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特别强调:英语课程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词汇是组成语言的基本材料,没有词汇也就无所谓语言,外语教学自然离不开词汇教学。学生不掌握一定的词汇量,就无法进行听、说、读、写、译,就无法进行英语交流。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语言知识部分就对词汇教学提出了具体目标并进行了详细描述。如何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更多更好地掌握英语词汇呢?笔者认为采取下面一些措施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可见,《课程标准》把情感教育摆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4.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于2001年下半年正式出版公布。这是自20世纪90年代我国基础英语教育开始飞速发展以来的又一个里程碑。《标准》在新世纪的第一年出版公布,有其重要的意义。可以说,这是我国外语教育与“国际接轨”的一个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5.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课程评价的目的是促进每一个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促进教师水平的提高,促进学校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规定: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保证,这五个方面共同促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英语的重耍性日益突出。《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规定: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在加强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同时,注意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高中英语课程还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发展需求,为他们提供丰富的选择机会和充分的表现空间。通过高中英语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国际视野更加宽广,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使命感进一步增强,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我在实际教学中总结发现,高中英语教师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8.
根据《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态度,树立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学生的自主能力,使学生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其中,《标准》的实施建议有一条是组织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  相似文献   

9.
王秉吉 《成才之路》2010,(17):I0019-I0019,I0020
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新课程标准提出后,面对教材内容新,教材容量大和课时安排紧的实际情况.如何以高质量达到目标的要求.成为了每一个英语教师都必须面对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10.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要求教师依据课程的总目标,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发展他们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因此《,标准》对教师在设计任务型教学活动时,  相似文献   

11.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高中毕业(8级)的写作技能应该实现如下目标要求:1、能写出连贯且结构完整的短文,叙述事情或表明观点和态度;2、能根据课文写摘要;3、能在写作中做到文体规范、语句通顺;4、能分别用文字及图表提供的信息写短文或报告。这些教学目标,要求学生从简单的语言表达提高到基本脱离母语,用英语进行认识、思维,并运用英语的多种词汇、语句和文体来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写出具有鲜明个性的文章,传达某种信息、主义。新课程《标准》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具体到写作上就是要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和参与等方式,实现写作目标,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新课改下高中英语“三步”阅读技能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教育部,2001;以下简称《课标》)提出的课程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英语阅读能力是最主要的语言技能之一,是发展其它语言技能的基础和前提。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可以概括为:通过阅读训练掌握阅读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习和掌握语篇所承载的语言知识;提高语篇主题内容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习策略、  相似文献   

13.
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目标就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面对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高中英语教师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如何更有效地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笔者认为,身为新课程的实施者应认清使命,更新观念,提升能力;以崭新的教育观念,良好的教育素养,扎实的业务功底和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迎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而要做到这些,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4.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质整合发展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5.
一、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依据 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资源包括英语教材以及有利于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其它所有学习材料和辅助设施。”“在英语教学中,除了合理有效地使用教科书外,还应积极利用其它课程资源,特别是广播影视节目、录音、录像资料、各种形式的网络资源、报刊杂志等。”也就是说,凡是有利于学生增长知识或发展技能的材料都可称之为教材。二、高中英语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类型(一)合理使用教材,科学运用教辅材料。  相似文献   

16.
一、从教学大纲过渡到课程标准,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现行的教学大纲关注更多的是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而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通过学习英语,促进学生德育和智育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7.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8.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初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提出: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以素质教育的发展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力求从教学观念、目的、目标、内容、实施策略、手段和评价等方面进行重大改革。新《标准》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其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差异的统一。面对教育改革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教师首先要更新理念,努力创建新《标准》下的新型师生关系,以适应新时代英语教育的要求.从而保障新《标准》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9.
张栋 《考试周刊》2010,(30):135-135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目标定位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的能力。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也就是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发展为根本,注重学生在技能、知识、情感、策略和文化素质等方面的综合发展,使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它对小学、初中、高中通盘考虑,保证各年级课程的有机衔接和合理过渡,体现课程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实现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20.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其中,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是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而写作能力又是语言技能中一项重要的技能。要培养高中生英语写作能力和水平,英语教师对学生英语写作积极有效地批改和评价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