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作为教育史研究的新兴领域,教育身体史致力于研究历史上教育参与者的身体活动与教育理念、制度、实践等之间的相互关系。当前,教育身体史研究主题涵盖了身体的生理、心理、以及社会文化面向中身体的动态或静态表现;就研究对象而言,研究者更关注教育中的女性与儿童身体。同时,注重对于实物、影像等新史料的发掘与利用,基于福柯规训理论、知觉现象学和具身认知理论,采用隐喻、文本解读、话语分析和影像分析等方法展开研究。未来的教育身体史研究,应该警惕“身体”的模糊性,使相关研究从混沌走向清晰;应该注意对身体进行恰当深描,避免“抑身”或“扬身”的极端失重;在拓展跨学科研究与合作的同时,也要坚守身体史研究的教育立场。  相似文献   

2.
教育身体史的提出,既是教育史研究不断走向关注人及其生命体验的需要和追求,也是哲学、历史学、教育学等学科已有成果共同推动的结果。这些学科给予教育身体史研究的深远影响在于,它们对"身体"的关注和探讨,有助于明确教育身体史研究中"身体"的本质和属性,有助于人们跳出肉体和精神的二元对立模式,对教育参与者形成全方位的整全认识,在书写教育身体史时以材料"体知"其真实感觉和感受,以"身体"为根基还原对教育参与者的真切生命关怀,最终书写"人"和"人身体"在场的教育史。同时,这些学科的不同研究思路、方法以及关于身体的划分,又可为教育身体史研究参考。作为一个新兴的教育史研究领域,吸收和借鉴各学科身体研究的资源,应是教育身体史研究者共同努力的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3.
教育活动史提出的原因可概括为倡导者的"五个基于":一是基于对建设和发展当代中国教育史学科的现实考虑;二是基于学术更好适应形势发展以满足和促进当代中国教育改革的迫切需要;三是基于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基本观点的坚守与运用;四是基于对杨贤江等近现代中国教育史学创始人"行动之存在"历史发生观的继承与弘扬;五是基于对国际历史学界近年勃兴的"实践史学"思潮的呼应与发展.回顾近十年的发展历程,教育活动史研究走过了从概念提出到理论建设再到体系确立的发展道路,在领域深化、视野拓展、成果创造等方面获得了快速提升.面向下一个十年,教育活动史研究应贯彻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开放教育活动史研究视野;深化教育活动史理论研究,聚焦教育活动史问题研究;建设教育活动史研究共同体,保持教育活动史研究活力;承继中国传统历史叙事方式,加强教育活动史研究魅力.  相似文献   

4.
为跳出西方历史上对人存在问题的认识桎梏,雅斯贝尔斯试图用“交往”来解析人存在问题的本质,并对教育交往活动进行论析:教育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本真的教育即通过主体共在的精神交往促进主体灵魂转向的实践活动。雅斯贝尔斯教育交往理论对教育交往史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与借鉴价值,未来教育交往史应加强对教育交往中共同体的关注与体认,加深对教育交往中苏格拉底式对话的还原和解读,加大对教育交往中主体共在精神交往活动的挖掘和探究,进而牵引着教育交往史研究者不断深度剖析交往主体中的个体及共同体,解读历史中“精神交往的人”与“人的精神交往”,解析现实中“变革的教育”和“教育的变革”。  相似文献   

5.
作为历史学的分支学科,教育史学需要大胆借鉴当代西方新史学理论,充实和加强自身理论体系.作为新史学的一支,微观史学"大处着眼,小处入手"的研究视角与教育活动史研究有着内在的本质联系.它对中国教育活动史的研究启示可归纳为四个方面:微观化的研究取向;以问题为研究本位;总体史的研究宗旨;多元结合的大史料观.  相似文献   

6.
西方身体史理论认为身体不仅仅是生理的身体,也是文化的身体,是被建构的身体。这些理论引起了中国身体史研究范式的变革,呈现出自身的问题意识,预示了未来的学术潜力和推进方向。  相似文献   

7.
教育史的原始构成应该是教育活动史、教育思想史和教育制度史,目前学术界已基本认同这种三分法。为此,研究教育活动史显得尤为重要。关于研究教育活动史的意义,笔者认为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有助于展示教育史的生动面貌。探寻历史的具体场景,展示历史的生动面貌,是研究历史的不懈追求,也是研究者的重大使命。既然教育活  相似文献   

8.
教育活动史与教育思想史、教育制度史共同构成了三维一体的教育史学科体系。不同于后两者,教育活动史打破以往只关注精英群体、宏观史实的研究视角,着重发掘基层民众、微观具体的教育问题和教育实践活动,力求为世人展现教育活动的原生态面貌。"问题史学"孕育于法国年鉴学派,从提出、实践到成熟,经由三代年鉴派史学家的理论创设和完善,形成一套以问题为核心的史学阐释模式,转变了传统史学重叙述轻分析的研究取向,提倡带着问题去研究历史,主张史料和方法的革新,注重现实与过去的联系与互动。所以,研究教育活动史也要有问题意识,采用问题分析法关注现实,并生动表述展现教育活动史问题等。  相似文献   

9.
教育活动史研究的提出不但意味着教育史学一个崭新研究领域的出现,更象征着教育史学研究范式的根本转变。教育活动史研究的提出意味着教育史学一个崭新研究领域的出现是因为以往的教育史学研究只关注教育思想史和教育制度史两个方面,而将更为基  相似文献   

10.
胡适是民国时期教育界的一位重要代表人物,对教育活动史及其研究也多有精辟之见。他主张勤力搜集、审慎甄别、精心辑录教育活动史料,认为开展教育活动史研究,对探析教育思想史和教育制度史的发展源流,对撰写"活的教育史"均极有裨益。胡适对中国近现代教育活动的"著述性"、"实践性"、"影响力性"等特质性参与,对当代教育活动史研究乃至整个教育史学科建设,仍具有切实的启发作用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1.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实践活动,身体是“在场”的.但是,受身心二元论的影响,在现代教育的实践场域中身心背离,扬心抑身.为了实现现代教育中的“反身”到“正身”的转向,现代教育应该立足后现代身体理论,在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关注身体,让现代教育回归身体,恢复人类教育原有的鲜活的生命特质.  相似文献   

12.
身体不只是物质的“肉体”,它是个体的精神“本源”,是自我的“体现”,是教育组织活动的“纽结”。在教育场域中,通过身体的卷入、控制与培养,教育影响得以实现,并从中可以折射出学生的生存状态,显示出控制人与控制身体、解放人与解放身体、培养人与培养身体之间的关联。  相似文献   

13.
夏剑 《教育学报》2023,(3):16-27
现代哲学的“身体转向”所确立的“身体主体”概念及其主体哲学思路,颠覆了奠基于笛卡尔意识哲学的“意识主体”概念及其主体哲学思路。由此,深受后者影响的现代主体教育理论必然需要基于新的主体哲学视域进行重新审视。基于“意识主体”概念的现代主体教育虽然对于解决特殊历史阶段我国教育“目中无人”的困境发挥了极大的理论效力,然而,由于它主要从作为“意识主体”的人出发来建构主体教育的基本思路,人的身体主体性是被忽视的。由此导致无论是在主体教育的理论还是实践中,身体相关因素的教育意义无法得到关注和发挥,身体相关的教育实践一直处在边缘化地位,人的完整性被割裂。因此,基于身体哲学视域,从身体主体理论出发,更新主体教育中的“主体”和“人”的概念,确立人是“身体主体”;基于身体主体重新发现和确立身体的教育意义;将主体教育的目的指向“完整的人”的培养,以取代“独立的人”的发展,或许是当前解决主体教育理论发展困境的可能出路。  相似文献   

14.
随着“身体”缺席而引发的教室危机的不断加剧,身体的教育价值逐步为教育界所承认.然而,在我国当下的儿童哲学教育中,“身体”在儿童哲学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却尚未得到实践者的重视.因此,要重构用“身体”思考的儿童哲学教育,需要我们理解“身体经验”在儿童哲学活动中的意义与价值.儿童哲学的身体性维度表明,儿童哲学不只是围绕思辨的精神活动,更是一种“身体经验”,它旨在构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基于“身体体验”的共享关系,以此培养出会感受、会行动、会思考的人.  相似文献   

15.
在教育活动史研究视野下移、史料来源拓宽的背景下,《红楼梦》成为研究明清教育身体史的重要符号之一。儒家道德对女性教育的矛盾要求,改朝易代带来的极度管控,都将明清时期的女性身体教育推向异化的扭曲状态。在传统礼教标榜塑造"道德的身体"的基础上,明清女性身体教育逐渐由"以礼修身"演变为身体的尊卑教育,进而发展到"以礼为法"。《红楼梦》以比官修典籍更接近世俗真实的笔触反映了明清女性的身体意识,揭露了明清女性教育的奴役原则对身体的"暴政",启蒙我们重回女性身体解放的根本,即找回自我身体的"元话语"。  相似文献   

16.
黄炼群 《考试周刊》2012,(93):140-141
当前我国化学史的教育并没有被放在很重要的地位,而化学史的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我国化学史教育的情况,并总结化学史教育的重要意义,以此引起我们对化学史教育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环境史开创了世界史新的领域,搭建起一条由传统全球视野向更宏大叙事的生态环境视野的世界史编纂方法的演进路径.二十世纪下半叶,人类步入“生态学时代”,一方面全球史学家突破传统世界史体系,将生态史作为全球史重点研究领域之一;另一方面环境史家关注“跨越国界”的生物圈,以世界史作为研究范围,两种研究取向的结合使得人与环境关系的变化和影响成为世界史编纂的核心.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史研究发端于新中国的创立。改革开放以来,它逐步兴起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它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史学,其史料学基础从文献档案和实物向多重证据法交叉融合发展。在新中国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中,“新中国史理论”是关于新中国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思想,体现新中国历史发展的主体性、必然性和规律性。它包含着对这一历史发展所蕴含的国家观、历史观、价值观和文明观的体系化思想认识,对探讨和阐明新中国史的规律性认识具有重要意义。其迄今与“新中国史研究理论”尚未清晰地区别开来,学科意识还比较薄弱。中华文明贯通“历史中国”和“当代中国”,中国式现代化统一于建党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具有里程碑意义,深刻蕴含着正确历史观。新时代构建新中国史研究的“三大体系”、推进新中国史研究必须关注重大历史、理论和实践问题,这也是新中国史研究的主攻方向与领域。  相似文献   

19.
随着建设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的提出,关注弱势群体,构建和完善当代中国的社会救助体系,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回顾当代中国史研究领域中的有关社会救助的现有成果,分析与加强当代中国社会救助史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进入美国主导的“世界市场”,美国化的“全球史”学也适时进入我国走向开放的学术和教育空间。就史学视域而言,“全球史”与“世界史”并无不同,决定性的差异在于用怎样的政治观念看待整个人类的经历。“全球史”是18世纪启蒙运动时期“世界大同主义”的产物,其教育目的是培养“世界公民”意识。一旦“全球史”成为我国大学的世界史教学内容,我们的年轻人丧失“中国意识”就是迟早的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