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改革的核心关键 ,现已进入攻坚阶段。然而国有企业改革经过二十几年的改革并未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 ,有企业以外的因素 ,也有企业本身的因素。本文就国有企业本身因素之一———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出发 ,提出调整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目标 ,从而促进国有企业改革 ,实现国有企业改革目标  相似文献   

2.
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但由于国有制存在着巨大的局限性,使国有企业难以摆脱困境。国有企业的改革应以不同的改制目标要求为出发点来选择合适的改制方式--小型企业以经济效率为优先,实行股份合作制较为适宜;大中型企业则以社会目标或资产保值增值为优先,选择政府狮资,控股和优先股权作为改革方向较为适宜。正确认识国有企业的改革,还必须解决一些基本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3.
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增强企业活力,但如何使国有企业更具有活力,具体的改革途径是多方面的,我们要对国有企业、全民所有制、非公有制经济有一个新的认识,只有如此,才能使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4.
西方产权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人民大学经济系硕士研究生孟耀,何士轩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头戏,也是解决许多现实问题的关键。十几年来,我国企业改革先后经历了扩权让利(1979-1980年)、经济责任制(1981-1982年)、利改率(1983-...  相似文献   

5.
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国有企业经营管理队伍建设在制度设计和机制运行方面的缺陷和不足,已成为阻碍和制约国有企业改革向纵深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加强国有企业经营管理队伍建设的理论探索和研究,形成良好的选人用人机制,强劲的激励机制,有效的制约机制,对于搞好、搞活国有企业,实现国企改革的脱困目标和跨世纪发展,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从某种意义上说,国有企业改革实质上就是国有企业的内环境和外环境如何构建的问题。所谓内环境是指国有企业的内在构成要素及其所形成的结构;所谓外环境是指国有企业赖以生存的市场条件、政府政策、经济状况、人文环境等外部因素。因而,我们把企业的内环境与外环境的构建看作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质内容  相似文献   

7.
目前,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改革已到深入阶段,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已成为改革顺利进行的关键。而一个企业是否具有有胆识有魄力的企业家已成为搞好国有企业改革,搞活国有企业的关键。因为改革方向确定后,企业家就是决定因素,他决定着企业能否按既定的方向发展,能否达到既定目标。从宏观上来说,现今市场经济的风起云涌常常是受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变化的影响。这种情况下,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取决于企业家对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和洞察力。只有那种善于抓住时机,以强有力的姿态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企业家才能引导企业发展。从微观…  相似文献   

8.
新乡市20多年的国有企业改革有进展,但总体上仍然是相对滞后,任重道远。对已经过去的和正在进行的改革进行深刻的反思,提出对策性建议,以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实现企业转换机制,职工转换身份,使国有企业和国有企业职工真正走向市场。  相似文献   

9.
谈国有企业改革李秀云国有企业改革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作,党中央国务院确定国有企业改革是1995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把“时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做为“九五”计划和远景目标的主要任务之一。由于国有企业历史问题较多,加上人们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10.
论现代企业制度的产权特征与国有企业的转制徐茂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对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的讨论,也成为当前的一个经济热点。本文主要从现代企业制度的财产关系和法律地位的角度剖析这一问题,以求为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论国有企业负债经营侯传贵一、问题的提出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面临不少的障碍。其一便是国有企业的超负债经营。探寻其原因,既有历史遗留问题,也有企业经营失败的因素。党的十五大再次明确坚持发展和完善公有制结构,规范股份制和大力发展股份合作经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相似文献   

12.
国有企业工资制度改革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虽然在企业管理的思想、方法、组织、手段包括工资分配制度等方面在向市场经济靠近,对市场竞争的适应能力有所增强。但是,从总体上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有企业工资制度改革还处于被动局面,在市场化进程中,要使市场机制更充分地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我国国有企业工资制度改革面临更艰巨的挑战。国有企业工资制度改革既然是一场革命,那么就要有相当大的决心并具有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3.
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革主体是国有企业自身.但在我国,政府是国有资产所有者的代表,在历史上又是国有企业的经营者.这种特殊的关系和地位,决定了政府必须参与国有企业改革.  相似文献   

14.
我国国有企业管理者存在双重性的目标激励,即企业薪酬目标和政府职务目标.这样双重目标的产生是源于我国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和治理结构的安排,同时也是受制于企业的双重目标,即微观经营效益目标和政府宏观经济目标.然而,双重性目标激励的存在是国有企业效益低下,治理行为不规范的重要原因.因此,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需要对这一目标激励进行调整和转变.  相似文献   

15.
传统国有企业是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建立起来的,因而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进入市场后普遍患市场不适应症,表现为经济效益大滑坡。国有企业经过多年改革尚未完成的原因不能归结于两权分离思路,而在于根据两权分离思路设计的具体体制没有落实。国有企业继续改革的方向为:中小国有企业进行民营化改革,凡是进入竞争领域的中小国有企业都可以改革成为民有民营企业和国有民营企业;大中型国有企业按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模式进行改革,改革的关键在于产权制度,实现产权明晰化。只有这样才能转换企业的经营机制。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18年来,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艰难曲折的探索过程。从改变国家和企业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为主的改革思路,向以全面实现企业制度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改革目标模式的转变,体现了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随着我国体制改革的整体推进和宏观改革的配套进行,国有企业改革必将出现新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五大报告再次指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因为它有利于实现.政企分开、权责明确、产权明晰、管理科学”的改革目标.而国有企业改革的难点之一就在于如何处理好国有企业中的代理问题,从而提高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益.本文拟从现代企业代理关系角度,探讨解决国有企业代理问题的思路与措施.一、现代企业代理关系的形成与代理问题的产生  相似文献   

18.
国有企业的改革已进入了制度创新的阶段。在国有企业走向市场化的改革进程中,必须对政府行政职能的重新架构提出配套要求。本通过对国有企业在企业改革和制度创新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趋势的分析研究,提出了政府转换职能的新构想,即政府职能由配置资源的主体,变成用宏观手段调控市场、调控经济运行的主体,也就是通过调控市场,引导企业行为;通过公平税负,统一政策,创造企业之间公平竞争的环境,以及围绕国有企业制度创新的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政府机构改革的新的目标模式,为企业改革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从而形成企业与政府的良好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9.
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也是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重要步骤之一。就近几年实践看,国有企业改革有了一定程度的进展,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就,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地方保护主义严重,中央的权威性被削弱等。要使国有企业在生产和经营上顺利完成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必须有政府部门的积极参与。一、政府部门在国有企业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国有企业是国有企业改革的主体,必须充分调动和发挥国有企业自身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是…  相似文献   

20.
国有企业的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最为敏感的问题。因为从传统的观点来看,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的基石,若动了国有企业的土,就有动摇社会主义基础的嫌疑。然而,15年来的改革实践以及世界各国发展的事实证明,对生产关系的调整,离开了对国有企业的触动是不可能有大的作为的。本文拟对国有企业的改革问题进行一些探讨.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历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经历了4个阶段:第一阶段(1979~1982年)是实行利润分成.在这个阶段,国有制企业实现利润后可得到一定比例的分成.虽然这种改革因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