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干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前,大学生网络成瘾已成为家庭、学校和社会不可忽视的问题,这一问题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正常生活和学习.为此,文章对大学生网络成瘾进行了归因分析,并提出要对网络成瘾大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建立心理干预系统,提高大学生自我心理调节能力,从而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责任心是个人对责任的主观认识、内心体验和趋向于完成责任的心理意向.责任心唤醒可以在行为实质、行为实施及行为结果三方面对大学生网络成瘾进行干预,使其恢复对个人、家庭、集体和社会的责任心,从而起到消减网络成瘾危害的作用.以学校为基点采取责任心唤醒的措施,可以为大学生主动走出网络成瘾泥潭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是网络成瘾现象的高发人群。通过调查广东5所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行为现状,揭示了网络成瘾对大学生身心健康造成的严重影响,并从学校、家庭、社会及学生个体等方面对大学生网络成瘾行为提出了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青少年网络成瘾者的心理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比较网络成瘾者与一般青少年的心理特征的异同。方法采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问卷、人际关系量表作为研究工具,对在校青少年网络成瘾者进行测试。结果网络成瘾者心理问题表现为人际关系不良、低自尊、生活压力大或抑郁感等,这些心理特征与青少年网络成瘾现象有较高的相关。结论社会,学校,家庭要积极开展科学的网络心理教育,加强对青少年网络成瘾者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5.
网络成瘾是一种精神神经心理性疾病,临床可分六种类型。青少年是网络成瘾的高发人群,青少年网络成瘾在给自身带来多种危害的同时,已经成为日益凸显的社会问题。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防治要从家庭、学校、社会以及医疗机构全方位展开。  相似文献   

6.
作者使用网络成瘾测验问卷界定网络成瘾学生10名,进行心理干预以探究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干预方法,采用SCL-90自评量表在心理干预前后进行测试比较,结果显示,心理干预对改善中学生的网络成瘾行为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网络技术的广泛普及和快速发展,网络成瘾已经成为困扰人们工作和生活的一个重要问题。通过文献分析法对目前国内外研究成果作扼要综述,简要回顾网络成瘾的概念、诊断标准及分类,介绍国外研究的药物治疗、认知行为疗法、政府干预对策,国内的对策侧重心理、家庭、学校、技术、政府和社会等方面,在现有研究基础上提出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通过研究数据、统计分析及讨论、对学生网络行为以及由此引起的相关问题的分析等来透视他们的网络心理和引发的相关心理问题。分析造成网络成瘾的主、客观原因,从家庭、学校、社会等角度探索有效的干预对策,如提高教师的素质和职业道德、加强学校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丰富校园活动、发挥舆论和媒体的特殊作用等,对于引导他们正确上网,拥有健康的网络心理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李满林  姜新生 《考试周刊》2012,(33):160-162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干预模式主要有四:心理治疗、药物治疗、教育管理和军训管理。生理、心理、家庭和社会四位一体的整合联动干预将是最佳的干预模式。  相似文献   

10.
网络在给大学生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学生的生活方式、心理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对那些网络成瘾学生的影响尤其严重。针对造成大学生网络成瘾的个性、学校环境、家庭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几条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社会支持对高中生网络成瘾的影响,本研究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从温州地区6所不同性质的高级中学各抽取高一和高二年级1个班级,共12个班级480名学生,用网络成瘾诊断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及自编网络使用调查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高中生网络成瘾发生率为8.3%;高中男生网络成瘾发生率显著高于高中女生网络成瘾发生率;职高生网络成瘾发生率居于首位,但其与普通和重点高中生网络成瘾发生率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网络成瘾者的社会支持各因子分及总分均显著低于非网络成瘾者;社会支持与高中生网络成瘾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研究结论:高中生中存在一定程度的网络成瘾现象,提高社会支持可以预防高中生网络成瘾。  相似文献   

12.
网络成瘾的界定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现代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当人们惊讶于互联网所带来的资讯、交流等便捷时,有相当一部分人已经不知不觉的陷入了一个无形的网中。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随之而来的网络成瘾、网络依赖等心理问题也日益凸现出来。本文介绍了网络成瘾这一概念的界定及其特征,并对网络成瘾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探寻网络成瘾大学生与非网络成瘾大学生在父母教养方式上差异,对两者之间的差异进行总结,进而在父母教养的角度上提出干预和预防大学生的网络成瘾的思路和措施。研究结果:1.高网络成瘾倾向的大学生在家庭中,父母对子女缺乏沟通和情感支持,更多是采用惩罚、拒绝否认和严厉的方式进行教育。2.父亲对男女大学生在情感温暖、拒绝及惩罚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而母亲对男女大学生的教养方式在各个维度上没有达到差异水平。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上网成瘾现象已产生严重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耽误学习、危害身心健康、损害人际交往、引发道德问题等方面。究其心理成因主要有猎奇心理、孤僻心理、娱乐心理、自我减压心理等。对此,高校教育工作者应通过调整教育内容,改进教学方式,构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阵地,开辟课堂内外互动交流平台等途径,采取认知疗法、替代疗法、心理脱敏疗法、强化疗法等心理干预策略,帮助网络成瘾大学生戒除"网瘾"。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感觉寻求与网络成瘾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中国版大学生感觉寻求问卷和网络成瘾问卷,对294名大学生进行感觉寻求和网络成瘾情况及其相互关系调查。结果:感觉寻求存在显著性别差异,男生的感觉寻求水平高于女生;网络成瘾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比女生更容易对网络上瘾;感觉寻求总分和去抑制与网络成瘾的相关显著。结论:感觉寻求和网络成瘾之间确实存在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大学生网络使用情况、感觉寻求特点及其与网络成癌的关系.方法:采用基本信息问卷、网络使用情况问卷、网络成瘾问卷、感觉寻求问卷对65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网络成瘾总分不具有性别、年龄、年级、专业、家庭类型、父母学历、网龄的差异性;(2)网络成瘾总分具有上网地点、生源、网络功能使用、网络使用目的的差异性;(3)网络成瘾总分与周上网时间、周上网次数、每次上网时间具有高相关;(4)网络成瘾总分与去抑制分量表得分与感觉寻求总分相关显著.结论:网络成瘾与网络使用情况、感觉寻求特点具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王丹 《教育科学》2007,23(2):18-21
21世纪是网络与网络文化高度发达的世纪。但是,人类在享受网络带来的便捷、高效的同时,网络成瘾对社会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学校教育在网络成瘾问题中负有不容推卸的责任,问题的根结在于学校教育中网络文化更新功能的缺失。其原因可从网络文化本身和学校教育两个方面加以解释。在笔者看来,戒除网瘾的最佳办法就是给青少年学生进行免疫预防——在学校教育中对网络文化进行不断更新。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社交焦虑与网络成瘾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45,自引:0,他引:45  
大学生网络成瘾现象日益引起学校和社会的关注。社交焦虑作为影响大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心理障碍与网络成瘾现象是否有关联?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社交焦虑与网络成瘾之间具高度的正相关并认为调整认知对于避免网络成瘾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采用Young编制的网络成瘾量表和卡特尔16PF量表,对随机整群选取的W市三所大学的28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有24名大学生为网络成瘾者(IAD),IAD发生率为8.4%;在IAD者中,男生比女生要多,且存在显著性差异;IAD组和非IAD组在人格特质乐群性、聪慧性、稳定性、恃强性、有恒性、怀疑性、忧虑性、试验性、自律性、紧张性等几个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人格特质中的忧虑性、乐群性、怀疑性、紧张性等四个特质纬度对网络成瘾具有较好的预测力.结论:大学生网络成瘾率为8.4%;大学生网络成瘾人数在性别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在专业、年级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网络成瘾组与非网络成瘾组在乐群性、聪慧性、稳定性、恃强性、有恒性、怀疑性、忧虑性、试验性、自律性、紧张性等几个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忧虑性、乐群性、怀疑性、紧张性等人格因子影响大学生网络成瘾.  相似文献   

20.
中学生上网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网络成瘾,对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教育工作者要从中学生上网的现象入手,分析上网产生的动机,提出教育对策,采取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