“演一演、再现生活”、“学一学、体验生活”等,从而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师最头痛的问题莫过于学生对语文课不感兴趣.究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学生对语文课感到没有新鲜感、索然寡味.而语文老师一般都认为这一切都应归咎于应试教育,确实,应试教育难逃其咎,但把所有的问题都强加给应试教育,那也不公平.“如果我们在教学思想、教学方法上下一些功夫,作一些改革,语文课也可以成为学生感兴趣的课程.我认为语文教学生活化,贴近现实生活,充满生活气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之一。 美国教育家华特·B·科勒涅斯认为:“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是十分精辟的见解.只要把语文课堂教学变成课堂生…  相似文献   

13.
一、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泉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就说过:"不观于高崖,何以知颠坠之患;不临于深渊,何以知没溺之患;不观于海上,何以知风波之患。"形象生动地阐明了知识与生活实践之间的关系。美国教育家华特.B.科勒涅斯说"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极其简单而又非常深刻地说明了语文和生活同在,生活中到处都有语文实践和  相似文献   

14.
生活是一切事物的本源,它当然也是语文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本源。想让学生会学语文,轻松学语文,最关键的是要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回归生活本位,使语文课堂教学内容与充满生机的现实生活接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引人生活之“水”。那么,如何让我们的语文教学走进现实生活?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相似文献   

15.
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基本理念。我们的教学应尽量还原生活,链接生活,将教学活动置于逼真的社会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听、说、读、写的强烈愿望,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的生活。  相似文献   

16.
语文是一门生活性学科。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该走“大语文”之路。所谓“大语文”。就是学生的语文学习要从课内扩展到课外,从书本延伸到书外,从学校拓展到社会。即“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语文教学以知识为中心,固守于课堂,学习生活单一、枯燥。本文探究语文与生活的关系,建议让教学回归生活,让生活走进语文,寻找教材与学生生活的结合点,改变语文学习远离生活的状况,充分利用语文学习的资源,改善语文学习的内容和方式。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因此,重视语文教学,让语文教学回归儿童的生活,努力拓展语文教学的渠道,建构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就显得非常迫切。课堂教学应凸显方法教学,将课堂上的时间多用于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应不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使他们在学习中既不盲从教师,也不迷信课本,要能敢于提出自己独特的观点和看法;在学习中培养合作能力、分析能力,学会借鉴他人的成功之处;既能深入使用教材,又能超越教  相似文献   

19.
杨磊 《现代语文》2008,(4):96-97
职高语文教学中存在这样一个现实:尽管经过多年语文学习,但学生却积累浅薄,阅读面狭窄;写文章时言之无物;学得很苦却收获很少,对语文课感兴趣的同学越来越少,厌学情绪较浓。我们不难发现,课堂中常常是:学生有思维,但无智慧;有行动,但无热情。  相似文献   

20.
陈涛 《现代语文》2005,(10):36-36
语文教学的目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要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文的能力,增强学生对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既然语文教学要为生活服务,那么,将语文教学作生活化处理应该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语文教学的生活化,要求将课文学习、语文训练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同教会做人、教会生存有机统一起来.这种生活化的语文教学,实际上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更加"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学习,有利于学以致用和学文育人",更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