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敦煌文学文献的发现 ,为日本最早的和歌总集《万叶集》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文以《千字文李暹注》和《孔子项托相问书》在《万叶集》汉文中的影响为中心 ,利用敦煌文学的文献学研究成果 ,对《万叶集》中某些存在疑义的训释提出新见。敦煌文学文献对于奈良时代文学和东亚文化与文学交流研究的深化具有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礼记·乐记》非公孙尼子所作 ,几为目前学术界所共识 ,但有些学者认为《礼记·乐记》是河间献王等所作《乐记》的一部分 ,而河间献王的内史丞王定传授给王禹、王禹于成帝时献上的“二十四卷记” ,也即是献王等所作《乐记》。笔者通过对《汉书·艺文志、礼乐志》等有关资料的考辩 ,认为《礼记·乐记》 ,为献王等所作《乐记》的一部分是有道理的 ,但《王禹记》决非献王等所作《乐记》 ,也就是说《礼记·乐记》决非《王禹记》。  相似文献   

3.
在《国语》之《吴语》、《越语》中,夫差表现出了傲、横、莽、毒、狠、昏等性格特点;亡国之后的自杀之举表现出了夫差的血性和刚烈,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他的英雄之名。夫差丰富多面的性格刻画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国语》的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4.
吴蕴慧 《文化学刊》2010,(2):179-182
在《礼记》所建构的家庭礼仪中,为人子女者对父母需竭尽孝道,为人父母者对子女需疼爱教诲,家庭内部其他成员相处时亦需恪守礼节。《礼记》所构建以父母、子女之间血缘亲情关系为基础的家庭礼仪规范,提倡父慈子孝、家庭和睦,不仅可以约束家庭内部成员间的行为和关系,而且可以增强每一个家庭成员的责任和义务,至今仍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讨论钱钟书《宋诗选注》的文献价值 ,并提出“钱注宋诗”这一品牌 ,以与《钱注杜诗》相辉映。钱注宋诗不仅选源异常丰富 ,引用、提示的文献特别多 ,而且注意辑补佚作和考证文献真伪 ,具有独特的文献价值。但也有不符合文献规范的疏失 ,诸如校勘异文不交代出处 ,擅改原文而无版本依据等。  相似文献   

6.
吴蕴慧 《文化学刊》2014,(4):147-150
《礼记》中有关礼乐的内涵和功用的描述充分体现了儒家的政治理念。礼乐即礼节和音乐,是为了防止人欲横流酿成大乱而人为地加以节制的,也是用以教导人民摆正好恶之心从而返回做人正道的。实行礼乐是为了达到尊卑有序、远近和合的统治目的。儒家治理天下之道其实就是实行礼乐之道。  相似文献   

7.
国家图书馆藏有《滦阳消夏录》单行抄本一种。该本子共有三卷,系抄本,内有多处纪昀亲笔之文,为雇人誊抄、纪昀亲自校订之作。此本为《滦阳消夏录》单行抄本初稿,亦即《阅微草堂笔记》版本体系中最早的抄本。这个本子展示出了《滦阳消夏录》的原始面貌,对于研究《阅微草堂笔记》的版本体系及纪昀的创作思想及创作过程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戴圣生平和《礼记》的编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圣是汉代著名的礼学家,治学、从政主要在汉元帝、成帝时期。先后两次为《礼》经学博士,官至九江太守。他于汉宣帝甘露三年(前51)至汉成帝阳朔四年(前21)的三十年中,以《记》百三十一篇等文献为依据,编选《礼记》四十九篇,配合今文《礼》教授弟子,传授礼学。  相似文献   

9.
日本大正时期的著名作家芥川龙之介(1892-1927)的短篇小说《杜子春》取材于中国唐代小说《杜子春传》。文章在原作的基础上加入了作者的想象,无论在情节设置上还是人物性格上都有比较大的改编。通晓中国古典文学的芥川在文中添加了其他和中国文学相关的元素,这是原作中没有的。其中,引用吕洞宾所作的唐诗与原作有一字之差,应是参考了《西游记》的缘故。而文章结尾的场景设置可窥见陶渊明所描写的《桃花源记》中的桃源乡的影子。该文在先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比对中国古典原著及作者的书信内容,来证实上述内容是源于中国文学。芥川的创作意图是为了使作为儿童文学的作品在内容上更加丰富多彩,同时也留给了读者想象的空间。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文学》对外传播的历史贡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文学》存在了50年,我为这本杂志服务了35年。可以说,我的青春热血,我一生大部分年华都献给了这本为中国对外传播事业作出了历史贡献的文学刊物。由于种种原因,刊物已于2001年停止运作,但它为中国对外传播事业建立的功绩将长留在读者中间。  相似文献   

11.
《文心雕龙》书名是刘勰文学观点的集中体现 ,它强调的是精妙的艺术构思与精美的文学语言的有机结合 ;而《文选》的选文标准“事出于沉思 ,义归乎翰藻” ,则是萧统文学观点的典型反映。其“沉思”之想与“文心”之思 ,“翰藻”之文与“雕龙”之采 ,名异而实同 ,都体现了他们注重内容与形式相结合的文学观点。《文心》所论文体 3 4种 ,《文选》3 9种 ,两书基本相同的文体选目近 2 0种。其渊源有自 ,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12.
杨琳教授著《古典文献及其利用》第三版延续了其注重实用的特点,与之前的增订本相校,第三版也有"增"有"订"。所增补的部分,展现了宽广的学术视野;所修订的细微之处,更能看出严谨的学术作风。  相似文献   

13.
1932年中苏复交,为两国音乐的交流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苏联音乐文化通过出版物、广播等媒体相继涌入中国。其中,1942年以“苏商”名义在上海创办的《苏联文艺》,是中国共产党与苏联塔斯社合作的产物,也是中苏文艺交流的重要载体。该刊作为我国第一本介绍苏联革命文艺的译介专刊,历时6年零8个月,共发行37期,译介音乐文献66篇。《苏联文艺》对中国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音乐创作思想的确立以及近代音乐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文学作品集《感情三林》,是由吉林省三岔子林业局局长、党委书记刘力,副书记张星亮任主编,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回增莅任责任编辑,编辑出版的一部装帧精美、印制精良的一部文学作品集。  相似文献   

15.
该文在简要回顾佛经翻译史的同时,以《西游记》为例,从文学题材、文学结构及文学语言3个方面,结合具体例子,探讨佛经翻译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从而凸显翻译史研究的重要性,期望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人们对翻译史的重视,并为未来佛经翻译、中国文学以及《西游记》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6.
17.
本文立足于文献,尤其是先秦儒家的文献,在对《大学》、《中庸》的关键词进行训诂考证和文献思想分析的基础之上,对《大学》的"明明德"、"格物"和《中庸》的"中"和"天命之谓性"等概念与判断的含义及其与文献思想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赜索隐,阐幽表微,深刻揭示了这两部经典的宗教性内涵,系统阐述了在儒家哲学理论框架下,人之所以为人者只有在"天"与"人"的关系之中才能充分实现的根本道理。本文以先秦儒家由原始宗教向人文主义转型的历史脉络为依据,刷新了历代关于"格物、致知"、"中"、"天命之谓性"的各种观点,为现代人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加强道德修养,去做一个真正有根底、有理想、有道德、有践履的人,提供了重要的现代诠释。  相似文献   

18.
甄海娟 《文化学刊》2022,(12):175-178
《道德经》体现了老子的哲学思想,而在这部著作当中,老子将自己的“得失观”划分为辩证存在的关系,认为“得”与“失”既是对立的,又存在相互依存、制衡的关系。在老子看来,人生在世的“得”与“失”并不是绝对的,而如何看待一时的“得失”,关键在于人的“心态”。他也尝试通过疏导和引领,帮助人们摆脱内心短暂的困惑,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困难,用平和的眼光看待“得失”。老子《道德经》中表现出的“得失观”不仅在当时具备超前性,即使是在辗转千年的现代,对于人们也仍然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本文对老子《道德经》中的“得失观”进行了阐释,并结合当代人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面临的种种困惑,详细分析了《道德经》中“得失观”对当代人的启示,旨在从思想和心态上帮助当代人解开疑惑,找到实现自我价值的正确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中国红色文学担负向世界传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任务,塑造中国人民辛勤劳动的生活形象,为我国促进外交,推动中国文学“走出去”创造了有利条件。沙博理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积极促进中西方国家文学层面的交流。胡庚申教授最先提出了“生态翻译学”理论,以达尔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视角研究翻译活动。该文在生态翻译学理论的指导下研究沙博理译介的茅盾作品《林家铺子》和《春蚕》,分析其红色文学翻译的生态环境,探讨生态翻译学如何具体解决案例,从生态翻译学的“三维转换”视角探究中国红色文学的翻译策略选择,以期为中国红色文学的英译及中国红色文学“走出去”提供新路径。  相似文献   

20.
《辽东志》始成稿于永乐年间;此后,又经历了四次重修,其中,尤以第三、四次成果最著,分别修成任洛《辽东志》九卷和李辅《全辽志》六卷。二书各具特色和显著价值,成为今人研究明代辽东历史所依据的首选和主要史籍。但目前学术界对两《志》的研究还很薄弱,不仅对其成书的过程和刊刻次数尚有疑问,而且对其独特的史料价值还缺乏全面、系统的认识,这直接影响了其作用的发挥乃至明代辽东史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