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非营利性组织作为一种社会公益组织,在向社会提供公共物品时应该遵循其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这是由非营利性组织“公共性”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文章从非营利性组织及其公共性的涵义入手,分析其“公共性”缺失的原因,并就我国非营利性组织“公共性”缺失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2.
发展非营利组织,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客观要求。非营利组织作为介于政府与企业之外的社会组织,其公益性、志愿性、非营利性等特征决定了它们能起到帮助社会弱势群体,协调社会矛盾和冲突,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满足社会多元化需要等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的非营利组织刚刚起步。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亟待政府、非营利组织和社会公众共同努力以促进其发展。  相似文献   

3.
一、教育“非营利性”的基本概念 在我国目前的教育法规体制下,教育机构是“非营利性”的.这一规定主要是指我国《教育法》第25条:“……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在此基础上,现行的《社会力量办学条例》第6条和《中外合作办学暂行规定》第5条,都重申了教育“非营利性”原则。但是,对于这样一个原则性的规定到底具有什么可操作性的含义,并没有一个正式的立法解释。  相似文献   

4.
社区非营利性组织的机制问题关系到我国非营利性组织的生存发展问题,本文认为确定合理的组织机构,完善以人为本的激励机制是关键.  相似文献   

5.
多元化的经费筹措渠道是美国非营利性私立高校发展的重要原因。美国非营利性私立高校形成了以学杂费、政府投入、投资回报和附属产业收入、社会捐赠和合同、销售与服务收入等为渠道的多元化经费筹资体系。目前我国民办高校的经费收入尚属于单一式的筹资模式,学费收入所占的比重过大,举办方投入、政府拨款、社会捐赠、科研及服务收入的比例较低。借鉴美国经验,我国应赋予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学费定价权,增加对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的财政资助,吸引举办方对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的投入和鼓励社会捐赠。  相似文献   

6.
社会转型与教育的重新定位   总被引:71,自引:0,他引:71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正在逐步发育成熟 ,教育需要新的社会定位。教育的基本定位应是 :教育是介于市场领域和政治领域之间的部分 (第三部门 ) ,学校及其教育机构是介于政府和企业之间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 ;教育产品是非垄断性的公共物品 ,可以通过政府和非营利性机构两种资源配置机制来向社会提供。为此 ,市场应当有限介入 ,政府应当保持它的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7.
社会团体又称社团组织、非政府组织等等。根据我国1998年10月25日发布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第2条的规定,社会团体“是指中国公民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国家机关以外的组织可以作为单位会员加入社会团体。”社会团体的发展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8.
非营利性组织作为新公共管理理论解决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法宝。承担了一部分原来由政府承担的职能。该文从政府治理视角,分析非营利性组织与政府治理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对政府治理下非营利性组织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非营利性组织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对非营利性组织的概念进行了立法定义,进而阐释了对非营利组织进行税收优惠的理论基础,接着梳理了我国现行税法关于非营利性组织税收优惠的有关规定,并分析了我国现行税法关于非营利性组织税收优惠方面存在的税收优惠的立法位阶较低、税收优惠的政策比较零散、没有明确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证制度、营利性收入与非营利性收入划分不明确等四方面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对于具有非营利性、自愿性、自治性的非营利组织,保持较高的社会诚信是其立足社会并得以健康发展的保证。当前我国的非营利组织陷入了严重的诚信危机之中,种种不诚信的行为严重阻碍了非营利功能的发挥,应该从提升成员诚信道德水平、明晰产权制度、健全监管机制及完善失信惩罚措施等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1.
由于存在市场失灵等因素,非营利组织应运而生,并逐渐在社会、政治、经济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随着一系列的财务丑闻的出现使非营利组织的公信力问题再次成为社会和学界关注的焦点。针对这一问题,建立有效的非营利组织评估体系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事。通过对非营利组织公信力评估的主体、指标、内容这几面的国内相关文献综述研究发现,完善的评估体系对改善非营利组织治理机构、提高组织绩效、维护行业公信力有很好的效果,这对我国非营利组织公信力评估体系建构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我国志愿者的激励机制探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志愿者已成为社会重要的人力资源,对志愿者进行有效的激励,能够吸引和留住更多的志愿者参与到社会公益事业中来。这不仅为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人力资源,更进一步推动我国和谐社会的建立,同时也有利于志愿者自我价值的实现。文章从我国政府的政策和法规支持、公民文化的培育以及非营利组织自身的管理三个方面探讨了我国志愿者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经济学和组织学的交叉视野,透视公民社会这一新兴的组织形式和经济现象。结论认为以非营利组织为核心的公民社会,作为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后出现的“第三只手”,以其特定的管理方式、组织属性和组织结构,降低了生产费用和交易费用,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在政府领域和市场领域外的第三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些对我们从经济角度和组织角度审视公民社会,提供了崭新的视角思路和重要的实证参考。  相似文献   

14.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是非营利组织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非营利组织运营绩效的基本手段。但是由于我国非营利组织起步晚,在其绩效评估中存在着许多的阻力。为了更好地解决我国非营利组织在绩效评估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提高非营利组织绩效管理水平,必须深入地探讨完善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的对策,本文就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的阻力及对策进行了浅析。  相似文献   

15.
公信力是NPO的生命线,但中国的NPO目前正面临公信力危机。这种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非营利组织自身的种种问题直接导致NPO自律意识与自律能力的低下,又有外部问题直接导致了NPO他律机制的不足与乏力。本文将针对这些原因提出自律机制与他律机制相结合的综合监督机制,以期重塑中国NPO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16.
非营利组织设立的依据是宪法保护的结社自由,结社自由并不否定国家对非营利组织的管理。综合考量,各国对非营利组织的管理,在认知上存在两种基本的逻辑:权利本位或自由的逻辑,义务本位或管制的逻辑;在实践上存在两种基本的进路:行为的进路和组织的进路。不论政府对非营利组织发展采取何种态度,非营利组织管理大体上采取两种模式:统一综合管理模式和目的事业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7.
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老龄化现象日趋严重、市民运动的蓬勃发展以及NPO法和护理保险制度的相继实施,取得NPO法人资格并成为护理保险指定事业者,面向社区提供养老服务的日本护理NPO开始兴起,成为继政府和企业之后日本养老服务供给的重要力量。对日本护理NPO的发展现状及其独特作用进行分析,并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可获得一些启示:“社会选择”路径是我国福利NPO发展的首选路径;立足社区提供民众真正所需的服务是我国福利NPO的立足之本;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及配套制度是我国福利NPO发展的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18.
作为绩效测评的工具,平衡计分卡目前主要应用于企业组织领域;鉴于我国NPO现有绩效评估体系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拟以北京志愿者协会为例探讨平衡计分卡应用于中国NPO的可行性,对平衡计分卡模型进行相应语境下的调整和延伸。  相似文献   

19.
本从经济学和组织学的角度透视非营利组织这一新兴的组织形式和经济现象,认为非营利组织其特定的管理方式、组织属性和组织结构,降低了生产费用和交易费用,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在政府领域和市场领域外的第三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充分证明非营利组织的存在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经济逻辑和经济意义,从而为其定性分析提供定量分析的基础,为其规范分析提供实证分析的支撑,并为下一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和崭新的视角思路。  相似文献   

20.
非营利组织产权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主要分析了非营利组织产权关系及其所有权与剩余收益权缺位等几个非营利组织产权的关键问题。按非营利组织资金来源的不同、对财产所有权和法人财产权两个最基本非营利组织产权关系方面,对其进行了合一、部分分离、分离三种划分。从非营利组织委托一代理关系和受益人主体虚位以及其公益性等方面,分析了非营利组织所有权和剩余收益权缺位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