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针对中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蕴含着公民性情怀的养成。特别是在处于价值观形成关键时期的中学阶段,如何以中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实现民族精神教育目标,是新的历史时期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赵亚夫教授曾经说过.“新时期历史教学的重要功能就是培养现代公民”.而爱国主义是大多数国家公民教育的重要内容.理性爱国是现代公民必备的人文素质之一。培养学生理性爱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符合文明社会的道德追求.符合公民社会的建设需要.因而也就应该是中学历史教学应该确定的教学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在2012年9月18日北京爱国游行活动中,因认为一名老者“污蔑开国领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韩德强当众对其掌掴,并声称“今后如果在游行队伍中遇到这样的汉奸,该出手时我还会出手”。“绝不认错”。而在接受媒体访问时,对于一些地方爱国游行中发生的砸店、烧车行为,他表示,“怎么火烧赵家楼叫爱国行为,砸了几辆日系车.就叫暴徒呢?”进而认为,“大象走路,它能顾得了蚂蚁螳螂?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行动,它就是这样的呀,它不可能是一点损失都没有的呀,”言论甫出,波澜顿起:  相似文献   

4.
近期,日本政府不顾中国政府的持续警告,悍然宣布对钓鱼岛实施“国有化”,企图窃取我国领土,挑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确定的国际新秩序。对此,中国人民义愤填膺,以多种形式表达了强烈抗议。爱国本是理所当然的,然而,部分民众为表达爱国诉求却做出过激行为,怒砸日企日货、暴打日本公民,甚至殴打使用日货的中国同胞。这些亲者痛、仇者快的冲动既伤害了自己的同胞,又损害了中国的形象。基于此,作为教育工作者不得不深刻反思学校的公民意识教育。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以鲁人版思想品德教材为例.对公民意识教育提一孔之见。  相似文献   

5.
爱国教育是极为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指的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教师要了解我国澳门地区的爱国教育模式,并且针对不同年龄与学习阶段的学生,开展极具吸引力和有价值的课程内容,探讨相关计划的实际作用和可行性,并结合当代教育制度的转变,以翻转课堂的形式,指导爱国教育,以供我国中小学校的管理人员与教师参考,这是...  相似文献   

6.
陈好春 《甘肃教育》2014,(20):115-115
正爱国主义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对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时代赋予小学教育的历史使命,在进行爱国教育的同时,激发起学生努力学习、热爱生活的决心,用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为全面参与建设小康社会打好基础,作好准备。音乐新课标在音乐课程目标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中明确提出: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增强集体主义精神。通过音乐作品中所表现的对祖国山河、人民、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赞美和歌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  相似文献   

7.
一、学生思想现状需要突出爱国情感教育之所以强调历史教学应突出爱国情感教育,是因为据调查资料显示,当代中学生在学习动机上,48.28%的学生是为出人头地,提高社会地位,过好日子,2.96%的学生学习是迫于社会父母的压力,1.97%的学生没目的,得过且过,只有46.8%的学生是为国家和社会进步做贡献。在职业取向上,56.65%的学生选择是否符合自己的兴趣,能否发挥个人的特长,16.26%的学  相似文献   

8.
朱娇蕾 《辽宁高职学报》2010,12(12):105-106
针对高职学生爱国思想感情及行为表现上的理性不足现象,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要加强理性爱国教育。高职教育教学中,理性爱国教育的实现,十分有效的途径是强化现代公民意识教育和现代心理教育以及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9.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变化,现今人们的教育理念不断进步。在新时期与新背景下,对于学生的培养不仅仅局限于成绩,拥有较强专业能力的同时有着较强的公民素养更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本文结合中学生现代公民素养的现状,提出以志愿者活动提升中学生现代公民素养的路径,以便促进中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毋琦  朱蕾 《现代教育》2012,(Z2):30-32
本文从多个角度梳理分析了高职学生爱国观的思想意识、形成规律以及学校教育方法等,提出了正确培育高职学生爱国观的措施与方法,以达到引导学生把握当今时代特征、充实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完善爱国主义教育方法、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毋琦  朱蕾 《现代教育》2012,(6):30-32
本文从多个角度梳理分析了高职学生爱国观的思想意识、形成规律以及学校教育方法等,提出了正确培育高职学生爱国观的措施与方法,以达到引导学生把握当今时代特征、充实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完善爱国主义教育方法、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我出生于封建家庭,家境很好,但我们弟兄中多人都没有上过小学。在进入南开中学以前,家庭观念很深,国家观念淡薄。考入南开中学以后,才真正有了正式的国家观念。浓厚的爱国思想是南开中学灌输给我的。南开的爱国教育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从实际出发,教导学生如何爱国,特别是从日本军国主义者侵略中国的实际出发,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立志报效祖国。校方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去认识中国,引导学生去实际接触国家,让学生知道中国方方面面都是怎么回事。南开中学有一门课程叫"社会调查",在这个课上,由有社会学专长的老师带领学生在天津采访法院、监狱、救济院、报馆、工厂和农村等社会各界。回来后人人写  相似文献   

13.
爱国,是每一个中国人必备的基本素养和品格,在这个世界格局风云变幻的时代,在文化面临多元整合与轴心碰撞的今天,中国人如何不仅仅持有并且有能力保护这颗对祖国的赤诚之心,从而使"爱国"不只是一种情怀,更是一种切实的力量,这是现时的中国人,需要细细思量和不懈努力的命题。而宁波诺丁汉大学的学生,在各种机缘巧合下,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于是,更加应该珍惜这份时代的眷顾,孜孜以求,勉为国器。这,需要我们——学生事务工作者在继承传统的学生思政工作思路的基础上因地制宜、与时俱进,有新的开拓和突破,从而引导学生"胸怀祖国,放眼世界"。  相似文献   

14.
公民素养是指公民在公共生活领域中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与能力,由公民知识、公民意识、公民技能、公民行为四个具有内在的知行合一关联的要素构成。对我国9个省份的17所高职院校的1821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在综合剖析高职学生公民素养的现实样态后,发现高职学生公民素养呈现出公民知识的“累积”与“碎片”并存、公民意识存在“强认同”与“弱体验”反差、公民行为的“他律”与“自律”偏在、公民技能的“特殊性”与“普遍性”结构失衡等特点。优化高职学生公民素养,应以公民素养四维要素为经,以高职学生公民素养现实样态为纬,采取“零存整取”方式,重构校园体验文化,创设公共参与渠道,甄选多样化活动,等等。  相似文献   

15.
公民尊重不同于传统的强调单向尊重的等级性尊重,也不同于忽视权利的情感性尊重,而是一种强调对包括陌生人在内的公共领域的,基于平等、自由之上对公民人格和权利的尊重.基于国内6个省份的调研数据表明:中学生公民尊重整体情况较好,但对穿着差异的尊重情况较差;中学生对公民尊重问题的认知、态度好于其行为倾向;在对父母的尊重中已有平等的双向尊重的意识;女生公民尊重表现整体优于男生;高中生公民尊重表现并非全优于初中生.  相似文献   

16.
刘上 《文教资料》2012,(5):183-184
当代中学生因为竞争和经济等压力的存在,普遍重视个人的成绩和升学,对个人的公民素养持一种较为轻视的态度。中学时代是人格形成和健全的关键时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公民素养能够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从而让他们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高中政治教师要以提高学生的公民素养为己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17.
刘争先 《中学教育》2014,(4):105-112
进入新世纪以来,面对变动社会的全球背景,香港中学生的公民素养现状如何?与十年前相比,香港中学生的公民素养有何变化?香港中学生参与公共和政治生活的兴趣和倾向程度如何?哪些因素与此有关?在回归祖国、全球化等背景下,香港中学生的身份认同有何变化?对比IEA两次国际公民素养研究项目的调查结果可以发现:香港中学生在公民知识、公民参与及身份认同方面的表现优异。面对全球化的冲击,香港中学生形成多重身份认同。学校教育在学生身份认同及价值倾向的型塑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民族的未来,是振兴中华民族、使祖国繁荣昌盛的希望,在21世纪的今天,中学生自我观念的强化,外来文化带来的意识形态上的模糊混乱,造成无纪律、无道德,集体观念淡薄、法制意识  相似文献   

19.
1918年的"五·二一"大请愿是五四运动的前奏和预演,也是中国学生的第一次游行请愿运动。这次请愿中成立的学生爱国会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五四运动的直接发起者、组织者和推动者。学生爱国会后因当时的社会政治背景、青年学生国家观的转变和关怀政治的现实诉求而改名为学生救国会,并在五四运动的前夕通过开办国民杂志社、组织平民教育讲演团、召集北大"五三晚会"等一系列现实活动,为五四示威游行做了思想和组织上的充分准备。  相似文献   

20.
尊重、维护和培养学生的自尊人格,是公民人格教育的重中之重。在公民人格教育中,要正确利用载体,强化学生的自尊意识;正确行使法律,规范学生的自尊行为;正确组织指导,满足学生的自尊表露。同时,公民人格教育还要在坚持一元价值取向的前提下,既传承中国优秀文化,又吸取世界多元文化,从而丰富公民人格教育的元素,使学生在文化潜移默化的浸润中铸就自尊的公民人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