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课程作为一个自组织系统,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开放和非平衡是课程发展的前提条件;涨落是课程发展的起因;竞争和协同是课程发展的动力;渐变和突变是课程发展的途径;创新是课程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在课程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应该自觉遵循和运用课程发展的自组织规律,创造条件,把握机遇,正确引导,适时地促进课程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课程走向自组织——后现代课程理论之复杂性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课程范式与科学范式的关系,从复杂性视角解读后现代课程的主要思想,讨论了后现代课程的基本走向——自组织。  相似文献   

3.
本认为,课程的自组织性不足是影响学生创造性培养的关键原因。表现在:课程决策的开放性不足,影响学生创造性环境的培养;课程结构的协同性不足,影响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培养;课程内容的有序性不足,影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依此,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必须改革现有的课程决策、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使其具有较强的自组织性。  相似文献   

4.
课程改革的历史使命在于培养与造就未来社会的创造与开拓。但作为化传承工具的传统课程,却行使着维持社会化他律性的功能,从而导致课程化主体性的缺失和教育的非人化。因此,展开对课程与化的自我批判与反思,进行课程化的重建就成为深化课程改革的必然。只有树立现代课  相似文献   

5.
新媒体衍生了多种文化现象,而文化又推动了新媒体的发展。在web2.0自媒体黄金时代,青年已成为感受新媒体信息的重要力量,高校在网络文化管理的过程中必须提倡特殊的精神风貌和文化品位,还需充分利用新技术,提供新信息,创造新成果。高校依据自组织理论,提高网络文化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论课程文化选择的时代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7.
自组织理论主要研究自组织系统形成和发展的机制问题,系统的开放性、非线性、远离平衡态和涨落是形成自组织的重要条件.利用自组织理论对课程的性质进行质的分析,探讨课程的自组织特性,从而实现对现行课程体系结构的优化,为丰富和发展课程理论拓展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8.
自组织理论主要研究自组织系统形成和发展的机制问题,系统的开放性、非线性、远离平衡态和涨落是形成自组织的重要条件。利用自组织理论对课程的性质进行质的分析,探讨课程的自组织特性,从而实现对现行课程体系结构的优化,为丰畜和发展课程理论拓展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9.
高校课程系统主要包含学科、专业、课程内容、教师和学生等要素,高等学校课程的本质是从“学校课程”“、国家课程”转变为“学生自己的课程”,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课程的多样化价值和功能。高校课程系统的多样化价值和功能来自其可能的多样化结构特征——开放性、协同性、非平衡性、动态性和涨落性,而多样化人才的培养又以高校课程系统通过学科、专业、课程内容、教师和学生等要素产生的某些涨落为前提。本文重点分析高校课程的学科、专业、课程内容三个要素的自组织特征,从而研究高校课程系统实现培养多样性人才的自组织作用机理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混合式教学具有个体目标不确定、强调师生间平等对话和教学设计向师生赋能授权等特点。解决混合式教学与现代课程范式在教学目标、教学途径和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冲突,既要从自组织理论以及多尔自组织"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和"严密性"的课程理论中汲取营养,也要反思和批判后现代相对主义、重估一切价值、教育无目的性等思想。混合式教学要警惕在知识论问题上走极端,警惕教学内容碎片化导致教育质量下降,警惕淡忘教育立德树人之初心。  相似文献   

11.
试论课程变革的文化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课程变革本质上是一种文化创造,而文化反过来又构成课程变革之基础.课程文化内涵至少包括三个方面,即"课程中的文化"、"课程的文化"与"变革文化",此三者相互作用、相互渗透.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文化上的内在要求是形成一种"合作探究文化".传统的、控制的课程文化与新兴的、民主的课程文化间的冲突是新课程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前者与应试教育体系相适应,后者则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而文化冲突的过程即是一种文化适应、超越和创生的过程.只要坚持合作、探究的变革文化,民主的课程文化定会在我国课程领域诞生并发展.  相似文献   

12.
论课程文化的重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课程改革而言,最先进的理论未必是最合适的理论,如果新的课程理念不能在我们的本土文化中找到立足的根基,最终也只能是海市蜃楼,美丽却不适用.因此当前的课程改革有一个紧迫的任务就是,展开本土行动,进行中西文化的对话与交流,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寻求一种文化重塑.  相似文献   

13.
课程文化是一种具有自身质的规定性的文化形态,其建构必须遵循积极健康原则、兼容并包原则、价值导向原则、全员参与原则、特色构建原则、本土化原则、人文与科学精神结合的原则。充分挖掘各学科的文化内涵及教育价值,使课堂教学在较高的层面上展开,是学校进行课程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  相似文献   

14.
试论课程文化自觉与创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课程文化自觉是课程研究面临的新问题。从工具自觉到主体地位,从泛科学理性自觉到科学理性,从一般属性自觉到理论建构,从二律背反自觉到必要张力,从隐性表现自觉到显性管理,从价值导引自觉到质性评价,以实现课程文化自觉的建构。课程文化创新是课程文化自觉的落实和实现。课程文化创新有自身的基本规律和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5.
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建设园本课程的基本原则与要求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土文化资源是建设园本课程的基本策略.幼儿园应在广泛收集本土文化资源的基础上,根据儿童的兴趣形成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系列活动主题,同时努力营造园內本土文化氛围,充分利用家长与社区资源,给予幼儿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与持续有效的支持.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幼儿园教师应尽力提供真实的学习环境,注重培养幼儿合作探索与创造的能力,最终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观的完美融合.  相似文献   

16.
论基于地方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近年来,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及开发模式的变革,校本课程受到了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的普遍关注。然而,从各地校本课程开发的实际情况看,往往把“校本”二字理解得过于狭隘,以课程资源为例,校本课程资源被严格限定于“本校”的资源优势上。实际上,它不仅使校本课程  相似文献   

17.
论课程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是人与文化的中介。课程与文化的关系在历史上表现为三种形态,当前我国文化与课程内容要实现创新、整合与开放,并在法定文化与文化建构之间保持必须的张力。  相似文献   

18.
杨捷 《培训与研究》2001,18(4):96-98,106
本文从自组织理论出发,分析成人教育课程体系演化的自组织特征,并探讨自组织理论对本校成人教育课程体系优化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当代课程政策发展的角度论述了校本课程应具有的四个特征:时代性、地方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分析了目前校本课程建设中出现的若干问题,提出校本课程建设的关键是学校文化重塑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