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公众参与技术决策模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欧美国家当前普遍采用的四种公众参与技术决策模式的基础上,基于全体参与者职能与责任、参与者和管理者不同定住、信息与知识和技能要求、力量对比与决策结果等参量,对这四种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揭示出各自的优势与缺陷,从而为我国公众参与技术决策模式的选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谈毅 《科学学研究》2006,24(1):30-35
“科技民主”的理念打破了“专家”与“普通大众”之间的界限,认为专家的意见只是社会总体决策的参考,公众应当具有参与科技决策的权力,这也为公众参与技术评价范式的兴起奠定了政治基础。本文以国外围绕转基因技术所进行的公众讨论为例,分析了公众参与科技评价的目的与过程。  相似文献   

3.
公众参与行政决策是行政权发展民主化趋势的具体表现,公众参与可以使行政决策的过程更加民主,程序更加合理,效果更加突出。但是,目前公众参与行政决策还存在一些需要完善的方面。本文立足于对行政权发展民主化趋势的分析,对我国行政决策中的公众参与提出了若干完善意见。  相似文献   

4.
汪骏良 《科教文汇》2014,(22):224-225
公众参与行政决策是行政权发展民主化趋势的具体表现,公众参与可以使行政决策的过程更加民主,程序更加合理,效果更加突出。但是,目前公众参与行政决策还存在一些需要完善的方面。本文立足于对行政权发展民主化趋势的分析,对我国行政决策中的公众参与提出了若干完善意见。  相似文献   

5.
国家十二五时期的发展对公众参与科学技术决策提出了需求。公众参与科技决策,不仅是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需求,而且也保障公民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必然要求,是科学决策民主化的表现。本文在论述公众参与科学技术决策的客观需求的基础上,研究中国公众参与科学技术的需求,分析现有实践存在的问题,提出十二五期间中国公众参与科学技术决策的目标和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6.
关于建立我国公众参与科学技术决策制度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樊春良  佟明 《科学学研究》2008,26(5):897-903
 公众参与科学技术决策是近年来在世界各主要国家广为流行的发展趋势。本文分析了公众参与科学技术决策的动因,把发达国家经验的主要经验概括总结为:政府促动,科学协会和民间组织积极参与;方法的多样性和制度化,对建立我国公众参与科学技术决策制度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开展面向公共决策技术评价的社会制度环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开展科技评价的思想是立足于为特定群体(包括政府、企业和学术机构)服务的,尚缺乏从公共决策的角度出发,基于社会的总体福利需求,全面考虑技术的社会、环境、战略等影响。然而,开展面向公共决策技术评价并不仅仅是构建一个技术评价机制和流程,尤其是随着人们对经济和社会认识的不断深化,公共决策存在从单一准则的政府决策向多准则、多层次的公众参与决策发展的趋势。本文从公众科学素养、公众参与科技决策传统和中国政治体制变革三个方面对中国开展面向公共决策技术评价的社会制度环境进行了分析,并由此提出了完善中国科技评价体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公众参与转基因食品评价的条件、模式和流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公众参与转基因食品评价的阻力、条件、模式和流程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公众参与转基因食品评价作了进一步思考,提出应结合我国具体情况进行评价机制的改革,使我国公众更好地参与转基因食品的评价,实现转基因食品发展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  相似文献   

9.
自然资源决策领域的公众参与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众参与已经成为自然资源决策过程中的法定必要程序。但不合理的公众参与模式,可能导致决策的接受度和满意度降低。本文根据自然资源决策的特殊性对企业决策制定管理领域的Vroom—Yetton模型进行修正,建立契合自然资源决策领域的Vroom—Yetton修正模型,通过实例分析修正模型的运用,并总结出公众参与模式选择程序和应用条件。  相似文献   

10.
公众参与技术评价的模式及其对中国的借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谈毅  仝允桓 《科学学研究》2004,22(5):482-487
公众参与技术评价与决策在很多国家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尤其是丹麦参与式评价活动的发展,为其他国家树立了榜样。公众参与式技术评价被看作是在对现代技术风险管理过程中重新构建信任的一种方式,本文分析这种评价的目标、特点和制度安排,以及对中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王露  仲伟俊  梅姝娥 《软科学》2012,27(7):6-10
分析了公共产品技术创新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基于公共产品技术创新过程阶段及各阶段的企业参与途径两个维度,系统研究了企业参与公共产品技术创新的方式,并分析了各种方式的特点,通过选择恰当的参与方式可促进企业参与公共产品技术创新作用的有效发挥。  相似文献   

12.
发达国家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先行者.文章在考察新加坡、日本、美国、欧盟等圆家生态城市建设历程、特色的基础上,进一步从重视城市规划、注重法律保障、强调公众参与三方面总结了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突出经验,以期对我围城市的未来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陈玲  薛澜  赵静  林泽梁 《科学学研究》2010,28(9):1281-1289
以中国转基因水稻审批过程为例,探讨了后常态科学下的中国公共政策决策机制,指出专家委员会的内部咨询模式和技术官僚为主体的内部决策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之后,对比分析了美国和欧盟的转基因生物管理制度,探索在科学不确定性下公共决策机制的改进方向,即充分的信息公开和广泛的公众参与、政策实施中的审慎预防原则,以及有效的政策纠偏和损害救济机制。  相似文献   

14.
许强  兰文燕 《科学学研究》2010,28(2):221-226
近几十年来,研发联合体作为一个国家(地区)实现技术追赶,提升技术能力的一项重要政策工具而广受关注。中国台湾与大陆先后建设了一批研发联合体(大陆称之为"公共科技服务平台"),但由于两地经济、技术和体制环境的不同,台湾研发联合体和大陆公共科技服务平台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各不相同。论文分析了他们各自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并运用三螺旋创新模型阐释其形成和演变的规律和特点,希望能给技术追赶型国家(地区)发展研发联合体方面提供有益的政策启示。论文认为政府、学术界和产业之间的相互作用网络决定了研发联合体(平台)的功能定位,进而形成了不同的发展主导逻辑;并提出了研发联合体(平台)未来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高校科技决策智库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上许多知名科技决策智库都隶属高校。目前针对高校科技决策智库的研究较少,本文研究高校科技决策智库的内涵、特点及影响其发展的因素,分析美国、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高校科技决策智库建设经验,分析总结我国高校科技决策智库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加快我国高校科技决策智库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兴起,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占据科技竞争制高点的重要举措。本文以德国量子计划为例,逐层分析德国关于量子计划的战略重点与关键性行动举措,在总结分析我国未来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国家战略定位和政策体系设定,从战略规划、专项资金支持、构建合作平台以及鼓励公众参与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分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涉华舆情风险因素,为我国政府做出有针对性的决策提供理论基础 和有效方法。【目的/意义】本文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涉华舆情相关案例为研究依据,对舆情风险因素进行更全面 的分析,识别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涉华舆情有关的风险因素,采用等级全息建模方法进行风险建模,随后通过 层次分析法与帕累托分析法将风险因素分成高、中、低三级风险。【结果/结论】依据分析结果,得出传播来源、传播 过程等方面的风险因素,通过层次分析法得出相应权重,进行风险评级,并依据等级提出相应对策,为更好推进“一 带一路”倡议提供更科学、有效的决策参考。【创新/局限】本文通过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系统研究方法对“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涉华舆情案例进行研究,并针对不同的风险等级提出对策,但是影响“一带一路”涉华舆情的因素处于动 态变化之中,本文虽然对这些因素进行了分类,但是仍可能有不合理或疏漏之处,后续将持续研究完善。  相似文献   

18.
Technological joint venture formation under the real options approach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echnological joint ventures, as powerful mechanisms to attain innovation, have become commonplace. Firms form TJVs in an effort to access future technological opportunities without losing flexibility in uncertain contexts. The real options approach allows the essence of such managerial thinking to be captured, although research in this line remains scarce. Drawing on the real options approach and using an eight-year panel of 4050 Spanish manufacturing firms, we examine under which conditions firms form technological joint ventures. We find that a firm's propensity to form technological joint ventures is positively related to its absorptive capacity and to the degree of environmental technological uncertainty, and negatively related to the risk of pre-emption by rivals and the existence of opportunity costs. Our study contributes to bridging the gap between finance theory and strategic analysis. In addition, it shows practitioners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real options approach for decision-making. Results suggest that public policies should particularly, although not exclusively, foster participation of young and small firms in technological joint ventures. We also suggest using managerial perceptions as a guide for channeling public grants.  相似文献   

19.
拉美地区有33个国家和12个未独立地区,它们均属发展中国家,开展对其科技合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从现实出发,就如何开展与拉美国家的科技合作提出自己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