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杨娟 《江苏教育》2014,(11):36-38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实施个性化学习。儿童参与课程建构是一种经验加工,也是一种个体学习实践;是一种教学过程,也是一种个体学习方式。实现课程建构过程中的个性化学习,可以让儿童用自己的方式学习开发资源,让儿童用自己的方式学习实施课程,让儿童用自己的方式学习探究问题。  相似文献   

2.
学生健全人格的建构,是现代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要求,也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在学校教育要素中,学习方式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学生人格的形成过程与发展结果。本文论述了个性化学习对学生健全人格建构的积极意义,以及新课程实施对学生健全人格建构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个性化学习是当代教育改革中人们十分关注的话题,它是指学生按照自己的方式主动地建构知识的学习方式。个性化学习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学习者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选择学习的内容、方式、进度、时间和地点。个性化学习的提出有其理论依据。现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学生建构知识包括对所学知识进行同化、顺应的过程,学生元认知不同,对知识同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时代密切相关,具有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等特征。课程目标的转变必然导致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学生的客体性、受动性和依赖性的基础上,损害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窒息了学生的思维和智力。现代学习方式以弘扬学生的主体  相似文献   

5.
着眼于21世纪中学教育发展趋势、中学教育教学改革趋势与新课程标准下的教育教学目标、学生发展的需要,重点探讨了基于建构主义的中学课程模式建构,提出了中学课程的建构模式.详细论证了主动性课程建构的理念,以及如何处理课程建构过程中的复杂关系的方法,从理论建构和实践探索两个层面作了总结并提出了建设性的主张。  相似文献   

6.
小学生数学个性化学习方式,就是小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内在需求、学习风格和外部学习环境可以自主选择的最有个性的一种学习方式。近年来,研究者在"小学生数学个性化学习方式"的内涵探讨、实践模式、培养策略以及作业形式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探索,但研究一般把"个性化学习""学习方式"二者割裂开来,很少有关注小学生数学个性化学习方式的。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必须丰富小学生数学个性化学习方式的概念内涵,厘清小学生数学个性化学习方式的类型,形成小学生数学个性化学习方式的系列策略。  相似文献   

7.
提出以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入手,建构探究性与接受性有机结合的新型学习方式,最终实现建设创新型师范院校,培养创新型未来教师,造就创新型合格人才的目标,以真正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现实需要和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8.
儿童数学"课程"与"教学"应当从分离走向融合."课程"与"教学"融合的过程是儿童经验增长的过程,也是儿童数学思想方法提升的过程,更是儿童生命成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儿童要成为课程的参与者、设计者、开发者.  相似文献   

9.
去年,国家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新课程标准。《纲要》中提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我校在"九五"期间曾进行了《小学生自主教育》课题研究,促进了学校整体改革工作。其中在发展产生自主兴趣活动方面做了比较认真的探索,这为我校在"十五"期间开发校本课程奠定了基础。我们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确立了北安小学三项校本课程:  相似文献   

10.
研究性课程是研究性活动的载体.研究性课程建设应有利于良好学习方式的构建。在新的课程理念之下理解研究型课程.必须建立适应研究性学习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良好学习方式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探讨基于建构主义的研究性学习的教育类课程模式,论证主动性课程建构的理念以及如何处理好课程建构过程中的复杂关系的方法,从理论建构和实践探索两个层面提出了建设性的主张。  相似文献   

12.
提出以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入手,建构探究性与接受性有机结合的新型学习方式,最终实现建设创新型师范院校,培养创新型未来教师,造就创新型合格人才的目标,以真正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现实需要和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3.
2000年秋季,上海市率先在普通高中全面开设研究型课程,进而有10个省市开始试行。《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也把研究性学习作为新的课程内容──综合实践活动的内 容之一。这是应该引起普遍关注、及时研究和推广实验的全新课题,它不仅对推进教育改革 ,改变现有的学  相似文献   

14.
研究性学习是关注学习者的课程:以学习者的兴趣为基础,学习者为课程控制中心,是一种个性化关于发现和联系性的课程。研究性学习是基于学科知识的课程:知识既是结果又是过程,作为结果的知识是研究性学习课程建构的工具;作为过程的知识是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因此,研究性学习课程建构既要迎合学习者发展的要求,同时还得兼顾学科课程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随着校本网络课程、国家精品课程、视频开放课程等不断涌现,门数众多、形式多样、内容交叉的网络课程需要联系起来、相互支持,以促进跨课程的网络学习。这就要求课程建设者打破传统课程内容的归属性,将内容紧密联系的网络课程作为课程群来进行建设。网络课程群是指使用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实现的本专业或跨专业培养方案中若干门在知识、方法、问题等方面有逻辑联系的课程加以整合而成的网络课程体系。基于知识建构的网络课程群能够整合不同网络课程的知识,优化网络课程教学活动,支持学生跨课程的网络学习和教师专业发展。目前我国网络课程群研究在理论层面多是面向具体学科的经验总结,在实践层面多关注具体案例,尚未洞察不同课程之间的知识关联。为了提升网络课程群的整体效益,网络课程群知识建构需要从分析框架、模型建构、促进策略、支持系统和评价方式等方面展开研究。网络课程群建设应根据经济社会的需求制定明确的目标,组建跨学科的研究团队,应用知识建构理论,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法,深入研究网络课程群知识建构过程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16.
课程共有:一种新的课程权力分配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共有是有关课程权力分配的一种新的认识论,它强调中央、地方、学校等多方共同拥有一定课程权力,并力求将各方的力量凝聚起来以形成一种合力,从而推动课程改革的良性运动。它在课程权力分配内容上强调各方都能各司其职,在课程权力的分配过程中力求体现三个原则:渐进下放、共同与共有的协调以及保持集权与分权之间的必要的张力。  相似文献   

17.
李娟 《考试周刊》2014,(84):121-121
本文对我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学习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并根据学生的学习现状提出个性化学习的方式。  相似文献   

18.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未来课堂与传统课堂的界限越来越分明,在未来课堂环境中传统的学习方式已不能更好的适应现代学生学习的要求,而新型的学习方式正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以满足学生学习需要的产物。在未来课堂环境下,探究课前、课中、课后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方式,促进教与学的整合协调发展,以适应学生的学习需要,提高学习效率。未来课堂环境下以学习者为中心开展学习,能够满足不同学习风格的学习者进行学习,并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养成,推动在教学中开展个性化学习。  相似文献   

19.
网络环境下的个性化学习突破了原有个性化学习的局限,具有新的内涵和特征。本文在梳理个性化学习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网络的个性化学习过程模型,并对其要素和特点进行了详细分析,探讨了网络环境下个性化学习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20.
课程实施是现代课程论研究的重要领域。随着课程观的转向,课程实施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在新的理论视角下,课程实施过程越来越被认为是一个理解的过程,一个对话的过程和一个知识与意义建构和生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