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闽南方言的“会”、“■”字用得很多,因此,带“会”、“■”字的句子很多。本文就一些常见的带“会”、“■”字的句子进行初步分析,归纳为1、“会 体词性词语 勿会”,2、“会 谓词 勿会”,3、“中 会 补、“中 勿会 补”,4,“会 中 勿会 补”,5、“会 主 谓 勿会”,6、“会 并列词语 勿会”等句式。 文中着重谈谈这几种句型的陈述式、疑问式及其变换形式的一些用法、特点。  相似文献   

2.
著名学者蔡尚思在《中国思想研究法》一书中,特别指出“辩论批评的重要”,专章探讨了“评论的方法”。他认为“一切方法和评论叙述,均随态度而转移,所以学者尤其是思想家和历史家,首要注意态度”,并对“评论应有的态度”分为二十点而约言之:勿慕名、勿畏势、勿贪利、勿徇情、勿故误、勿臆说、勿离题、勿异拟、勿当然、勿灰色、勿嫉妒、勿依附、勿太过、勿混谈、勿恋旧、勿执一、勿相对、  相似文献   

3.
“四人帮”在臭名昭著的“两个估计”里,胡说什么新中国建立后十七年的教育战线是“黑线专政”。这个“黑线专政”论,现在已变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我们还必须发扬“宜将剩勇追穷寇”的精神,将这过街老鼠穷追猛打,要直捣其老巢,进一步将它批臭。  相似文献   

4.
勿”、“物”二字的本义,众说纷纭。窃以为“勿”的本义即“以犁起土”。由此引申出“土色、相土色,色、杂色,杂色帛,旗帜”等意义。“勿”为“犁田”.“物”即“犁田的牛”;之后“物”才产生了“杂色牛”这一意义。“勿”与“物”之间有假借或混用现象。  相似文献   

5.
一、读音相同,词性相同。例如:1.全世界被压迫的人民团结起来:2.毕业考试的时间渐渐迫近。这两句中的“迫”字都读pò音,都是动词。“压迫”中的“迫”是强烈压制、硬逼的意思;“迫近”中的“迫”则有接近之意。 二、读音相同,词性不同。例如:1.公园里各种各样的鲜花简直把我的眼睛看花了。这句中的  相似文献   

6.
项羽这一历史人物,自古以来一直倍受人们争议,历代名家对其有褒有贬。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王安石:“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毛泽东:“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司马迁本人对项羽的评价也是有誉有毁:  相似文献   

7.
本对《古代汉语》选的几个注释提出了异议,认为《晋灵公不君》“莫之继”中“之”应释为“第一人称代词,我们”;《齐姜劝公勿怀安》中“岁”的本义当为“肢解(人或牛作祭牲)”;《齐姜劝新华通讯社勿怀安》“瞽史之纪”中“瞽史”应释之“偏义复词,义偏史”。  相似文献   

8.
许寿裳在《亡友鲁迅印象记》一书中,回忆了鲁迅先生在北京的生活情景,提到鲁迅书房里挂着这样一付对联:望崦嵫而勿迫恐鹈鴃之先鸣这是从屈原的《离骚》中摘取而来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古代汉语》文选的几个注释提出了异议,认为《晋灵公不君》“莫之继”中“之”应释为“第一人称代词,我们”;《齐姜劝文公勿怀安》中“岁”的本义当为“肢解(人或牛作祭社)”;《齐姜劝文公勿怀安》“瞽史之纪”中“瞽史”应释为“偏又复词,义偏史”。  相似文献   

10.
从“勿攸”到“忽悠”——“忽悠”小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忽悠”的本意是指旗帜随风飘扬的样子,究其本原应作“勿攸”。后来。在同音假借的作用下,“勿攸”改作“忽攸”或“勿悠”。最后,“忽攸”或“勿悠”在偏旁类化的作用下又改作现今通用的“忽悠”。  相似文献   

11.
六、关于“而勿正心勿忘”《孟子·公孙丑上》“知言养气”章谈养浩然之气的功夫时有“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的话。“而勿正心勿忘”义不可通,不应曲为之说。愚按“勿正心”三字疑涉下“勿忘”二字而衍误。原来原文当作“必有事焉,而勿忘,勿助长也。”由于原文“勿忘”前误衍“勿忘”二字;再把误衍的“忘”字分开写成“亡心”二字;再把“亡心”二字误写成“正心”二字。这样,原文的“而勿忘”,就逐步衍误成“而勿正心勿忘”了。若将本文还原成“必有事焉,而勿忘,勿助长也。”则下文宋人  相似文献   

12.
浅,事今薄,奚敢有请?”鲍彪注:“薄,犹迫。”(紧迫)《汉书·严助传》:“王居远,事薄遽,不以王同其计。”颜师古注:“薄,迫。遽,速也。”(紧迫)从上述例子可看出,在古代汉语里,“薄”的引申义的使用范围大大超过了其本义的使用范围,它在“迫近、逼近、靠近、逼迫、紧迫”等义项上与“迫”的义项发生了重合,构成了同义词。“薄”具有“迫”所包含的某些义项绝非偶然之事,这是词义不断丰富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我认为“薄”的本义虽非“靠近”,但不可断然说它绝无此意,事实上,引申义“靠近”已是其常见的、重要的义项之一。在古代汉语里,一词…  相似文献   

13.
全国人大代表郑雪君建议,借鉴国外做法,在中国推广“无巴掌日”,呼吁改变“虎妈”“狼爸”式的教育观念,勿体罚孩子.(据3月6日中国新闻网报道)  相似文献   

14.
“攘外必先安内”政策是蒋介石提出的在一定时期对内对外的基本国策,是课本中的难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一、从时间上:注意政策的阶段性。这一政策是蒋介石在1932年的庐山“清剿”会议上正式抛出的;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标志着这一政策的破产。所  相似文献   

15.
中国自古被称为“礼仪之邦”,君子的一切行为规范都以“礼”为内核。孔子曾经说过:外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有礼,方能名正言顺,自尊尊人,走遍天下;无礼,只能受人非议,处处碰壁,寸步难行。  相似文献   

16.
《论语·雍也》“虽欲勿用”句中的“勿”字原为“物”。“物”字本义指杀牲牛,引中指杀牲,又引申指供宰杀的牺牲,后来再作引申,泛指万物。《论语》“虽欲物用”原句所用的是“物”的第二次引中义.指供宰杀的牺牲。“勿”本义为屠杀,后来音近假借为否定副词。《论语》在流传中,“物”同声假借为“勿”,后世误将“勿”作本字流传。  相似文献   

17.
《离骚》云:“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王逸注曰:“崦嵫,日所入山也,下有蒙水,水中有虞渊。”历来楚辞注家多以“崦嵫”为日入之所,并无实指,洪兴祖在《楚辞补注》中引《山海经》《淮南子》予以佐证,多被后人看作神话中的地名。神话中的地名有虚有实,不一定一一能考其实,但亦不当一律斥之为虚妄。今人对于“崦嵫”的所在也说法不一,没有定论,故在此对《离骚》中所提“崦嵫”一地做考证。  相似文献   

18.
《诗经·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召公所说”中的“拜”字之义,历代学者给出了不同的解释。通过对“勿翦勿拜”中的“拜”字及其在韩、鲁《诗》中异文“扒”字的考察,同时采用方言中相应词语以及相关民俗的证据,得出结论:“拜”、“扒”都是假借用法,所表示的意义是“攀爬”。  相似文献   

19.
说起写品德评语,有些当班主任的老师,往往提笔就写上“学习认真”,“劳动积极”,“爱护公物”等等。自然,这些话并未说错。可是,笼笼统统,老是写这么几句,学生看了无所得益,家长看了也不满意。记得清代李笠翁有句话,叫做“说一人,肖一人,勿使雷同,勿使浮泛。”这是对文艺创作说的,但对教师写品德评语来说,倒也很适用。品德评语应当反映出学生的个性来。比如说,写一个学生的优点或缺点,就要写出他较为突出的一点,切忌面面俱到,用千  相似文献   

20.
E仔俱乐部     
为了尽可能满足绽粉们的要求——为淀粉来信和“编辑部‘嘿’镜头”增国版面,这一期西西的版首语就“言简意赅”吧!幸好我不是废话多的丢丢或者爱抢戏的迫迫,为了淀粉们,我闪!把更多版面留给你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