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想,很少有老师会认为"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因为后进生转化从来都是教学的难点。我也相信,很少有老师会承认自己"不会教",因为"会教"和"不会教"是相对的,两者没有明确的分界线和判断标准。当然,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把"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看作自己专业成长的警示和鞭策,无疑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2.
黄连红 《考试周刊》2011,(33):219-220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最早是教育家陈鹤琴提出的。他在我国恢复高考制度4年之后就离世了,这是我们教育界的损失,可陈先生提出的"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在教育界至今仍争论不休,有人甚至将其作为评价一位老师教学水平高低和个人素养优劣的标准,  相似文献   

3.
钟海慧 《课外阅读》2011,(8):122-123
曾听过幼儿园老师抱怨:家长这也不教那也不教,孩子连最起码的生活起居都搞不定;小学老师抱怨:幼儿园教的太少,孩子基础太差;中学老师也在抱怨:学生不会听课,不会做笔记,什么都从头教起;大学老师则多抱怨:现在的孩子怎么综合素质这么差。  相似文献   

4.
从教以来,我经常听到这句话:“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对这句话我也有自己的体会。 20多年前,一所普通农村中学的初中某班,这个班的学生全部来自周同的十里八村。这个班的学生应该说是幸福的,幸福来自于班里有位教数学的孙老师。  相似文献   

5.
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六年了。这几年一直非常迷茫:每天累死累活,讲得口干舌燥,学生怎么总也学不会?学生真是太笨了!工作一直是一边发牢骚一边干。都说"没有笨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我怎么不会教了?别的老师在喝茶时,我在研究怎么上课,怎么提高成绩呢!可事实却是:我教的班级一直成绩都不好。我把这一切都归结为学生基础太差,学生太笨……很少去考虑自己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教育名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诚然,从理论上来说,这句话无可挑剔。但是,作为教师而言,总会碰到几个教不好的学生,这就是所谓的  相似文献   

7.
谁也不会怀疑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习”这句话的正确性,谁都明白这两句话中的“教”具有不同的内涵,前者是指教书,教知识,后者是指教方法。细想起来,无论是“教书”还是“教方法”,总存在能教不能教,会教不会教的问题。只知知识灌输,不讲学习方法,不算会教;没有教学技巧,只有机械“运动”,不算会教;不讲课堂教学效益,只是  相似文献   

8.
祁中伟 《今日教育》2009,(10):31-31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作为一名教师的我,百分之百否定这句话。不过有一件事情,改变了我对这句话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正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六年了。这几年一直非常迷茫:每天累死累活,讲得口干舌燥,学生怎么总也学不会?学生真是太笨了!工作一直是一边发牢骚一边干。都说"没有笨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我怎么不会教了?别的老师在喝茶时,我在研究怎么上课,怎么提高成绩呢!可事实却是:我教的班级一直成绩都不好。我把这一切都归结为学生基础太差,学生太笨……很少去考虑自己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邹璐 《教师》2011,(3):118-119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教育名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诚然,从理论上来说,这句话无可挑剔。但是,作为教师而言,总会碰到几个"教不好的学生",这就是所谓的问题儿童。  相似文献   

11.
从教以来,我经常听到这句话:"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对这句话我也有自己的体会. 20多年前,一所普通农村中学的初中某班,这个班的学生全部来自周围的十里八村.这个班的学生应该说是幸福的,幸福来自于班里有位教数学的孙老师.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改革已十年了,但数学教育教学中仍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教承包着学、学离不开教、过度的教、太精细化的教.这导致真正能学好数学的人不多,能听得懂课但不会解题,会背知识而不会用,下的苦功大,成绩却不一定理想的人不少.应该变革教育教学文化;应该大教、妙教、简教、为理解而教;应该激发学生的能动性和建设绿色生态的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13.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最早是老教育家陈鹤琴说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正谈到语文课的效率,很多人会付之一笑,这笑里可谓饱含深意。如何保证课堂教学的效率,本人以为:离不开"每课三问"。这儿的"每课"是指每一节课,而非每一篇课文。第一问:我们要到哪里去?即这一节课我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如何确定一节课的教学目标?1.依据学情。依据学生学情,教学目标大概分这样几个层次:必须教的,可以教的,可能教的。学生会的不教,教了也不会的不教。只有学生不会的,必须要通过教师的教(或帮助)才能掌握  相似文献   

15.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自陈鹤琴先生提出后被广泛引用并引起激烈争论。追捧者将之视为真理,而抨击者将之视为谬论。然而,以上两种评论皆有失偏颇,实乃误读。“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是一句值得所有教师激励自己的名言,是整个教育界共勉的理念,但决不是外界或外行人士用以评价和苛责教师的圭臬。  相似文献   

16.
张健 《教育文汇》2004,(7):28-29
最近本校一位老师写了一篇文章,大致意思是“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把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都归咎于老师,有失偏颇和不公。但我认为,“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虽含有批评老师“教不好”的意思,但批评并不意味着全盘否定老师,也不等于不问青红皂白,简单地把教学失误的责任统统  相似文献   

17.
经常听到有教师抱怨说:“现在的学生真是越来越难教了,这道题我已经在课堂上反复讲了不止三遍了,可有的学生考试的时候还是不会做,真是感到自己越来越不会教了……”这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会经常遇到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8.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最早是老教育家陈鹤琴提出的,时下被不少教育者广泛引用,并且引起了强烈的争论。本文结合作者经验,对这一论点进行了分析诠释。  相似文献   

19.
《当代教育科学》2008年第16期发表尚海涛君的大作《“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吗?》拜读之余,非常不安。这是由于此前我在《教育参考》2008年第4期上读过一篇与此同调的文章。这两篇文章从令人困惑的案例谈起,都把困惑的处境,同“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个教条挂钩,借以倾诉当前教师无可奈何的困境和有口难辩的愤懑。本人在此以前虽然就那篇文章发过一些议论,^[1]读了这篇大作以后,又觉得言犹未尽。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的提出语文老师常抱怨:"怎么教了那么多遍,学生还是不会?"确实,语文难教。教师备课辛苦,讲授辛苦,可学生还是不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事倍功半甚或无功的结果?有一项调查也反映出这一点。"教师在备课时,主要时间和精力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