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艳芳 《新疆教育》2012,(23):120-120
有的人作文,提起笔,便信手拈来,左右逢源,大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之势。究其原因,就是材料储备十分充足,曾在积累上下过一番工夫。与此相反,有的人作文,提起笔来,便无话可说,即便搜肠刮肚仍无济于事,原因很简单,就是缺乏材料储备。俗话说的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米”在作文中就是材料,没有材料就作不成文,而材料的获得就要靠积累。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诗”谈的就是积累。蚕吐丝要吃大量的桑叶,学生要写好文章必须积累丰富的材料。《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提出:“学生的写作都需要占有真是丰富的材料”。由此可见,积累丰富的材料是写出上乘佳作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
回眸近年来全国各地高考卷作文试题,虽然有“文体不限”的要求,可是,许多考生选择了议论文这种文体。阅读每年高考优秀作文,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材料典型,内容丰富充实。材料是文章的“血肉”,观点表达、情感抒发首先依附其上。高中作文教学重点内容之一就是议论文材料的积累。同时更要注重选择材料、组织材料。  相似文献   

3.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于作文来说,这“米”就是材料。没有材料就无法写文章。报告文学作家鲁光说过:“写文章不能没有材料。即使对于天才来说。闭门造车.冥思苦想,也是无济于事的。”可见,只有积累了丰富的材料,才有可能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有丰富的材料积累呢?笔者认为,根据学生的生活特征,积累材料的途径主要有两条。  相似文献   

4.
刘任书 《中学文科》2008,(6):163-164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于作文来说,这“米”就是材料。没有材料就无法写文章。报告文学作家鲁光说过:“写文章不能没有材料。即使对于天才来说。闭门造车.冥思苦想,也是无济于事的。”可见,只有积累了丰富的材料,才有可能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有丰富的材料积累呢?笔者认为,根据学生的生活特征,积累材料的途径主要有两条。  相似文献   

5.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小学生今天作某一篇作文,其实就是综合地表现他今天以前的认识、思维、语言等方面的积累。”但是,小学生作文的最大困难是“无话可说。”要使小学生“有话可说”,最基本的办法就是学会观察,学会积累,只要有了材料,自然就“有话可说”了。可见,观察对学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关系着作文之源。那么,在小学生作文教学中该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呢?  相似文献   

6.
现在对于作文教学,学校大多重视,但很多人急功近利,片面地强调“写法”“技巧”“模仿”甚至“套作”之类的东西,而忽视了作文重要的基本功——材料的积累。本文就作文材料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作文?作文应该是孩子真实的抒写童心,表达真情;作文还应该是孩子张扬个性、奉送快乐的一个积累的过程。,,美术作文实际上就是让美术与作文“手拉手”,以绘画作为载体,先绘画再作文,让学生易写、乐写。美术和写作都属于艺术,都需要表现作者对现实世界的观点、看法、感受,都需要深入、生活、了解生活,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高考新材料作文的盛行,高中语文教师都非常重视作文素材的积累,都想方设法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作文素材库。但反观考场作文的写作情况,材料单薄、缺乏新意或材料不扣观点等问题却频频出现。所以,指导学生积累、运用素材应是当下作文教学的一个重点,而高中阶段的文言文当中就有取之不尽的写作素材。  相似文献   

9.
叶圣陶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会活泼地流个不歇。”可见。文章是生活的反映,是个人生活积累的再现,生活则是作文的不竭源泉。学生作文中的思想、观点、情感等构成文章的一切材料,都是来源于生活,积淀于生活。作文就是学生通过手中的笔臬再现生活,描绘生活。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是让学生把自己看到、听到、想到的有意义的内容,用文字符号表达出来。长期以来,作文难是小学生写作的一大心理障碍。小学生怕作文,究其原因,是因为无话可说,也就是没有材料,就像"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以,积累作文材料是写好作文的前提,那么怎样积累材料呢?  相似文献   

11.
周宏 《中文自修》2010,(4):9-11
所谓“新材料作文”,其实就是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根据材料内容提炼观点写作的一种作文类型。之所以称其为“新”,是因为它与过去的材料作文相比,在审题立意上更为开放、自由,在文体要求上更灵活罢了。在命题者,选用的材料观点的倾向性和指向性更为含蓄,甚至没有倾向性,写作者可以自由发表观点(或肯定、或否定、或补充);在阅卷者,、平价的标准更为开放、灵活、包容,  相似文献   

12.
作文难缘于积累少。不少学生作文空洞无物,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平时缺少积累。有谚语云:“秀才不怕衣衫破,就怕肚里没有货。”丰厚的积累是写好文章的基础。语文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作文素材积累,让积累成为学生作文的源头之水。  相似文献   

13.
没有素材就无法写出质量上乘的文章,也无法更深刻地表现文章的主题。可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叶圣陶说过:“小学生今天作一篇文,就是综合地表现他以前知识、思想、语言等方面的积累。”作文教学实践也证明:学生缺乏材料积累,是学生怕作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语文“新课标”精神的落实,材料作文在中考中悄然升温,成为一道引人注目的亮丽风景。 所谓材料作文,就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完成写作的一种作文形式。从审题立意上看,材料作文要求考生根据材料去确定文章的主旨,材料对考生的审题立意起着很大的限制或暗示作用,材料既是考生作文立意的出发点,又是归宿点。从取材上看,材料作文中的材料除了对考生作文立意起着限制作用外,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考生的取材。作者行文时必须顾及材料,材料或为作者的议论提供论据(如读后感),  相似文献   

15.
李文镪 《辅导员》2010,(6):I0008-I0008,57
中考作文要求“中心明确”,而一类卷则要求“中心突出”。事实上,文章中心突出与否,历来是各省市中考判定作文能否得高分的重要条件之一。我们不论写什么样体裁的作文,都要有一个主题。所谓主题,就是贯串文章内容、题材的基本问题、基本观点,也就是作者经过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分析、研究,并通过对材料的提炼而得出的思想结晶。所谓“中心突出”,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中心论点要集中和鲜明。中心的表现形式可以是明示的,也可以是含蓄的;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作文教学中,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正所谓言为心声,文章应该是作者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可是,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提起作文就头疼,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写什么呀?”“怎么写呀?”为了应付任务,  相似文献   

17.
形式永远只能为内容服务,没有内容的事物永远都是海市蜃楼。学生的作文也不例外。那么,内容由什么组成?观点是核心,支撑观点的就是材料。材料由何而来?由素材而来。具备了大量的各种各样的素材.就成了作文的有效建筑材料。那么,为了对付不同内容的命题、材料、话题作文,就十分必要构建素材库,并且应按类别进行装配。  相似文献   

18.
《中文自修》2001,(5):46-48
作文考试,最关键的当然就是审题。审题正确,一篇文章就成功了一半。在中考和高考中作文题型往往是多种多样的。有时是“话题”作文,有时是“材料”作文,有时是“命题”作文,有时甚至是以漫画为题,所以我们在作文训练中千万不能偏于一隅,盲目跟风、揣摩试题。  相似文献   

19.
徐翠菊 《现代语文》2007,(5):118-118
很多学生一提写作文就会头疼,说是没东西好写,其实也就是缺乏材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主要症结在于学生平时缺少素材的积累。没有丰富的写作素材,又怎么能写出高质量的作文呢?因此,作文教学必须从积累素材抓起,只有厚积,才能薄发。  相似文献   

20.
没有写作材料是当代中学生写作的难题。无米难成炊,当前作文教学急于解决的事儿就是“写什么”的问题,也就是搜集作文材料的问题。新课标明确指出: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多方面地积累和运用写作素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