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一位“身经百炸”的作家,巴金留下了大量关于轰炸的作品,既控诉了日军惨无人道的暴行,也讴歌了中国人民面对轰炸的同仇敌忾。无论是就对轰炸表现的全面,还是就艺术上所达到的高度而言,巴金的这类作品都有其文学史上的特别意义。  相似文献   

2.
巴金是一位热烈地歌颂青春的作家。激情,是巴金创作的轴心,也是他艺术思想、风格魅力之所在。巴金在创作中充分暴露了内心的真实情感,将自己的爱恨情仇一股脑儿地倾吐出来,这份赤裸裸的激情交与读者的同时,他们也接受了作家那颗热腾腾的心。然而,巴金的激情叙述也有其艺术缺失,它在沸腾了读者之心时,却再无力将读者拉回沉静与思考,因而缺乏一种刻苦深思的坚忍。  相似文献   

3.
巴金创作《家》,以内心一股青春奔涌的激流来审视觉新这类人物的人性中堕落软弱和上升坚强交织挣扎的困境,疾呼跟随"激流"冲破死水般的陋习旧制。同时,更多的人物如琴、觉民、觉慧、鸣凤,勇于跳出"家"的梦魇,探索追求未可知的前路。但特定时代家族所折射的无可名状的人际情感上的厚障壁,使青春的激流在行进中遭遇了无情的逆转与迂回。巴金坚持用"幼稚"的青春激流,来涤清人性丑陋的沉疴,冲破畏缩守旧的枷锁,歌赞穿越"乱山碎石"的少年英气。  相似文献   

4.
作家巴金永生在青春的原野,他歌颂青春的美丽和成长,诅咒那些与青春为敌的摧残生命的势力.贯穿在他的作品中的那种对旧制度强烈的憎恨和热情地鼓吹反抗和变革的精神,鼓动了许多青年读者的正义感和不满现实的激情,并引导他们走向了反抗和革命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巴金长篇小说中同样罹患肺病的各色主人公为切入点,运用社会历史分析方法对其不同的死亡催化剂进行分析。从而认为巴金出色地运用现实主义手法,真诚地再现了当时知识青年所面临的三大生存困境,使作品中处处洋溢着现实主义光芒与人道主义关怀。  相似文献   

6.
如今,年轻的一代、两代并不那么喜欢读巴金,对鲁迅更是心存“畏惧”。我们当然不必作一番该读什么、不该读什么的说教。这是因为,有效的阅读是需要兴趣的,说教可能一时奏效,却不可能带来持久的读书兴趣。  相似文献   

7.
巴金逝世曾经被宣布为“五四”传统的“终结”,这样的思维逻辑恰恰表现出了我们与“五四”传统的深刻的隔膜。在纪念“五四”新文化运动90周年的今天,重新检讨巴金这样的“五四”老人的文学价值,恰恰是我们重新认识“五四”传统的最好的方式。  相似文献   

8.
巴金是蜚声海内外的文学大师,本文从他的成长经历、文学成就、巴金精神三个方面来展示其独特而令人钦佩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9.
以写“家”的意向为特色的巴金老先生,在其作品中呈现了如《红楼梦》般的家庭意向,他的家庭小说与《红楼梦》有着明显的文化传承关系。无论是《激流三部曲》中的高公馆,还是《憩园》中的杨公馆,抑或是《寒夜》中的汪文宣的寒舍,都与贾府一样超越了自身的具体规定性,而演变为封建文化衰落的象征,一种没落的社会存在的象征。或曾经显赫,由于父辈的沉沦腐败,子辈的压抑反抗而走向衰败和崩溃;或风雨飘摇,爱的根基已腐朽而各自天涯。作者还以巨大的热情关注“家”中女性的生活和命运,透视女性的生存价值和心态,他用“家”来象征囚禁女性的金丝笼,消蚀了女性在天空中飞翔的能力。但随着作者思想的成熟和创作风格的变化,“家”在作者笔下已改变了它原有的意向。  相似文献   

10.
在我的笔记本上,记了好多被人们敬仰的中外著名人物的自喻,比如:誉满全球的居里夫人,甘愿为“春蚕”,“吐尽每一根丝为人类织衣御寒”;鲁迅喻自己为“牛”;被喻为中国“保尔”的吴运铎则以“泥土”自喻。……我同样喜欢巴金的自喻“木柴”。他说:“我不配做  相似文献   

11.
王尔德的作品《快乐王子及其他故事》刚一问世,就获得了一致好评。目前,该作品译本中最受欢迎的还是巴金的译本。论文从美学角度对巴金《快乐王子及其他故事》的翻译进行部析,从此探究巴金在翻译作品时的文学功力。  相似文献   

12.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巴金研究热度不减,而且研究在诸多方面有了新的变化,取得新的进展,呈现出阶段性的热潮。文章主要对近几年来,巴金的主体研究以及视野开拓与方法多元的创作研究,巴金及其创作的比较研究,巴金与地域及其文化的研究等新变化新进展方面进行了大致梳理、考察,试图把握近几年来巴金研究的基本特征和新动向。  相似文献   

13.
“巴金的意义”作为一个学术话题,表现了从整体、宏观的视角论定巴金及其创作历史意义的研究取向。这种研究取向始于1990年代初,延续至今。关于“巴金的意义”话题的讨论中一直存在赞誉和贬抑两种声音。对巴金意义的论定不应拘泥于赞誉与贬抑两种情感态度,而应该切实发掘巴金的历史意义和他与现时代的深度关联。  相似文献   

14.
[开栏语]巴金从来不认为自己为文学而文学,写作全是为了说心里话,发出内在的呼喊。正如他自述所言:“我现在的信条是,爱那需要爱的,恨那摧残爱的。”套用托尔斯泰评价卢梭的话用“十八世纪全世界的良心”来形容巴金先生,那是一点没错的。生涯几乎贯穿整个二十世纪的巴金,他曾是多少代青年的航标与动力。爱与恨,泪与血,人性、良知、热诚,是巴金先生丰碑一样的著述及其为人所表现  相似文献   

15.
巴金学世界中有着一个独特的形象系列--弱小形象,高觉新、汪宣,觉慧、觉民、琴,还有高老太爷在历史进程中都显示出不同程度的软弱。作为一种精神现象的发现,推动巴金创造弱小形象系列并使他在这一方面取得杰出成就的决不仅仅是同情。他的个人气质,善恶爱憎清晰地体现在他对于笔下人物的价值取向上,他是带着复杂矛盾的情感去创作的,他对于他们有同情,更有理解,甚至还有认同。  相似文献   

16.
作为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的现代知识分子,巴金对传统孝道进行了辩证的思考,既揭露和批判了孝道的专制、残忍与虚伪,又继承了传统孝道重视亲情的合理内核,并注入了自由、平等的现代观念,实现了现代性的转化。这种思考和探索对于如何批判的继承传统家庭伦理文化,构建和谐家庭伦理亦有一定的借鉴和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7.
巴金一生著作等身,创作空间很大。《家》、《寒夜》、《随想录》代表了他创作的三个历史时段。在这三个时段里,他每否定一次“黑暗”,都会给文学、生活和“道”带来新话题。结果,在他一次次扩大的文学空间中,我们似乎看到了更多新空间。  相似文献   

18.
巴金的“无技巧”和苏轼的“平淡”文学创作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运用比较的方法着重分析了巴金的“无技巧”和苏轼的“平淡”文学创作观的相同点, 指出其内涵是: 写作要有感而发, 要写真实, 要按事物的本来面目自然地抒写, 并指出要达到这种艺术境界, 必须是到了晚年, 生活阅历丰富了, 思想成熟了, 艺术技巧丰富了, 才能达到。  相似文献   

19.
金庸先生是当代著名的武侠小说创作大师,他的作品通过各种不同的手法充分展示中国古代文学、历史等方面的知识,其笔下的英雄人物形象虽然个个特点鲜明,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真正的英雄必须是为国为民的大侠.所以,对金庸先生笔下的英雄形象进行一番系统的梳理和讨论,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小学生》2007,(10):32-32
当同学们发现自己身边原来也有英雄的时候,激动之情溢于言表。而有更机灵的同学已经发现了一个重大的秘密——童老师!我们也可以是英雄![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