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天文是台湾眷村文学的主要代表作家之一,十几年的眷村生活经历对她的文学道路产生了巨大影响。文章从其小说文本入手,把握眷村情结在其小说中的具体表现,探求眷村生活经历对其小说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朱天文的小说以写实的写作手法和华丽苍凉的文字反映了台湾文化及文学的变迁。受成长环境的影响,她的小说中带有眷村的印记。又因所处身份及所处时代变幻的关系,朱天文对自身的眷村情结做出了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3.
族群关系是台湾无法回避的一个社会问题,在此背景下生存的眷村文学亦是台湾文学史上的一个特殊现象,族群关系的变迁对台湾外省眷村作家的创作心态和创作内容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眷村作家的族群书写和族群意识建构体现了他们的族群自觉意识。  相似文献   

4.
眷村书写,事实上是从后设的角度所作的界定与分类,它是在眷村行将消失的时候,眷村第二代为留住记忆而创作的体裁各异的作品。眷村文学不仅记录了眷村从兴建到拆除的过程,对台湾社会和台湾文学具有积极而重大的影响,而且从历史、家族、文化等方面展现了与大陆割不断的血脉联系。  相似文献   

5.
朱天文的小说注重从边缘的视角来发掘人的内心世界,对主流的思想意识和约定俗成的强大男权话语进行有力的解构。在进行小说文本形式与语言创新的同时,拓宽小说叙事意义的空间,她以这种特殊的书写姿态表现世纪末的颓废与无奈。  相似文献   

6.
朱天文在近期力作《巫言》中体现了自觉的主体创作意图。在小说中写作者充分强调书写本身的本体论意义,藉书写构建存在物的纵深、多层次的灵性存在状态。而文章也进一步讨论其创作实践对现代都市景观化生存状态实现美学救赎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王艺 《文教资料》2011,(7):19-20
朱天文以对文字、意象的精雕细刻,碎碎念式的叙事腔调,以及充满现代派风格的结构方式,把这个世界的纷纷乱象和对它的批判思考都包容进文字里,她熔炼"张腔胡说"的奢靡小说创作,使她成为华文文学颇受关注的女作家。  相似文献   

8.
朱天文的小说注重从边缘的视角来发掘人的内心世界,以对主流的思想意识和约定俗成的强大男权话语进行有力的解构,从而拓宽小说叙事意义的空间。她通过描写普通人的现实生活向人们展示在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冲击下的人的内心世界,勾勒出一幅幅走到情感边缘的台湾女性的命运与生活图画。同性恋者的边缘叙述是朱天文小说创作题材上的一大突破。女性的边缘叙述和同性恋者的边缘叙述体现了朱天文小说冷眼旁观人生的叙述特色。  相似文献   

9.
第一次看到朱天文的样子,是一方被印在《上海书评》封面上的正面肖像。惯常的一根黛色辫子从肩膀上斜挂下去。朱天文最经典的姿态。  相似文献   

10.
陈蔚 《现代语文》2007,(2):35-36
作为一位私淑张爱玲的台湾女作家,朱天文的小说在构思、语言上形成了一个独特的艺术世界,她善于从平凡琐碎的日常生活中找到深刻的启示,其小说中有一些令人回味的意象。本文从小说中的“黄色”意象入手来分析其创作的特色。  相似文献   

11.
历史进程的转换和感情意识的迁移,致使两代眷村人在不同历史境遇下具有不同的感情内涵,反映在眷村小说中即出现了以早期的思国还乡、反省追忆和中后期的无根焦虑为主要内容的情感表达,给台湾文学带来了别样的风景。  相似文献   

12.
台湾女作家笔下的眷村书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眷村文学在台湾,不仅仅意味着1987年"解严"以来愈发彰显的一种创作现象,更重要的是,太多穿越时空的家国故土记忆,太多离散异乡的人生沉浮和成长轨迹,使眷村文学成为1949年漂洋过海的一代大陆人的沧桑命运写照,成为台湾外省人政治文化认同与现实生存境遇的真实镜像.其中,台湾女作家笔下的眷村书写,更标志了一种不可或缺的文坛存在.  相似文献   

13.
《古都》所呈现的自我东方主义特征代表了一种思维方式和权力话语方式,体现了东方人的东方与东方学家的东方两者经验上的差异性。小说中对前宗主国和前殖民地重叠历史、文化和经验的描述,是通过台北对京都的模仿来实现的。而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符码的表述,显示了前殖民地主体身份的存在,是台北文化抵抗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4.
在后现代女性主义运动的推动下,女性文学及其性别研究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作为女性主义者,奥地利作家耶利内克在剧作《娜拉离开丈夫以后,又名社会支柱》中刻画女主人公娜拉的生动形象,从社会性别建构的角度出发,重点表现其身上兼具的女性气质与男性气质的文学特征,充分显示出女性气质书写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中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5.
她是一位少年成名的美女作家,是一位用自己的呐喊声爱着台湾的公民,亦是一位饱含怜悯之心的动物保护者。年少时,她曾为台湾的未来而呐喊;年轻时,她曾为眷村的兄弟而呼号;中年时,她为流浪的动物而奔波,时移事往,且行且歌。一双美丽的大眼睛闪烁着孩童般无邪的目光,一支温润犀利的笔记录着激越的青春、艰难的成长、世间的沧桑、现实的残酷,朱  相似文献   

16.
女性题材并不是朱天心的创作重心,但相关小说都出手不凡,且集中于女性这个弱势群体中家庭妇女、母亲等更为弱势的群体,或者中年女性、新人类职业女性等女性身份下不为人知的部分,关注他们"什么也不缺"的外表下贫乏或痛苦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17.
在明清文人笔下,未嫁殉夫的烈女往往与未仕殉国的士人联系起来,在"家国同构"的背景下借烈女之事抒发己意。朱彝尊《曝书亭集》中收录了两首书写烈女事迹的诗歌,《宋烈女行》与《沈烈女诗》分别创作于作者游幕山西时期与北上应博学鸿词科途中。两首诗末尾"松柏心"与"马鬣封"这两个意象同为坚贞守节的象征,以"生"与"死"的区隔遥相呼应。在相似的"对烈女殉节进行道德褒扬"表层含义背后,两者隐含着作者自身于不同时期从"殉死不成"到"守节不能"的不同程度失节焦虑。  相似文献   

18.
明清易代鼎革之际,世局变动,战乱频仍,士子多通过咏史诗来言志托怀。传统儒士朱彝尊也是借此来抒发感时忧国的历史情怀的。咏史诗作为中国诗歌发展史上别具特色的诗类,历代学者多有探讨和研究。本文拟就朱彝尊咏史诗的表现手法进行分析,以期对清初诗坛大家朱彝尊的诗歌创作有更深入的了解和体认。  相似文献   

19.
明清易代鼎革之际,世局变动,战乱频仍,士子多通过咏史诗来言志托怀。传统儒士朱彝尊也是借此来抒发感时忧国的历史情怀的。咏史诗作为中国诗歌发展史上别具特色的诗类,历代学者多有探讨和研究。本文拟就朱彝尊咏史诗的表现手法进行分析,以期对清初诗坛大家朱彝尊的诗歌创作有更深入的了解和体认。  相似文献   

20.
朱执信是孙中山革命的忠实追随者,也是“钱币革命论”的拥护者。他结合学理与国情,对经济敏感的货币问题进行研究。并积极阐发见解。其思想前后经历了从金本位论者到货物本位论者的转变.但却未能摆脱金属货币体制下所形成的观念的束缚。他的一些理论观点虽具空想成分。在理论上也欠成熟,但其中包蕴着历史发展的深刻悟性,多少包含正确、合理的的因子,不乏爱国、进步的主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