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大多数孩子都是平凡的,却很少有家长会把培养一个平凡的孩子作为自己的教育目标。书店里铺天盖地的“哈佛女孩”“剑桥男孩”从一个侧面投射了为人父母的心思。家里有的本是一个平凡的孩子,身为孩子的教育者,究竟该怎样给孩子定位,给自己的教育目标、教育手段定位呢?  相似文献   

2.
现在我们知道的"赏识教育"作为一个完整的教育理念是在周弘的《赏识你的孩子——一个父亲对素质教育的感悟》一书中首次提出的。周弘认为,所谓"赏识教育",无非是要看得起自己的孩子,从生命的角度来看待孩子,激发孩子对生命的热爱和人生价值的不懈追求。其实准确地说,赏识教育,即"赏识——成功教育",它就是教孩子说话走路的教育,孩子学说话,说得再差,再迟,我们会说"贵人迟语",父母从不会抱怨,只会不断鼓励赞赏;孩子学走路摔跤再多,父母从不会嘲笑他,只会坚持不懈地帮助他,结果每个正常的孩子都学会了说话走路。"赏识——成功教育"就是父母本能地使用过,又无意中忘却的方法,赏识的实质是承认差异,尊重差异。成功的实质是不怕失败,孩子第一千次摔倒了,做父母的要坚信他能一千零一次地站起来。  相似文献   

3.
声音     
《中国教师》2014,(20):2-2
<正>"中国教育相对保守,或者说更程式化,这种教育方式把‘我教给你’看得很重要,但在启发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分析方面比较欠缺。"——艺术教育存在着突出的问题,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马路认为,艺术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心智,也就是增强学生的感受性和分析力,这样才能让学生主动贴近社会,形成自觉思考问题的习惯。  相似文献   

4.
张华 《江苏教育》2014,(4):16-17
很多普通的家庭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很多看似不平凡的家庭,却只会走出相当普通的孩子。教育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它事关诸多要素,我认为理想的教育应该包括这样四个维度:  相似文献   

5.
我是一位母亲、一位平凡的母亲,我爱我的孩子。但我认为母爱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和技能.而是教会孩子怎样做人。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不要溺爱孩子;不仅要教孩子做事,更要教孩子做人;适当地表扬孩子,鼓励孩子独立地去面对困难:记得培养孩子的爱心,让孩子能融人群体中。同时我还是一位教师,我认为成功教师既要把学生教育好,还要把自己的孩子培育成人。如果她在外面八面风光,桃李满天下,而自己的孩子却一塌糊涂,那算啥成功啊?!  相似文献   

6.
<正>鼓励孩子"双性化"在今日美国",双性化教育"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且早至孩子的幼儿期便开始了。所谓"双性化教育",是摒弃了传统的、绝对的"单性化教育"后应运而生的一种教育新理念。"双性化教育"的设计者认为,在教育孩子上,过于严格、绝对的性别定型(即男孩只培养其粗犷、刚强等气质,女孩只培养其温柔、细致等气质)只会限制孩子智力、个性的发展。美国研究者曾对2000余名少年  相似文献   

7.
教育的神圣     
教育是神圣的吗?我们还感到它是神圣的吗?它本该是神圣的,还是本不神圣而只是某些人认为它神圣?  相似文献   

8.
个性与理想把孩子培养成一个能自己思考、自己行动的人父母把孩子要跨越的路上的障碍物先全部清除掉——“过于保护”、孩子每走一步都要指示一下——“过于干涉”的结果是:孩子到任何时候也不会一个人走路。父母这样做也剥夺了孩子接受挑战、从失败中学习以及获得各种体验的机会。父母们容易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家的  相似文献   

9.
佚名 《教师博览》2005,(1):43-43
多数家长把孩子看得过于弱小,认为这不能做.那也不能干,恨不得把孩子用玻璃罩子罩起来,结果使多数孩子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国外的教育方式却不一样。  相似文献   

10.
一、赏识教育的理念赏识教育——在教育理论中的含义应为:它是一种思维视角,即用赏识的眼光看学生、看世界。它包括如下的基本理念:1.赏识教育的本质就是要爱学生。学会赏识,就是要学会爱。只有爱才会真正地赏识。爱的方式有许多种,赏识教育主张的是宽容的爱,而不是严厉的爱;更不认为体罚学生是作为爱学生的一种手段;赏识教育主张把爱表达出来。2.赏识教育就是老师要具有“每个学生都是天才”的教育思想。教师要具有人人都是天才的观点。只要教育得法,即使是普通的孩子,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3.赏识教育就是要多赞美学生。赏识教育家周弘指出…  相似文献   

11.
正教师是一个很平凡的职业,但是对于教师而言,教育又是一个充满创新、梦想的事业,她需要教师去奉献、探究和创新。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值也相应升高,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就期望孩子不但能成人,而且能成才。自古以来,教师的形象在人们心目中是高大的、神圣的,那么我们在这个瞬息万变、高速发展的社会中如何成长?我认为教师要做到"内外兼修"。中国古代"内"指的是文,"外"指的是武,"内外兼修"指的是文武全才。后来  相似文献   

12.
王斌 《考试周刊》2009,(47):92-92
如果说"蹲下来看孩子"体现的是教师尊重学生的一种"平等关系",那么,我认为"抱起来看孩子"就是尽量理解和欣赏孩子,充分放大孩子的闪光点,充分地肯定和鼓励孩子,让孩子能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从字面上看,“蹲下来看孩子”似乎也有它不足的地方。“蹲下来”只是教师单方面的教育行为,学生处于相对静止的、被动的状态。若把学生“抱起来”.学生的内心世界就会有一种微妙的情感因素的涌动。  相似文献   

13.
早期教育实践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婴儿0岁到6岁是智力开发的快速发展阶段,努力创设良好的发展环境,给孩子以快乐、尊重,多与孩子交流,给他一颗平凡的心,采用引导主动学习的教育策略,让孩子通过主动探索来学习,并把这种学习教育活动渗透到一日生活之中,点点滴滴地实施教育,为一生发展奠基,让孩子赢在人生起始阶段。  相似文献   

14.
英国哲学家罗素在他的名著<婚姻革命>一书中曾经这样写道:"我把爱看成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是啊,从神圣而又理想的境界上说,孩子是爱的结晶,是爱神的牵引把一个个不平凡的孩子送到我们这个平凡的世界上来.爱的甘露是孩子生命成长的灵魂.  相似文献   

15.
生活教育系列——人们都说,家庭里面都是日常琐事。但从教育的角度看,家庭中的日常琐事都可作为教育孩子的载体。如何利用平凡的琐事,在日常生活中来培养孩子的兴趣、塑造孩子的品格,孕育、丰富孩子美好的心灵?为此,本刊特开设慧心父母——生活教育系列选题,以期能为家长朋友们提供一些可借鉴的教育案例。  相似文献   

16.
教育的神圣     
教育是神圣的吗?我们还感到它是神圣的吗?它本该是神圣的,还是本不神圣而只是某些人认为它神圣?如果教育那样神圣,为什么1966年全国的学校都停了?那时,神圣的是造反和打砸抢,何以是教育?如果教育那样神圣,为什么教师作为知识分子都成了“臭老九”?为何教育也轻而易举地渺小了呢?当然,这种极端已经成为历史,很可能是一去不复返的历史。然而,教育自己怎么又出了那么多的问题?教育是最需要良心的领地,为何腐败也大举地进入了?是教育自身不神圣了,还是有人把它弄得不神圣了?是教育本还应神圣,却被人弄得不像样了?在平民心目中,教育依然是神圣的,…  相似文献   

17.
安扬 《家长》2013,(10):15-16
一、家庭中,情商教育的误区有哪些?1.对孩子的教育缺乏一致性和一贯性如今,孩子是两个家庭甚至家族的希望,所以参与孩子教育的人,除了孩子的父母,还有两边的亲戚长辈。同样一件事,妈妈认为是好事,爸爸偏说不好;爷爷同意孩子做的事情,奶奶偏要阻拦;姥爷今天禁止孩子干的事情,明天姥姥又鼓励孩子去做。这样会让孩子无所适从,无形中会增加孩子的受挫感,  相似文献   

18.
一、学生心灵的成长需要欣赏 孩子的心灵像久旱的田地,渴望被家长和教师的欣赏,渴望肯定的甘霖。有人可能会提出疑问,一味地肯定孩子,会让孩子听不进意见相反的话,会让孩子过分地在意别人的评价。这种疑问的错误是没有把表扬和鼓励分开。表扬和鼓励有很大的不同。表扬是夸赞孩子这个人本身,而鼓励是把夸赞重心放在孩子所做的事情上。  相似文献   

19.
马兰霞 《家庭教育》2004,(2A):34-35
对低年级的孩子怎样进行生命教育?首先应把对生命的神圣敬意和积极态度传递给孩子。从童话幻想到自然知识。从情感感染到理性传授。生命教育也要遵循生命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20.
自从"赏识教育"被各大新闻媒体报道后,不少教师也"粉墨登场"大显身手,他们认为好学生都是被夸奖出来的,于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大肆鼓励学生,奖赏学生,导致教育过于单一,一些本属于学生份内的事情,也要用奖赏的办法去哄诱他们完成.什么考试成绩奖啦,听话奖啦,甚至连扫地、穿衣、睡觉之类的平凡小事也要奖励一番.久而久之,学生便养成做什么事情都要求奖赏的不良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