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情境教学法在美术欣赏课中的应用研究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 ,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身心特点 ,利用图片、声音、多媒体等教学手段 ,依据美术课直观性原则、审美要求 ,创设特定的情境 ,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 ,把学生的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结合起来 ,从而达到美术课以审美教育为核心 ,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 ,体验鉴赏艺术美的能力 ,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发展协调能力  相似文献   

2.
借“图解”教学就是根据直观性教育原则,可突破语言表达的局限性,给学生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图解法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具有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钢琴教育是现阶段音乐教育的重点,在孩子成长发展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心理营养的提出则为钢琴教育教学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方向与指导,文章从此出发,首先概述了心理营养的内涵与特点,然后分析了心理营养在钢琴教育教学应用中的原则,包括阶段性原则、激励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最后指出了具体的应用方法,比如注入人文精神理念、创设愉悦课堂氛围、优化练习曲目选择、注重学生自主训练等。  相似文献   

4.
“图示法”,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符合直观性与启发性相结合的教学原则,也符合现代信息观和多元认知发展理论,因而在物理教学中一直占据一定地位。近年来,由于多媒体课件热,使其有“衰落”的迹象,但我认为,仍不可忽视其在教学中的主要作用,也应提高其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论因材施教的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因材施教的策略西南师范大学教科所张大均因材施教作为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已被人们接受,它是指教学应适应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的主要依据是学生的心理、生理差异。学生的心理、生理差异,既包括年龄差异、能力差异,又包括认知风格(特性)的差异等。因材施教主要就是...  相似文献   

6.
心理教育是学校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发展的教育活动。语文课堂教学心理教育的渗透则是指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技术,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促进课堂学习认知、情感与行为技能发展的活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渗透心理教育呢?  相似文献   

7.
李芳平 《甘肃教育》2011,(24):68-68
一、直观性教学原则的基本含义 直观性教学原则是指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直接感知事物、模型,或通过教师用形象的语言描绘教学对象,使学生获得丰富感性认识的原则。直观性教学原则是根据学生认识客观世界和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提出的。直观教学的巧妙实施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  相似文献   

8.
教学实践就是把课堂内所学的知识在较短的时间内运用与实践,加深认识,并得到发展.教学实践与素质教育目的相一致,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即全面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它符合理论联系实际和直观性教学原则,能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从而全面地提高学生的素质.  相似文献   

9.
《新作文》2007,(7)
学校心理教育是学校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发展的教育活动。语文课堂教学心理教育的渗透则是指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技术,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促进课堂学习认知、情感与行为技能发展的活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渗透心理教育呢?  相似文献   

10.
一直以来,中学英语教育只是注重基本的认知,单纯追求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并没有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忽视了情感教学在中学英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文章从情感教育的原则及策略出发,多方面阐释了情感教育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拟从直观性原则的含义,英语教学中直观性原则使用的阶段性和种类,以及英语语言直观性四方面来阐述英语教学中直观性原则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笔者根据Lakoff和Johnson倡导的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的基本原则,提出从认知语言学和体验哲学视角重新看待外语电教教学,提出语言来源于实践,外语电教教学因其直观性和模拟真实性而符合外语语言习得的心理认知基础,因此电教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对外语学习者学好语言起到十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一、以生为本,遵循原则教学教研,不论如何改革,怎样大胆尝试,都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遵守教学原则,否则必然会偏颇。现在,美术教学的原则大致有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精讲多练原则、以点带面原则、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原则等,这是我们运用各种教法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学校心理教育是学校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发展的教育活动,语文课堂教学中心理教育的渗透则是指教师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技术,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促进课堂学习认知、情感与行为技能发展的活动。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地渗透心理教育呢?  相似文献   

15.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在教育教学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多媒体可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使教学内容变得丰富多彩。将信息技术引入小学语文教学,教师必须在遵循目的性、直观性、思考性、实效性及艺术性原则的基础上,适时、适度地运用信息技术,以突破教学难点,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6.
美国教育理论家布鲁纳的教学观叫认知发展论,即以认知发展为理论基础的教学论。这是认知心理学对教学的观点。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中心课题是探索人类如何通过知识的获得而发展智力和能力。认知发展论认为: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学习,也是一个人的认知发展过程。认知的发展,要强调学习行为中获得、转换、评价三个环节中的中间环节,重视大脑的中转站作用。转换,是信息的选择、加工、储存和提取的过程。它们的发展,也就是认知的发展。而学生的认知发展,有连续性和阶段性。为此,  相似文献   

17.
结构-定向教学理论旨在确立以构建学生心理结构为中心,因为教学的成效在于心理结构的形成,要提高教学的成效,必须依据心理结构形成、发展的规律实施定向培养。结构-定向教学模式在篮球选项课中应为能搭建学生篮球技术动作心理结构,加深对技术技能的理解,更有利于学生认知、技能和情感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祝成荣 《文教资料》2009,(27):124-125
本文作者通过一次因忽视对学情的认真了解,导致在竞赛课活动中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预设的教学目标未能实现提出:经过反思,笔者认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遵循心理发展的准备性原则,深入了解教育对象的心理发展水平,采用最适合受教育者的认知发展水平和情感需要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因此,只有那些适合于个体心理发展需要的教育才是有效的教育.  相似文献   

19.
小学数学学科是小学教学领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虽然小学数学概念知识比较简单,但是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认知水平相比,其依旧具有形式多样化、直观性强、教学阶段性强的特点。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本文将对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策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0.
初中语文教学是学生年龄和心理都比较特殊的一个时段的教学,因其教学对象和目的的不同,对教学手段、内容和方法等都有不同的要求.现代教育技术具有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和交互性等优势,对初中语文教学在教学内容、方式等方面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从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以及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在运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这三部分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