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一)过去“因式分解”这一章教材的安排与教学方法。原教材是按照因式分解的方法编排的。即提取公因式法、分组分解法、公式分解法。在讲乘法公式分解时,是将公式一个个分割开来进行的。这样来安排教材,不仅不符合学生的认识过程,而且打乱了知识的系统性,显得繁琐、重复。例如学生学习了提取公因式以后,就学分组分解法,而分组后仅限于用提取公因式法分解,不能运用公式,一直到学会用公式分解以后,再分组时,才允许用公式进行。又如,在用公式分解的这一节里,是把七个乘法分成四段,分别讲解,在一教时里,只教一种公式这样,学生也只会一个一个地学与用,遇到综合性的习题,就发生了困难。过去的教学方法是“填鸭式”的。每一节课,教师总是把教材嚼得烂熟,一点点地塞给学生。对学生的接受能力和他们的积极性,估计不足。因此学生的潜力,也就无法发挥,只能做做教师的“瓶子”或“鸭子”。因为教材的繁琐、重复和安排的松弛,因而学生的接受能力与  相似文献   

2.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苏教版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是以长方形的面积公式为基础,引导学生运用平移的方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进而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并应用公式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可从多个方面着手。实践告诉我们,以下几方面是我们应着重考虑的。一、从教材中挖掘创新因素教师在从事教学活动前钻研教材,进行教学设计,必须要从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角度出发,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创造性因素,想方设法引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如,教学“梯形面积的计算”时,在学生已理解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S=ah)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ah÷2)的情况下,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你能用这些公式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吗?”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分组讨论,全班交流,归纳整理得出把一个…  相似文献   

4.
有些中专《材料力学》教材,对于弯曲剪应力的分析基本上和高校教材的处理方法相同,超越了大纲要求.而且,由于弯曲剪应力公式的推导和弯曲正应力及扭转剪应力公式的推导方式有所不同,学生易感困惑,对弯曲剪应力的分布规律难于理解.近年来有些新版教材则是不经任何分析便直接给出弯曲剪应力的理论公式.这更使学生不知就里,不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最近我参加了一段新編十年制教材代数(试用本)试教工作,試教的教材是《乘法公式》这一节。现在来談談这段試教工作中的几点体会: 一、突出規律和加强基本訓練的重要性乘法公式是基本知識,必須让学生熟练掌握。但是学生常觉得記忆公式很是枯燥,并且公式多,容易混淆。通过这次试教感到,要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記忆公式,达到牢固掌握并能灵活应用,突出規律和加强基本訓练,是很重要的。从突出規律来說,例如多項式平方是旧教材高中一年級的內容,現在十年制教材在复习运用公式(a b)~2=a~2 2ab b~2的基础上,举(a b c)~2=a~2 b~2 c~2 2ab 2ac 2bc为例,讲透公式  相似文献   

6.
教材是学生进行数学阅读的重要文本,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的章节起始内容、数学概念和定义、数学定理和公式、例题和习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阅读教材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教师要不断加强对数学教材的研究,加强对学生学习的研究,要将对教材阅读的指导上升到"课"的高度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7.
一、教材分析1.教材所处地位与作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是学生在初步掌握代数方法研究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后,进一步要求学生用代数方法研究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也是整个教材中唯一一次对点与直线位置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同时,这一节的内容也为后面学习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作准备。2.教学目标:(1)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推导及公式的应用;(2)领悟蕴涵于公式推导中的数学思想及简化运算的基本策略,并在推导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善于探究的精神,从而养成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品质。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  相似文献   

8.
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 ,在教材中采取的是将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然后通过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ah÷2。在上这节课时 ,有位教师没有囿于教材的束缚 ,对于三角形面积的推导没有暗示学生可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而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 ,结果大部分学生都采取了教材推导的方法 ,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来 ,而有部分学生却有这样的推导过程 :A、B两点分别是三角形两边的中点 ,沿AB剪下 ,再如图便可拼成一个平行四边行 ,这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平行四…  相似文献   

9.
教材必修1中,位移与速度的关系式是利用速度公式与位移公式结合推导而出.学生容易产生质疑.而且也不符合新课程理念,因此笔者设计一个实验探究物理公式的方案。  相似文献   

10.
本学期以来,我们根据教学改革的要求,努力改进教学方法,获得了一定的成绩。今把我们教代数“乘法公式”这一节教材的方法介绍如下。在备课时,我们着重研究了这一节教材在全部代数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教学这一节教材的目的和要求。“乘法公式”在整个初等教学中是一个关键部分,学生学好了这一部分知识,就为以后学习恒等变换、因式分解和解方程等打下良好的基础;在乘法公式中,又以(a b)(a-b)=a~2-b~2这一个公式最重要,因为很多恒等变换和计算都要应用它(?)根据以上分析,我们确定这一节教材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懂得公式(a b)(a-b)=a~2-b~2的来源,在此基础上能够牢固地掌握这个公式,并且会运用这个公式进行有关的恒等变换和计算。然后,再进一步确定必须  相似文献   

11.
当前普通高校在开展游泳教学时存在课时少、课堂学生人数多、教学场地不足等现实问题,为了快速提高学生蛙泳技能水平,实验采用“目标教学”、“分解教学”、“口诀语言教学”等一系列教学措施,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12.
“读图时代”文学理论教学还存在多方面的问题:教材内容陈旧、观念滞后,理论性过强、实践性偏弱;学生爱好“读图”,讨厌“读文字”,长于视像思维而弱于诗意体验;教师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模式封闭、教学手段单一。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多方共同努力:文学理论教材要适应时代发展需求,改编与修订工作刻不容缓;学生应该拓宽阅读面,做到既会“读图”,也不排斥“读文字”,在“读图”与“读文字”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教师应该更新教学观念,不断自我学习,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思维习惯讲授课程内容,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  相似文献   

13.
语言文字教学内容在改革后的“高职语文”课程中的比例逐渐压缩,这导致学生由于语言文字理论基础薄弱,妨碍了语文能力的形成。“高职语文”的语言文字教学应偏重于词汇的教学,教学内容应挑选贴近现实的言语现象和材料,同时,为了拓展学生视野,引入“绕口令”、“谜语”、“对联”等多种语文类型。  相似文献   

14.
林红 《高教论坛》2014,(10):19-21
为提高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使学生的心思回到课堂上,必须转变以"教"为主的教学理念。以"学"为主的教学理念符合知识建构的原则,有利于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协调能力,对于思政课教学有重要的启示。构建以学为主的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需求,优化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设计,重点解决好"教什么""怎么教""学到什么"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高等代数》对于数学专业大学生素养的提升和进一步数学学习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高等代数》对于学生来说抽象难懂,同时师范院校作为未来师资的培养摇篮,其课堂教学改革严重滞后于中小学.对此,就《高等代数》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三个方面的改革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讨,其中教学理念应是既注重学科本身的知识文化价值,更要注重数学的应用价值,在关注“教”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的“学”;课堂教学注重知识的来源与应用、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以及学生问题意识、创新思维的培养;教学评价注重方法多元化、过程与结果、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全面描述学生的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刘颂浩(2014)提出的"对外汉语教学和本专业硕士培养和实习工作有机地融合"的思路若能落实,将是研究生培养方式的重大改变,可以全面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由于研究生实践经验有限,参与教学工作时宜采取"逐渐进入"的方式。本文进一步指出,研究生在参与学院教学进行教学实习的过程中,应得到一定的专业指导,这一指导过程无论对指导教师还是对研究生都有好处。本文最后依据较新的实证研究成果指出,研究生培养不能简单采取"教学主管+无经验的学生教师"的二元体系,而应设计为"主管教师+有经验的学生教师+无经验的学生教师"的层级模式。  相似文献   

17.
在英语教学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观念陈旧,方法单一,手段落后等问题,最终导致学生外语综合素质不高。要改变这一状况,英语教学中除了要贯彻一般的教学原则外,还要实现"教"与"学"双边活动的有效结合,即第二课堂教学。按照外语学习的规律,挖掘学生学习的潜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求知欲,寓教于乐,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学生主体课堂构建策略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现代英语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受关注,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教师的教学应该服务于学生的学习。要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有效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第一应端正认知,确立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第二是把握内涵,重视学生主体学习能力的体现;第三是确立目标,培养提升学生主体学习能力;第四是重视设计,策略构建学生主体教学课堂。  相似文献   

19.
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目的,改革课堂教学结构,优化教学过程,采取“自学、议论、引导”的教学方法。其中,自学能力包括三个阶段:自学能力的释放;自学活动的进行;自学能力的评价。改革课堂教学结构要从内容、形式、环节、课型四个方面来入手。教学过程要成为学生为主的智力活动,注重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师生互动,生动活泼,最终目标是使学生的主动性、创新能力、组织能力、交际能力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0.
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本科教育阶段的基础课程教学应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开展基于学生专业发展的教学改革.提倡以利于培养学生从事科学技术研究、创新能力与应用能力为核心,遵循能力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在教学内容上以学科基本方法训练为主,在教学中以促进学生的专业学习及专业发展为目的;在教学方法上采取因材施教、因课施教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