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音乐教学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对音乐欣赏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积累聆听欣赏音乐的经验,而音乐欣赏的中心环节是“倾听”音乐。如何遵循听赏艺术的感知规律,充分而适当地发挥“通感”的作用,提供多元化的听赏内容,选择多样化的听赏方式,开拓多种听觉渠道,用  相似文献   

2.
音乐课程标准的理念告诉我们:“教学应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以听赏为主,应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验,引发想象和联想,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逐步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所以要让学生真正做到主动与音乐交流,那么音乐欣赏教学就必须走向多样化。[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我的问题】杭州市京都小学董颖:音乐欣赏在音乐学习中有怎样的作用?欣赏教学中,如何避免“过于注重活动而脱离音乐听赏本身”的问题?【名师解答】“感受与欣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音乐欣赏教学是以具体的音乐作品为审美对象,通过聆听的方式及其他辅助手段来体验和领悟作品的美感、人文内涵和精神价值的审美活动。  相似文献   

4.
齐丽静 《学周刊C版》2010,(10):132-132
音乐欣赏教学是一种通过对具体音乐作品的聆听及其他辅助手段来体验和领悟音乐美的音乐教育形式。它通过教师简明、生动、富有活力的讲解提示,倡导“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以听赏为主”的教学理念,使听者从原本对音乐无意识的“听”进入对音乐内涵的感觉和理解。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音乐的欣赏者。音乐欣赏可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扩大音乐视野,提高感受、体验、听赏、评价音乐的能力,并发展想象力、丰富情感,使人的精神得到更大的满足,身心得到健康协调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为了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丰富学生的音乐素养,应该在中师的四年时间内让学生听赏大量的音乐作品,熟悉较多的音乐语言。集中的音乐欣赏课应该给学生系统地讲解音乐知识,听赏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其他的音乐课也应结合教学扩大听赏范围。中师的音乐欣赏教学还应开辟和利用课外阵地。师范学校的课外音乐生活应该很活跃。一首好的作品是需要反复多次听赏的。音乐教师可以指导  相似文献   

6.
一、案例背景 新课程标准指出.在音乐教育中,发展听觉是最重要的事情.音乐教育必须遵循“以听为中心”。可见,音乐欣赏在音乐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音乐欣赏通过听赏让学生感受音乐情绪和情感的变化,领会节奏、旋律等音乐要素,了解速度、力度等音乐手段与音乐情感的关系,培养音乐欣赏的兴趣和习惯,提高审美、鉴赏音乐的能力,从而达到吸收和享受音乐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音乐欣赏教学是一种通过对具体音乐作品的聆听及其他辅助手段来体验和领悟音乐美的音乐教育形式。它通过教师简明、生动、富有活力的讲解提示,倡导“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以听赏为主”的教学理念,将学生从原本对音乐无意识的“听”进入对音乐内涵的感觉和理解,  相似文献   

8.
音乐课程标准的理念告诉我们:"教学应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以听赏为主,应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验,引发想象和联想,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逐步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所以要让学生真正做到主动与音乐交流,那么音乐欣赏教学就必须走向多样化。  相似文献   

9.
音乐欣赏教学是一种通过对具体音乐作品的聆听及其他辅助手段来体验和领悟音乐美的音乐教育形式。它通过教师简明、生动、富有活力的讲解提示,倡导“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以听赏为主”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  相似文献   

10.
音乐欣赏教学是一种通过对具体音乐作品的聆听,来体验和领悟音乐美的音乐教育形式。它通过教师简明、生动的讲解提示,倡导“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以听赏为主”的教学理念,将听者从原本“对音乐无意识的听”进入“对音乐内涵的感觉和理解”。  相似文献   

11.
贝多芬说:音乐能使人的道德高尚起来.音乐是听觉艺术,音乐听赏是经过听觉由听者经丰富想象而实现的一种审美教育活动,发展学生的音乐欣赏应贯穿于欣赏教学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2.
音乐欣赏教学必须遵循“以听为中心”的原则。音乐欣赏教学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音乐欣赏教学的任务是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发展形象思维能力和智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相似文献   

13.
一、高中音乐课堂鉴赏教学中的“怪现象” 音乐鉴赏是以具体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聆听的方式及其他辅助手段来体验和领悟音乐,从而得到精神愉悦的一种审美活动。在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我们应力求通过对不同音乐作品的欣赏,培养学生终生渴望听赏美好音乐的情感,使他们的心灵终生与音乐息息相通。  相似文献   

14.
音乐欣赏是人们感知、体验和理解音乐艺术的一项实践活动。将音乐欣赏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可以培养和发展人们的想像力、创造力,使其获得丰富的音乐经验、渊博的音乐知识及全面的音乐修养。音乐欣赏可分为“听赏”和“鉴赏”。  相似文献   

15.
黄林丽 《成才之路》2010,(11):73-73
音乐欣赏教学是一种通过对具体音乐作品的聆听,及其他辅助手段来体验和领悟音乐美的音乐教育形式。它通过欣赏者的审美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扩大音乐视野,提高感受、体验、听赏、评价音乐的能力,并发展想象力、丰富情感,使人的精神生活得到更大的丰富和满足,身心得到健康协调的发展。要提高音乐欣赏课堂效率,应注重欣赏教学的导入,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应注重启发学生积极参与情感体验,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  相似文献   

16.
如何在音乐鉴赏课上带领中职学生养成听的习惯,培养音乐的耳朵?本文从八个方面论述了中职学校音乐鉴赏课应如何引导学生不断发展和完善自身音乐素质,培养音乐的耳朵,达到赏心悦“耳”的音乐欣赏境界。  相似文献   

17.
刘丽娟 《新疆教育》2013,(15):72-73
上活小学音乐欣赏课,让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获取知识,使学生在音乐的王国里自由的表现,自由的发挥,让童心飞起来。教学中就应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让学生乐意赏,主动参与音乐欣赏活动中来。感受音乐美,培养学生”鉴赏音乐的素质,从参与和实践中得到愉悦和美感,从而提高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8.
凌干 《儿童音乐》2013,(4):50-51
正音乐欣赏是小学音乐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从具体的能力要求来说,音乐欣赏能力主要是指个体能够在良好审美心境的基础上,对音乐进行听赏与评析,能够感悟体验音乐内在的情感,能够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从一定意义上来  相似文献   

19.
音乐欣赏是以具体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聆听的方式及其他辅助手段来体验和领悟音乐,从而得到精神愉悦的一种审美活动。在中学音乐欣赏教学中,我们力求通过对不同音乐作品的欣赏,培养学生终生渴望听赏美好音乐的情感,使他们的心灵终生与音乐息息相通。而想让学生走进音乐的殿堂,感悟音乐艺术的真谛,聆听便是打开音乐殿堂之门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20.
陈小静 《福建教育》2023,(49):55-56
声韵、意韵、情韵是音乐的本性展示,是构成音乐这一听觉艺术的“三韵”要素。“三韵”并非一个简单的过程,而是循环往复,呈螺旋上升之势。“三韵”教学法应用于小学音乐欣赏课堂,有利于促进学生审美能力提升。教师可从闻声知音、赏乐解意、悟乐涌情三个层次开展“三韵”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