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科学启蒙》2009,(9):42-43
影响终生的恩师 陈景润出生在贫苦的家庭,但他十分勤奋努力,一直到初中毕业,都保持了数学成绩全优的记录。解放后,陈景润考入福州英华书院念高中。在这里,他有幸遇见使他终生难忘的曾任清华大学航空系主任的沈元老师。有一次,沈老师出了一道有趣的古典数学题:“韩信点兵”。大家都闷头算起来,陈景润很快小声回答:“53人。”  相似文献   

2.
近日看了著名数学家陈景润的有关资料,心中感悟颇深。陈景润自幼就喜欢数学,是厦门大学数理系的高材生.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一所中学当老师。  相似文献   

3.
陈景润同志一九四八年春季升入我校前身福州英华中学念高中,一九五○年夏季,以同等学力报考大学,进了厦门大学数理系。作家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发表后,许多同志关心地询问起陈景润在英华中学学习时的情况,——他在高中时期的学习生活有些什么特点呢? 提起陈景润,过去的老师和同学都有这样的印象,他沉静寡言,性格内向,很少跟同学接触。上完课不是上图书馆,就是背起书包回家。他不多讲话,讲起话来笑嘻嘻的,是一个和善的老实人。  相似文献   

4.
陈景润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1957年,陈景润调到了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工作。当时住房紧张,他和其他三个人住在一间房子里。搬进新房的第二天,累了一天的室友纷纷入睡,只有陈景润还在演算数学题。夜深了,有人忍不住催他说:“小陈,明天再干吧!”陈景润嘴上答应着,但并没有放下手中的笔。“过了几天,室友对陈景润夜里开灯工作影响他们休息提了意见。对此,陈景润感到既抱歉又苦恼。他感到自己的时间怎样抓紧都不够用。可是,怎样做才能既在深夜里工作又不打扰别人呢?想了几天,陈景润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原来,陈景润发现楼下有一个废弃的厕所,…  相似文献   

5.
陈景润逸事     
陈景润学习起来常常忘记吃饭、睡觉. 有一天,陈景润吃午饭的时候,摸摸脑袋,哎呀,头发太长了,应该快去理一理,要不,人家看见了,还以为是个姑娘呢.于是,他放下饭碗,跑到理发店去了.  相似文献   

6.
谈"机遇"     
有人说成才的关键在于"机遇".例如:陈景润如果没有遇上慧眼识宝珠的华罗庚,就成不了大科学家.试问:华罗庚怎样赏识陈景润呢?华罗庚之所以赏识陈景润,正是由于陈景润自己具备了"千里马"的条件.从陈景润的角度来看,与其他人相比,并无特殊"机遇",只是他具有为祖国争光的崇高理想和奋斗不息的可贵精神.所以我认为成才的关键在于"机遇"是荒诞不经的.  相似文献   

7.
夫人由昆最了解陈景润,她说:他就是工作比什么都重要,他的成果是用命换来的。李小凝秘书说,陈景润长期加班加点工作,从不注意保养自己。他部是晚上一、二点才睡,而早上五、六点就起床了。李小凝这样评价陈景润:“他是个奇人。”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他人会累么?由昆女士很平淡地说:“他习惯了。”记者特别翻阅了以前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从那里,记者看到了陈景润向哥德巴赫猜想挺进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1965年,陈景润首次达到(1+2),写出了厚达200多页的长篇论文。数学家闵嗣鹤仔细阅读后,肯定了他的证明,对他说:“国外证明(1+3)…  相似文献   

8.
陈景润是中国著名的数学家。他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从小就对数字和演算很感兴趣,母亲见他学习心切,咬紧牙关把他送进了城关小学。别看陈景润长得瘦小,可他学习用功,成绩很好。有一段时间,母亲发现陈景润不像以前那样一回家就看书或者写作业,学习成绩也下滑了很多。母亲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相似文献   

9.
音容宛在     
1996年3月19日13点10分,著名数字家陈景润因呼吸循环衰竭,心脏停止跳动,终年63岁。  1也许,他的拼搏距离摘取哥德巴赫猜想那颗数论皇冠上的璀璨明珠,只有一步之遥了……(摄于1981年)  2陈景润的爱妻由昆女士,对我们数学家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和爱情。(摄于1981年)  3“猜想”未竟身先去;圆梦自有后来人。——陈景润和爱子陈由伟(欢欢)在一起。(摄于1985年)在儿子的督促下,陈景润一直坚持在工作之余锻炼身体。  全国科学大会上的陈景润、华罗庚(左一)、杨乐(右二)、张广厚(右一)(1978年高明义摄)  陈景润和他的老师、著名教学家华罗庚…  相似文献   

10.
陈景润是我国著名数学家,曾担任中国科学院院士。是他把2000多年来人们未曾解决的歌德巴赫猜想的证明大大地推进了一步,在国际上被誉为“陈氏定理”。陈景润在数学研究中之所以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这同他在读书、研究中的目标专一、锲而不舍的学习方法是分不开的。陈景润在中  相似文献   

11.
陈景润是中国现代数学家.1933年5月22日生于福建省福州市,1953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数学系.由于他对塔里问题的一个结果作出改进,受到华罗庚的重视,被调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工作,先任实习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再越级提升为研究员,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陈景润是世界著名解析数论学家之一,他在50年代即对高斯圆内格点问题、球内格点问题、塔里问题与华林问题的以往结果,作出了重要改进.60年代后,他又对筛法及其有关重要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1966年屈居于六平方米小屋的陈景润,借一盏昏暗的煤油灯,伏在床板上,用一支笔,耗去了…  相似文献   

12.
初中生活是没有加糖的咖啡,充满了淡淡的苦涩,但是仔细回味,又觉得有一种醉人的清香. 说到“苦”字,大概每一个中学生都有切身体会.在家里,妈妈天天唠叨着“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在学校,老师们不时来上一句:“学海无涯苦作舟.”弄得我们满脑子都是“苦”字. 有一天,老师问我们什么是苦,我们竟异口同声地回答:“上数学课就是苦!”弄得提问的老师莫名其妙.我们之所以这样回答是有原因的—— 数学老师姓季,模样有点儿像陈景润,举手投足皆显出一种学者风度,要说讲课那是特棒的,可是他有一个不好的习惯——拖堂.  相似文献   

13.
陈景润成了国际知名的大数学家,深受人们的敬重。但他并没有产生骄傲自满情绪,而是把功劳都归于祖国和人民。为了维护祖国的利益,他不惜牺牲个人的名利。1977年的一天,陈景润收到一封国外来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所重视的是教师的学科知识、教师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而对教师专业中研究学生个体的要求往往被忽视.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1953年从厦门大学数学系毕业,被分配到了北京四中担任初中数学教师,一年之后因不能胜任教学被调离北京四中.陈景润不能胜任中学数学教师,其原因不是他不具备数学教师的学科水平,而是不具备作为教师的专业能力.事实证明,教师是一门专业,甚至是科学家所不可替代的专业.  相似文献   

15.
我曾遇到这样一个学生:他思维敏捷,性格活泼,数学成绩一贯很好,因而希望自己将来象陈景润那样当个数学家。但他学习不够认真,不遵守课堂纪律,作业也经常缺交,对文科学习很不重视,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指责。有一次上数学课,老师批评他多次不交作业,并因他流露过想当数学家的想法而指责他好高骛远。这时,他与老师顶撞起来,老师一气之下把他当场赶出了教室。对待这样的学生是批评他“胡思乱想”,还是批评他目无师长,不遵守纪律?如果当时我单从抓纪律这个角度,把他找来批评一通,写个检讨,也许他表面上会接受,甚至在一段时间里下会再犯这类错误,但这种“接受”却是被动的,不能治本。  相似文献   

16.
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塑造的数学家陈景润的形象是如此地深入人心,以至于在人们心中有一个公式:数学家=不食人间烟火、缺少感情和乐趣的书呆子。许多见过张伟平的人都说他不太像数学家。同样对陈景润十分崇敬的张伟平说:“陈景润的年代是一个悲剧的年代,今天如果再用徐迟报道里的一些描述想象数学家,将是很大的误导。”作为一位新生代数学家,张伟平的生活既单一、自然,也真实、现代;他的工作既充满了紧张和刻苦,也充满了快乐和丰收。他热爱数学,已经将数学融入了他的生命;他同样热爱文学和电影,因为在他看来,只有将…  相似文献   

17.
<正>教育是使学生从不知到知,从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我说这不够,我们做老师的还要引导学生从已知到不知,这样才能启发学生的思维。你教给他的完全是现成的知识,以前已经知道的知识,这是不够的,你要教给他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像陈景润,大家都知道的大数学家,正是因为老师告诉他数学里还有一个哥德巴赫猜想没有解决,所以他就成了数学家,如果我的数学老师跟我讲可能我也成了数学家。但是我的老师没有跟我讲,所以我不  相似文献   

18.
著名数学家陈景润的中学数学教师沈元在向学生介绍“哥德巴赫猜想”时说:“自然科学的皇后是数学,数学的皇冠是数论,‘哥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冠上的明珠。”接着又说:“我昨晚做了一个梦,梦见你们中有一位同学很了不得,他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他的这些话像甜甜的蜜,粘住了陈景润的心,使陈景润踏上了摘取数学皇冠上明珠的漫长征途。这充分体现了教师语言艺术的魅力所在。正如俄罗斯民谚所说:“语言不上蜜,却可以粘住一切。”  相似文献   

19.
陈景润不仅是数学奇才,在教育孩子方面也有独特的见解。儿子名叫陈由伟,这个名字是陈景润起的。“陈由”是他与夫人各自的姓,“伟”则希望儿子对人类有伟大贡献。陈景润也望子成龙。陈景润对独生儿子的培养方法是:民主对待儿子。家庭民主、父子民主、母子民主,使孩子能自由自在  相似文献   

20.
有一位叫沈元的中学数学教师,用诗一般的语言向学生介绍了200多年来难住无数数学家的“哥德巴赫猜想”:“自然科学的皇后是数学,数学的皇冠是数论,哥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冠上的明珠。”他还意味深长地对学生们说:“昨晚我还做了一个梦,梦见你们中有一位同学,他了不得,他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他的这些话语像甜甜的蜜,粘住了陈景润的心。从此,陈景润开始了摘取数学皇冠上的明珠的漫漫征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