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3 毫秒
1.
有人认为,“素质教育”是针对中小学的“应试教育”即“片面追求升学率”提出来的,它似乎不对中专的“号”,因为中专本身就不是“应试教育”,它压根儿就没有“片追”,搞什么“素质教育”呢?也有人认为,中专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知识和技能,为将来就业打好基础,这本来就是在进行“素质教育”了。其实稍加分析,就不难发现这些观点的偏颇。首先,我们要明确“素质教育”起初虽然是针对中小学的“片追”提出来的,但其宗旨却是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了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这正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我们中专能例外吗?其次,我们更应该明确,虽然中专不是“升学教育”而是“就业教育”,是为了培养和提高就业者(劳动者)的素质,但劳动者的素质绝不只是专业技术和劳动技能。特别是今天我  相似文献   

2.
招远县位于胶东半岛,属烟台市,经济比较发达,教育基础较好。但由于种种原因,初中毕业后的升学竞争十分激烈。面对“片追”现象,我县曾采取过一些措施,如,1984年制定了《招远县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十条规定》,从学生在校时间、考试次数、课外作业量等方面作了规定,并将开齐学科、辅导差生等工作纳入学校责任制进行考核。然而,这些“堵”的办法收效甚微,“片追”现象仍然屡禁不止。我们经过反复调查和认真思考,认识到:要解决好初中校“片追”问题,必须从改革高中招生制度入手,使之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我们总结了我县自1983年以来推行学校工作岗位责任制和对学校工作全面评估的经验教训,认识到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工作的评估指导,有着优化教育管理、调节教育运行机制的作用。如果把评估结果与高中招生挂钩,有可能把学校从“片追”引导到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轨道上来。  相似文献   

3.
一年一度的高考备受世人关注,从媒体对高考“状元”的过度热炒中我们也能够沉淀出一些理性思考。其实,从“状元”的身上我们不难发现,如今高考能够取得不俗成绩的,都是综合素质高的学生,那种死读书、读死书的学生在如今的高考中并不占优势,换言之,我们认为,高考已进入全面素质竞争的时代。素质教育不回避升学竞争。教育专家燕国材最近撰文指出,我国教育改革不理想的症结之一,是让“素质教育流于空谈”。在他看来,素质教育并不神秘“,所谓素质教育,则是加强基础、发展智能、培养非智力因素、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本期“高考感悟”《从高考看学生全面素质竞争》一文,从考试的功能和目的、检测目标和过程、结果运用和招生方式、高分个案分析等方面印证了这一观点。《高考“状元”告诉了我们什么》一文,以今年四川省文科状元陈璇卿为例进行“个案分析”,说明学校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学生素质就可能获得全面发展;随着全面素质的提高,学生在升学竞争中取得优良成绩就在情理之中。“试卷例谈”以今年高考政治试卷的分析为例,谈到了高考命题的方向性变化——《高考试题导引学生走出“象牙塔”》,它要求学生既要学习书本知识,又要关注社会生活;既要熟练掌握知识体系和知识点,又要灵活运用政治学科的知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既要了解时事的来龙去脉,又要能够多角度、多层次、多领域地分析时事问题。“制胜之道”以坚持抓好高中体育教育的理念和做法,阐明了《学生不“断练”,人才方合格》的道理,揭示了那种“挤体育保升学”做法的得不偿失。因此,无论从整体看,从个体看还是从命题看,升学竞争实际上已是全面素质的竞争。透过这个现象能让人们明白,抱残守缺、不思变革、死抱着“题海战”“、疲劳战”不放已远不能适应教育的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时代主流,势不可挡。  相似文献   

4.
庞超 《四川教育》2006,(9):11-12
一年一度的高考备受世人关注,从媒体对高考“状元”的过度热炒中我们也能够沉淀出一些理性思考。其实,从“状元”的身上我们不难发现,如今高考能够取得不俗成绩的,都是综合素质高的学生,那种死读书、读死书的学生在如今的高考中并不占优势,换言之,我们认为,高考已进入全面素质竞争的时代。素质教育不回避升学竞争。教育专家燕国材最近撰文指出,我国教育改革不理想的症结之一,是让“素质教育流于空谈”。在他看来,素质教育并不神秘“,所谓素质教育,则是加强基础、发展智能、培养非智力因素、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本期“高考感悟”《从高考看学生全面素质竞争》一文,从考试的功能和目的、检测目标和过程、结果运用和招生方式、高分个案分析等方面印证了这一观点。《高考“状元”告诉了我们什么》一文,以今年四川省文科状元陈璇卿为例进行“个案分析”,说明学校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学生素质就可能获得全面发展;随着全面素质的提高,学生在升学竞争中取得优良成绩就在情理之中。“试卷例谈”以今年高考政治试卷的分析为例,谈到了高考命题的方向性变化——《高考试题导引学生走出“象牙塔”》,它要求学生既要学习书本知识,又要关注社会生活;既要熟练掌握知识体系和知识点,又要灵活运用政治学科的知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既要了解时事的来龙去脉,又要能够多角度、多层次、多领域地分析时事问题。“制胜之道”以坚持抓好高中体育教育的理念和做法,阐明了《学生不“断练”,人才方合格》的道理,揭示了那种“挤体育保升学”做法的得不偿失。因此,无论从整体看,从个体看还是从命题看,升学竞争实际上已是全面素质的竞争。透过这个现象能让人们明白,抱残守缺、不思变革、死抱着“题海战”“、疲劳战”不放已远不能适应教育的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时代主流,势不可挡。  相似文献   

5.
题解:“片追”是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简称;“七岁儿童”指小学一年级学生。 片面追求升学率这股歪风,至今未能制止,还有越刮越大之势。难怪有人把它比做超级大国谈裁军,天天说裁军,天天在扩军。我们许多学校也是天天说反对“片追”,天天在实行“片追”。 原来只有高中搞“片追”,后来发展到“初中”,现在延伸到“小学”。连小学一年级也采用了“片追”的教学方法,真是害人不浅! “片追”的教学方法之一,就是“先赶教学进度,  相似文献   

6.
一年一度的高考备受世人关注,从媒体对高考“状元”的过度热炒中我们也能够沉淀出一些理性思考。其实,从“状元”的身上我们不难发现,如今高考能够取得不俗成绩的,都是综合素质高的学生,那种死读书、读死书的学生在如今的高考中并不占优势,换言之,我们认为,高考已进入全面素质竞争的时代。素质教育不回避升学竞争。教育专家燕国材最近撰文指出,我国教育改革不理想的症结之一,是让“素质教育流于空谈”。在他看来,素质教育并不神秘“,所谓素质教育,则是加强基础、发展智能、培养非智力因素、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本期“高考感悟”《从高考看学生全面素质竞争》一文,从考试的功能和目的、检测目标和过程、结果运用和招生方式、高分个案分析等方面印证了这一观点。《高考“状元”告诉了我们什么》一文,以今年四川省文科状元陈璇卿为例进行“个案分析”,说明学校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学生素质就可能获得全面发展;随着全面素质的提高,学生在升学竞争中取得优良成绩就在情理之中。“试卷例谈”以今年高考政治试卷的分析为例,谈到了高考命题的方向性变化——《高考试题导引学生走出“象牙塔”》,它要求学生既要学习书本知识,又要关注社会生活;既要熟练掌握知识体系和知识点,又要灵活运用政治学科的知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既要了解时事的来龙去脉,又要能够多角度、多层次、多领域地分析时事问题。“制胜之道”以坚持抓好高中体育教育的理念和做法,阐明了《学生不“断练”,人才方合格》的道理,揭示了那种“挤体育保升学”做法的得不偿失。因此,无论从整体看,从个体看还是从命题看,升学竞争实际上已是全面素质的竞争。透过这个现象能让人们明白,抱残守缺、不思变革、死抱着“题海战”“、疲劳战”不放已远不能适应教育的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时代主流,势不可挡。  相似文献   

7.
“片追”是“片面追学升学率”的简称,这已是教育界的口头语,而究竟什么是“片追”,什么不属“片追”,我国教育界的“片追”究竟严重到什么程度?它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特别是如何治理……这一串十分重要而具体的问题,能科学回答的人恐不多.  相似文献   

8.
一、教师必须具备渊博的知识和敏锐的洞察力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 “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世界——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因此,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分析差生问题之所在, 找出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法,决不能为追分求率,急功近利,而强迫学生读死书、死读书,最后酿成惨剧,应给学生造就一个  相似文献   

9.
老生新谈──光明小学“乐考”的尝试北京崇文区光明小学考试历来被认为是检验学生质量的唯一形式。因此,各种考试,特别是期末考试对学生、对教师都有一种心理上的压力,常常为了“追分”,而加重课业负担,造成学生厌学。我们觉得考试作为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一种手段是...  相似文献   

10.
为了扭转近几年来片面追求生学率所造成的只管校内不管校外,只看眼下不顾将来,只管升学不管做人的现象,必须端正办学思想,坚持“三个面向”和两个适应(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因此,中小学教育工作者要做到对社会负责,对学生终身负责,要把教育的侧重点放在“育”字上。教书是育人的手段,育人是教书的目的。教师应当把教书与育人最佳结合起来,既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又要结合教学塑造学生灵魂。“育人”是对学生进行包括思想、品德、知识、智能和身体在内的全面的培养。育人的方法与途径自然也是多种多样的。下面谈谈我们是  相似文献   

11.
一、教师必须具备渊博的知识和敏锐的洞察力对差生的教育,切忌简单粗暴。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 “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世界——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因此,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分析差生问题之所在, 找出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法,决不能为追分求率,息功近利,而强迫学生读死书、死读书,最后酿成惨剧,应给  相似文献   

12.
“担保制”     
每接一个班,总有拖欠作业的现象。特别是总有那么三两个不自觉的学生,除非是老师一天到晚跟着他屁股追,否则他是能赖便赖,实在不能赖,也要一拖再拖。对这些所谓“油了”的学生,发火已无济于事,罚  相似文献   

13.
当前,扼制“片追”的呐喊似乎有所降温,但与此相关的一系列问题远未解决,“片追”本身的热度有增无减。对此,我们还想呼吁:扼制“片追”人人有责。  相似文献   

14.
十年动乱期间,受极左路线影响,社会上鄙视知识、鄙视知识分子,把业务尖子看作“白专”,把交“白卷”视为光荣的荒唐现象比比皆是。改革开放后,我们彻底清算了极左路线的影响,社会风气逐渐好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为祖国的富强和个人的发展而努力学习逐渐成为社会的主流意识。但是近两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人,失业和下岗职工逐渐增多,毕业生就业难成为突出的问题。在这种形势下,“读书无用”思潮又有抬头的趋势。有的家长及学生错误地认为“上不上学、读不读书一个样,都是没有用,还得哪…  相似文献   

15.
差生,通常是指那些具备了接受知识的生理条件与智能而学生成绩不理想的学生。目前,差生现象在不少地方仍普遍存在。这个问题已经成为素质教育中“面向全体”与“全面发展”的一大障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差生形成的原因,从学校,家庭方面来说,一是有的学校搞应试教育,只顾抓升学有望的“尖子”而忽视大面积的一般学生,致使他们中的一部分渐渐  相似文献   

16.
在作文教学中,我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老师布置的似日小练笔,学生迟迟不做,直至上学前夕,才无可奈何地拿起笔。究其原因:没有什么好写。现在小学生的生活,不能说不丰富,学校、社会、家庭,到处是他们活动的天地,也到处有他们的生活。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无话可写”的现象呢?克鲁普斯卡娅说:“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完全不会观察,可以这样认为,他们的眼睛不用来看,耳朵不用来听。”不过,生活中的很多事常常是杂乱无章的,  相似文献   

17.
根据我处和部分市、县教育局、科的重点调查,在小学生思想品德方面,目前存在一些问题和缺陷,突出的是:(一)毕业班学生在升学和从事生产的问题上,大部分人情绪很紧张,有的顾虑升不上学家长责难,有的怕生产劳动“苦”,“没有前途”,因而片面要求升学,他们起早带晚,“突击”功课,有的身体健康已受到损害。(二)非毕业的班级,学习纪律一般较松弛,很多学生不遵守课堂秩序,不尊敬教师,甚至有的班级闹得无法上课。(三)道德品质败坏的现象很严重,有些学校有偷窃现象,有的学生堕落为流氓,甚至沦为罪犯,这种学生虽然是个别的,但影响很大。以上这些情况集中的暴露了小学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的薄弱。我们认为必须引起全体小学教育工作者对此充分重视,并用最大的努力来改变它,才可以使新生一代获得健全的成长。  相似文献   

18.
一、什么是问题解决和数学教育何谓“问题解决”,或者说“问题解决”的思想是什么呢?有关专家认为:“问题解决”是一种以排除教师为主导地位的灌输方式,代之而起的是促使作为主体的学生去解决面临的疑问和矛盾。它是一种自主的、能力的学习方式,目的是培养学生在导入新的经验和知识的同时,努力使学生对不可理解的问题得到理解的态度和能力,并在这一过程中积极发展学生的个性。“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以华东师大张奠宙教授为主的数学教育研究小组提出的“数学素质教育设计要点”指出:“问题”不等于考题,尤其不等于目前的升学试题,…  相似文献   

19.
“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以下简称‘片追’)是端正办学指导思想的关键”,这个题目已很不新鲜,但这一观念却还没有为教育工作者所普遍接受。有的校长和教师甚至产生逆反心理,一提端正办学思想,克服“片追”,就认为是指责他们,觉得委曲;有的甚至根本不承认自己有“片追”问题。所以,在此之前,虽然对纠正“片追”倾向开过不少“药方”,但收效甚微,原因就是有些“病人”觉得“药不对症”,认为自己得的还不是这种“病”而拒绝用“药”;或者认为这“药”虽可治病,但有副作用而不敢用。本文不避“老生常谈”之嫌,目的是想做做“病人”的“思想工作”,划清几个在克服“片追”问题上的认识界限,以消除“病人”的用“药”顾虑,早日治愈“片追”顽症。  相似文献   

20.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这样指出:高中阶段教育要“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指导”,并“采取多种方式,为在校生和未升学毕业生提供职业教育”。我们认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