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学术期刊出版特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虎  章莉 《出版科学》2011,(6):90-93
关注芝加哥大学出版社的精品办刊理念,从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学术期刊概况、期刊特点、期刊部组织架构、出版社与其他机构合作出版并提供期刊出版服务等方面探析其学术期刊出版特色。  相似文献   

2.
人才结构与人才遴选──西方出版管理面面观(二)周奇西方的出版公司的机构设置,同我国的出版社相比,有很大的差异。差异之一:生产、流通并重我国的出版社,长时期来是以编辑工作为中心的,在人才配置上重生产轻流通,因而发行机构薄弱,发行人员素质偏低。这是长期实...  相似文献   

3.
冷泉港实验室出版社(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 Press)隶属于美国冷泉港实验室,成立于1933年,开始主要是出版《定量生物学年会》等会议论文资料,目前该出版社累计已出版图书600余种,目前每年出版新书40种左右.冷泉港实验室出版社是世界公认的科学出版机构,其出版的生物医学名著在全球享有盛誉,出版的品种包括学术专著、技术手册、会议论文集、期刊以及数字产品等.作为一家学术机构出版社,冷泉港实验室出版社在生物医学出版领域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其出版的生物医学图书对生物医学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尤为重要的是,冷泉港实验室出版社不像美国其他学术机构出版社,需要各种补贴才能维持,而是靠图书销售、版权贸易获取经济利益,并用来支持冷泉港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总结其成功经验,对我国学术出版机构(包括科研机构出版社、大学出版社等)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知识产权出版社已经从以编辑加工、印刷出版纸载体专利文献为主的传统出版社,转变为以专利信息服务、数据加工处理为核心业务的新型出版机构。在人员构成、机构设置、收入利润等方面,数字出版都已成为知识产权出版社的主体。本文围绕专业出版社向数字出版转型实践中的两个重要内容——从产品生产转向信息服务、从批量生产转向按需出版,总结了转型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也提出了继续发展的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利用社会学的资本概念,揭示高校图书馆、非营利性OA出版社、营利性中介机构、出版资助机构和学术作者等多元化行动者在人文社科学术专著OA出版中为争夺文化和经济资本所采取的不同策略,分析由此产生的利益冲突。最终发现,欧洲补贴式人文社科专著OA出版是一个创新的学术出版模式,繁荣了商业化经营机构和非营利性出版社的发展,Knowledge Unlatched在这种模式支持下已经成长为一个大型商业化OA学术专著出版中介机构,提供的服务获得了高校图书馆和出版社的认可,但它采取的经营策略对非营利性机构的发展造成了威胁,营利性机构和非营利性机构在合作中需要警惕过度商业化经营。  相似文献   

6.
汪江 《现代出版》2007,(2):50-52
教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是大学的基本功能,大学要发挥它们的功能,就必须有相应的学术机构作保障,其中包括大学出版社、图书馆等学术辅助机构.目前美国大学出版社协会共有125名成员,每年约出版10000种新书,同时出版约700种学术刊物.在美国,每10本新书中就有一本是由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可见美国大学出版社对美国学术界有重要的影响.对美国大学出版社学术辅助作用的研究将有助于加深对大学出版社性质的认识,有利于大学出版社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理所当然 期刊出版是整个出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从出版机构的出版经营来看,出版社并不是单一的出版图书,而是图书期刊并重。国外的大众消费期刊主要是由专业出版机构(集团或出版社)出版的。如英国的大众消费期刊基本上由以下出版机构出版:IPC出版社、EMAP出版社、H·保尔出版社(德资)、BBC出版社、国家杂志公司(NATIONAL  相似文献   

8.
王迎胜 《图书馆杂志》2001,20(11):58-59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的出版事业蒸蒸日上,创建了一批国营出版社,对私营出版机构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至1956年底,我国出版社已达101个,其中包括54个中央出版社,47个省市地方出版社。在这一时期共有64个出版社参与了苏联文学作品的翻译出版活动。1 主要出版社及出版活动在1949—1976年间,我国翻译并出版了734部苏联作家作品,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和上海新  相似文献   

9.
浅谈出版社的主业与副业魏重阳出版高品位、高质量的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图书,是出版工作永恒的主题,是出版社的主业。出版社在主业的指导思想上,除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以外,必须坚持党的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出版方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党的基本路...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是全国少数民族地区中成立最早的综合性出版社之一,也是我国最早成立的出版少数民族文字图书的出版社。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创建于 50年代初期,是一家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综合性出版社,具有健全的机构和实力较强的编辑队伍。全社在职职工人数 163人 (专业人员 126人),由蒙古族、汉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满族、回族、朝鲜族、锡伯族等八个民族组成。其中副高职以上专业人员 55人,大学毕业以上学历的人员 128人。   50年来,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始终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出版方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  相似文献   

11.
温辉 《出版广角》2014,(18):43-45
正与国外传统出版社在数字出版产业链中充分发挥版权和内容优势、有效与技术结合、占据主导地位不同,目前我国数字出版的内容提供者、数字出版商绝大多数并非传统出版机构,而是技术提供商。在我国数字出版产业链中,技术提供商处于领先和主导地位,而传统出版社基本处于被动和劣势地位。  相似文献   

12.
Highwire是斯坦福大学图书馆创办的世界上最大的免费科技全文仓储,致力于为非营利性的出版机构提供在线出版服务.HighWire出版社拥有完善的在线出版平台、灵活多样的出版模式及相关的研究与支持服务.同时,开放获取运动和斯坦福大学图书馆的研究背景进一步推动了HighWire的发展.HighWire的成功为我国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张宏 《现代出版》2005,(2):31-34
在《美国大学出版社的历史、定位和宗旨》一中(见《大学出版》2005年第1期),笔曾经提到美国大学出版社的定位和宗旨,其中最为主要是这样两点,即:首先美国大学出版社定位为学术出版机构,出版学术、思想或有创新价值的作品,面向少量的专业人士;其次,它们被美国政府定位在非赢利机构(not—for-profit)的位置上。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出版体制一直实行审批制,在新出台的出版管理条例中仍明确规定,出版社的成立一定要有主管和主办单位。但是,这种出版体制在新近的中央部委机构改革中却碰上了难题:原先各部委的出版社何去何从?是否因为其主管主办单位的变更或撤销而所属出版社也必得因之受到牵连? 本次中央部委改革撤并,受到影响的出版社为数不少,其中有些出版社甚至有着雄厚实力。根据现行出版管理体制,这些出版社的前途可供选择的道路一是在机构合并后“母嫁女随”,并到新的主管主办单位中  相似文献   

15.
随着出版“走出去”战略的不断推进与深化,各大出版集团、出版社、文化机构和版权代理机构等都积极发展与规划。我国出版业在版权贸易、实物出口、印刷出口、文化服务贸易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走出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出版行业“走出去”下一步发展有待深入研究和思考。  相似文献   

16.
大学出版与专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大学出版社协会将“大学出版社”定义为:“大学(或学院)的学术出版臂膀或具有类似功能的机构……其目标是致力于学术的传播与教育的发展。”大学出版社是其所在大学的延伸,是大学生态链中的重要一环。它和纯商业运作的出版社、出版集团有着本质的区别,以高校为依托,以服务高校为宗旨,肩负着为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科研学术和人才培养服务的责任。因此,在发展目标、经营定位上,走专业化的出版之路是大学出版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7.
一、大学出版社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历史重任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大学出版社的影响和要求更为突出。知识的生产、传播、应用成为该时代的重要特征,作为知识载体的出版物就显得尤为重要。大学处于知识生产的最前沿,而大学出版社作为知识传播的重要机构,任重而道远。知识经济的核心是知识创新和知识传播,而大学是知识创新和知识传播的重要机构,大学出版作为知识整理和传播的重要手段之一,理所当然地与知识经济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知识经济时代,出版观念要从积累知识为主向为知识创新和知识传播服务转变。知识经济时代的突出标志是新…  相似文献   

18.
并购海外出版社是实现我国出版走出去的有效途径,当前是我国出版业实施海外并购的大好时机,我们应该尽快将海外并购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一、并购海外出版社势在必行我国出版业要真正实现走出去,扩大在海外图书市场的实质性影响力,在海外设立出版机构是必由  相似文献   

19.
随着出版"走出去"战略的不断推进与深化,各大出版集团,出版社、文化机构和版权代理机构等都积极发展与规划.我国出版业在版权贸易、实物出口,印刷出口、文化服务贸易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走出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出版行业"走出去"下一步发展有待深入研究和思考.  相似文献   

20.
全球出版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数字化转型升级浪潮.我国出版社根据自己的特色资源,学习、借鉴国内外出版机构开展数字出版的经验,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数字出版商业模式,成为各出版社开展数字出版的关键点.本文将针对不同类型的出版社,在分析其内容特点和用户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数字出版的商业模式和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