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好奇心比好胜心更重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的课堂倡导比赛,讲究合作,培养了学生的好胜心,却让学生失去了好奇心.其实,好奇心才是真正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学生创造性的原动力.数学教学如何使学生感到好奇,是我们课堂教学必须研究的问题.华裔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崔琦先生说过:“喜欢和好奇心比什么都重要.”数学教学活动应该成为让学生产生喜欢和好奇心的源泉.研究表明:当学生对数学感到好奇了,不再感到数学学习苦了,内在的动力就能激发.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相似文献   

2.
一、提高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绿色通道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要突出一个“新”和“奇”,初中学生的好奇心强,喜欢新鲜东西,奇异的刺激对他们有很大的吸引力。数学这门学科,看起来很枯燥无味,但是要有机地把它演变一下,数学课变为演讲课,或同相关的学科知识联系起来,学生就会对数学产生兴趣,就会自主地去思考,去探究,去学习,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求知,不要把数学课看成是一种缜密威严的学科,让学生对它望而生畏,怯而止步。的确,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从动机出发的,学习行为也是如此。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的心理源泉同样也是来…  相似文献   

3.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它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如果对数学知识充满好奇心.就会主动积极地、心情愉快地进行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要让学生经常用数学的“眼光”看身边的事物.让孩子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好奇心、求知欲不断旺盛成长。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从生活实际出发,把教材内容与“数学现实”有机结合起来.[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正数形结合作为初中阶段的重要学习方法,对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意义重大。笔者从快乐学习、主动学习、深入思考等角度来探讨初中数形结合题的教学。一、领略数学之美,实现快乐学习数学的美我们平常很难领会。只有真正学进去数学,理解数学,喜欢数学,才能领会其独特的魅力。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我们学生只有真正喜欢一样东西时,才会有无限的好奇心探索它。就如我们学习数学一样,要怀着浓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来学习数学。  相似文献   

5.
数学实践活动与小学生实新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利萍 《甘肃教育》2009,(13):47-47
一、数学实践活动是激发学生创新欲望的途径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永远胜过责任感。”兴趣是创新的原动力,学生一旦产生了兴趣,就会对所学知识积极思考,深入探索,甚至打破陈规,产生创新欲望。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心、喜欢刨根问底是小学生的一大特点,而好奇心又是创新的潜在动力。  相似文献   

6.
爱因斯坦说过:“优秀的性格和钢铁般的意志比博学更为重要,智力上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性格的伟大。”一个孩子只有在快乐、自由的环境中,个性特征才能充分地发展,想象力、好奇心、自信心、创造性思维、独立意识等优秀的心理素质才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因此,数学教学必须从单纯的知识学习、方法与技巧的学习中走出来,关注学生的情感,发掘数学中的情感素材,让他们从小喜欢数学,热爱数学,实现数学的可持续发展。■一、在趣味解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一般来说,小学生的学习不可能是追求什么伟大的目标,兴趣才是学习的驱动力。兴…  相似文献   

7.
小学生有着很强的好奇心,但对一些枯燥而繁杂的一串串数字和一道道式子题不太喜欢,这会直接影响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而兴趣又是学习的动力,所以教师要想搞好教学,就一定要先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8.
一、提高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绿色通道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要突出一个“新“和“奇“,初中学生的好奇心强,喜欢新鲜东西,奇异的刺激对他们有很大的吸引力.数学这门学科,看起来很枯燥无味,但是要有机地把它演变一下,数学课变为演讲课,或同相关的学科知识联系起来,学生就会对数学产生兴趣,就会自主地去思考,去探究,去学习,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求知,不要把数学课看成是一种缜密威严的学科,让学生对它望而生畏,怯而止步.……  相似文献   

9.
史彩英 《辽宁教育》2009,(11):51-51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通过数学学习,应使学生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据有关调查表明,我国小学生有47%不喜欢数学。在学校里我们经常发现:一个学生在数学上有能力.却少有兴趣,因此数学成绩不好。但如果教师能使他喜欢学习数学,那么这个学生就能进步。由此可见,教师要帮助学生把学习数学当作是一种享受。而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学生的学习兴趣源于教师精心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0.
数学来源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挖掘生活中的数学因素,让学生从熟悉的情境中领悟数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兴趣是人积极地认识、欣赏和探索某种事物的倾向。学习兴趣是学生有选择地、积极地、愉快地学习的一种心理倾向。学习兴趣往往源于好奇心,但是只有好奇心而没有明确的目标容易得到满足,并常在满足后好奇心很快消失。而兴趣有较明确的目标,得到满足后,不仅不会消失,反而更加浓厚。因此,教师应该善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1.
既然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那么"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学生应当从自己熟悉的生活背景中发现数学。分类和比较都是重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也是学生学习其它数学知识的基础。因此,在这次的数学新课程改革中增加了这一新的知识点——《分类与比较》。一、创设生活情境,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感知数学问题。  相似文献   

12.
林花 《江西教育》2003,(18):23-23
从上学期开始,我让学生尝试撰写数学周记。当时的初衷是想让学生增强对数学的直接、感性、真实的认识和体验。一个学期试验下来,我惊喜地发现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加了,思维的主动性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也得到了发展。数学周记,他让学生从数学学习的“小课堂”走向了社会的“大课堂”,成为课堂教学有效的补充与延伸。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周记将生活与数学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它让学生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使得学生乐于接触数学信息。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尝试着写数学周记,用他们自己的语言记录学习、生活中发现的数学问题,或用…  相似文献   

13.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所以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地把数学问题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是从生活中来的又运用到生活中去的,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离不开数学。既然如此,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喜欢学数学呢?为此,就学习新课改的精神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和看法。一、创设贴近生活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  相似文献   

14.
陈尚春 《考试周刊》2009,(27):211-211
疑问是打开智慧大门的钥匙。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研究问题罢了。”善疑是前进的动力,是掌握好知识的良好开端。高中学生具有精力充沛、求知欲强、有好奇心、善动手的特点,而好奇心和求知欲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力量。培根先生认为:“知识是一种快乐.而好奇心则是认识的萌芽。”  相似文献   

15.
经常听老师们说:现在的学生不爱学习.不想学习.上课无精打采.萎靡不振。下课时精神抖擞,活蹦乱跳。可我们的老师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我想这与我们老师设计的教法,学法有很大的关系。陶行知说过.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数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也正在逐步实现向人的生活世界回归。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强调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活动。新课标也指出:“数学教学要重视所学内容与生活的联系;重视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重视学生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应按新课标的要求去做,尽量选择生活中的事例作为教学内容,让学生多参加实践活动,因为实践是数学发展的丰富源泉。数学脱离了现实就会变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下面是笔者在教学“平均数”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6.
1寻找生活中的原型。直接利用原型进行教学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也只有让它扎根于生活的土壤中,它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小学数学的学习内容大部分都能从生活中找到原型,在教学这些内容时,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些原型,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喜欢学习数学。在教学“统计和可能性”这部分内容时,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感兴趣的事件引入,请学生调查好朋友喜欢吃的水果、喜爱的体育运动等,  相似文献   

17.
<正>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数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实践也表明,小学生如果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学习起来就乐此不疲。那么,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那就要针对数学教材呈现的知识点的特点,瞄准数学教学的具体教学目标,优化数学教学策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在引导动作操作中激发学习热情小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动手操作来探究  相似文献   

18.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阐述过:“生活即教育”,这揭示了教育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数学教育也是如此。数学教学要重视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经验,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实施“生活化教学”。怎样将数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9.
激趣 乐学     
<正>数学源于生活、根植于生活。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数学教学就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点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挖掘数学内涵,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1.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奇便是思考的源泉,是创新的动力。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  相似文献   

20.
数学起源于生活。数学教学必须基于学生的“数学生活”,从数学与之所依附的学生亲身体验的现实之间去寻找联系,帮助学生构建数学生活,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他们的数学生活。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与共同研究者的教师,必须着眼于“生活知识数学化”,使学生领悟到生活真有趣,数学真有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内驱力;着手于“数学知识生活化”,使学生能够用数学的观念认识世界,用数学的方法改造世界,用数学的语言描述世界。一、数学教学生活化是对传统数学教学的拷问与应答数学来源于生活,那么我们的数学教学就应该联系生活、贴近生活,让生活进入课堂,使学生主动地动手、动口、动脑,想办法来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成功的喜悦。同时增强其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发展求异思维,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而我们的传统数学课堂通常是一种以抽象而陌生的概念、定理、法则、公式、图表等符号体系为主搭建起来的知识场景,呈现给学生的也是经过精心组织的、条理清晰的数学结构,它与学生生活有许多差别和距离。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数量经验和图形直觉都难登教学世界的大雅之堂。说的极端一点,学生变成了“知识的容器”“考试的机器”“分数的奴隶”,而教学世界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