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辰目 《传媒》2013,(6):1
最近一段时间,关于社会化媒体的资料接触的比较多。《光明日报》发表长篇文章谈到自助出版对传统编辑工作的挤压现象。《中国新闻出版报》载文讲"微博有资格登上新闻评奖殿堂",报道了河南决定把微博平台纳入到明年的新闻评奖序列中来,该报还载文主张"从社交媒体‘寻宝’也须有度",列举了一些社交媒体有意无意地发表不真实消息的情形。一些颇有主流媒体管理运作经  相似文献   

2.
《钱江晚报》是中共浙江省委机关报《浙江日报》社主办的一张综合性地方报纸。1987年9月1日创刊。开始发行6万份,以后每年平均以30%多的幅度递增,1994年发行量达47万多份。 这些年来,该报恪守“心向读者,情系万家”办报宗旨,热心地为政府部门分忧,为人民群众解难,架起了一座座密切联系党、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记者深入社会生活,深入百姓家庭,采写了许多切中时弊、顺应民心的系列报道,做了许多实实在在大大小小的好事,在广大读者中树立起很高的威信。杭州许多市民,每逢疑难问题,就会想到找“钱江晚报”去。浙江新闻界一些有心人称此为“钱江晚报现象”。 下面,择要介绍一下近两年刊登在钱江晚报上的一部分系列报道情况:  相似文献   

3.
2004年第1期《新闻记者》杂志刊出《2003年十大假新闻》,在传媒界引起很大反响,《新民晚报》、《新民周刊》以及各大网络媒体纷纷转载,业内专家、时评作者也就此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也已引起高层主管部门的重视。1月6日,《新闻出版报》发表该报副总编辑孙月沐(朽木)的文章《新年重敲“警钟”声》提出:“假新闻,就是坑害读者,制造新闻假货的‘主观故意’犯错,就好像市场上那些制造假药、假食品坑人害人的人一样,居心大有问题。细分起来,这里,有的是捕风捉影,不加调查而致;有的,是明知故犯,追求‘轰动效应’和‘卖点’所致;有的,则是不择手…  相似文献   

4.
3月23日的《新闻出版报》刊登报刊评介文章:“《大河报》上‘灾难’多”,对《大河报》以比较多的版面、比较集中的方式,大量报道社会新闻,以致“颠覆”、“爆炸”、“死亡”等字眼充斥版面提出非议。其实,这种现象绝非《大河报》一家独有,许多媒体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有些媒体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相似文献   

5.
宁夏日报在报纸的一到三版开设了一批反映民意、舆论监督的栏目,以多样的形式和较高的报道质量赢得读者好评。该报在一版开设的固定栏目有《新闻观察》、《百姓事》、《银湖明镜》等。《新闻观察》以千字左右篇幅,剖析社会不同层次热点问题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和解决问题的新鲜经验。《百姓事》栏目以几百字的篇幅如实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愿望和要求。《读者来信》栏目反映了各方面工作中的种种问题。该报《市场特刊》的“曝光台”,《社会生活》的“热点追踪”,《道德与法制》的“群众呼声”等,均属以积极态度反映社会生活各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6.
我在上海《报刊文摘》(1993年3月1日)上看到一篇摘自新闻某报的文章,说1月8日《新疆日报》、《新疆经济报》刊登了自治区的两份文件:《关于机关工作人员转移兴办经济实体和从事经营活动的试行办法》与《关于改革自治区事业单位工资管理的试行办法》,但不少部门和单位仍然询问正式的“红头文件”什么时候下达,否则不好执行。该报认为这种“不认报纸等‘文件’”,不见‘红头’事不办”是“一个令人哭笑不得的现象”。为什么基层工作人员觉得难以执行呢?理由是:“正式文件和见报的是否还有出入?”“报上的东西只能当消息了解!”。没有‘红头’文件领导如何批阅!?”——看起来似乎荒唐,但仔细琢磨,除第三句反映了要不得的官僚主义作风外,也不见得毫无道理,而且还可以启迪我们朝深处想想,推动我们的新闻改革。  相似文献   

7.
2011年1月20日,《中国新闻出版报》在头版头条刊登由该报记者曾革楠撰写的《肩负社会责任引领主流舆论——〈楚天都市报〉探索主流化转型纪实》长篇通讯,并配发评论,向全国新闻界推介楚天都市报主流化转型的成功经验。 该报配发的评论称,"《楚天都市报》一系列主流化转型的实践,让党和政府关注,让同行瞩目,让读者叫好,为都市类报纸主流化转型提供了范本。"并指出"《楚天都市报》的转型并非回归传统‘主流报纸',也不是单纯地吸引受众眼球,而是转向打造报纸影响力、引导力、公信力。这一办报理念,对于提升报业竞争力,加快中国报业产业化进程,乃至整个媒介市场的完善和提升,都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现全文转载,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我从事通讯报道20多年,虽然在上级报台发稿不少,但能获得中央、省级大奖的文章却不多。而事件性通讯《江水滔滔唱英雄》(简称《江》),能获得’97河南省好新闻一等奖和第八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应该说是有其偶然性也有其必然性。 那是1997年8月,我在翻阅8月21日的《中国青年报》时,看到该报社会周刊以整版篇幅报道了重庆市轮船公司“东力之珠”客轮(简称“东轮”号)300多名乘客长江遇险获救的新闻,标题是《鬼门关,船在下沉》。当读到“一艘正在岸边卸大米的河南轮船前来救援,船号是‘新机——85号”’时,我的眼睛猛的一亮,急忙往下继续看。可惜全文仅仅提了这短短的一句话。但新闻敏感性使我马上意识到:河南、新机、85号,是指河南以新字起头的轮船公司的船只。河南省县级航运公司只有信  相似文献   

9.
《安徽宣州报》社最近决定,以该报今年上半年发表的新闻(消息、通讯、调查报告、读者来信等)为对象,开展“虚假稿件”有奖揭评活动,我为此举叫好!  相似文献   

10.
“仙逝”特稿待续篇公元1991年12月30日16时许。自隋文帝干斗举取士,一千四百零五年之后,中国末代秀才苏局仙.在他111岁生日前两天,寿终正寝。是夜12时,新华社用6种语言向世界各大媒体播发了这则由笔者独家采写的消息,海内外几十家新闻传媒竞相刊发。与此同时,香港《大公报》还不惜版面刊出了笔者撰稿的《中国晚清最后一个秀才》长篇连载;上海《解放日报》除元旦一版刊出笔者领衔撰写的这则本市报纸首家苏氏新闻,6日又刊出笔者采写的《苏局仙遗体解剖侧记》,10日该报则让出第七版整版地位,以“专稿特稿”形式,刊出了又是由笔者采写的《盛世生居万事足——追记已故‘上海第一老人’苏局仙》独家长篇通讯。拥有百万读者的《读者文摘》、《新华文摘》和《文摘月刊》国内三大权威文摘刊物也接踵而至,连篇累牍,历时半载。时光,白驹过隙,老秀才作古的新闻已成旧闻。但无数读者在问:这个畴昔令人神往的“东湖山庄”从此就没了新闻?  相似文献   

11.
三峡工程举世瞩目,在为它频频“聚焦”的全国乃至世界新闻界人士中间,就有孙荣刚的身影。孙荣刚现任《中国三峡工程报》摄影部主任,但他常说自己只是一名普通的“新闻兵”。《中国三峡工程报》采访报道三峡工程最具权威性优势,“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孙荣刚,佳作迭出,华章潮涌。其摄影组照《日新月异中堡岛》及新闻图片《李鹏总理视察三峡工程》、《在三峡工程显神威》、《三峡移民沐春光》等作品,分别在中国经济新闻摄影和湖北省企业报好新闻评选等摄影大赛中获奖,配发照片的长篇通讯《穿越仙人溪》、《军魂铸三峡》在《中国青年报》头版头条及《解放军报》、《人民武警报》、《中国交通报》刊出后,  相似文献   

12.
延安《边区群众报》具有群众化特色,这使得该报刊登的新闻文本之间产生了内在张力.本文对延安《边区群众报》的新闻文本进行分析,发现该报的叙事策略也是其宣传策略,最重要的叙事模式则是宣传模式;该报新闻文本话语结构简单,重塑了乡村话语空间.  相似文献   

13.
自今年3月初开始,浙江在线新闻网站中,《浙江日报》《钱江晚报》《今日早报》的版面上,多了个"农民‘种文化’"专栏,同时,在浙江地区的许多农村,也平添了一种莺歌燕舞、喜气洋洋的文化氛围。多媒体携手,发动、引导农民自种育文化精神产品《浙江日报》为宣传贯彻中共中央建设和谐社会的伟大战略决策,落实省委宣传部"既要向农村‘送’文化,更要在农村‘种文化’"的宣传任务,携手浙报集团所属《钱江晚报》《今日早报》和浙江在线新闻网站,自2007年3月4日元宵  相似文献   

14.
一稿一投好     
《新疆新闻界》去年第四期‘问题讨论’栏提出‘一稿一投’好还是‘一稿多投’好的向题,我个人觉得还是‘一稿一投’好。首先,从读者角度看,读者希望的是多看几条新闻,绝不会喜欢重复看两报登载相同的一条新闻。‘一稿两投’或‘一稿多投’会倒读者胃口。设若在《农家乐》广播了的节目,听过的人物通讯,为时不久又出现在报端,读者哪有  相似文献   

15.
《农民》报是我国新闻出版史上第一份以“农民”命名的报纸,也是当时唯一的面向农民的报纸.该报以平民教育为目标,把读书识字作为切入点,通过开设新闻、评论、农艺、卫生、公民等多样化的栏目,运用通俗的语言、短小的篇幅和图文结合的形式,在叙述“最实用的常识”的基础上,构建起内涵丰富的乡村建设话语体系,从而促进了乡村建设运动的普及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3月2日,“两会”前夕,《工人日报》在“新闻周末”版以大篇幅发表了我采写的长篇通讯《“我呐喊,因为我相信”——八旬老人三百次上书中南海》(以下简称《呐喊》)。这篇通讯是“新闻周末”编辑室为迎接新世纪第一次“两会”精心策划、精心准备的重点稿件,通讯集中报道了湖南省长沙市一位退休老人陈荣杰忧国忧民、连续50年向党中央建言献策、致力于反腐倡廉、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的感人事迹。  相似文献   

17.
《记者摇篮》是辽宁日报新闻研宄所主办的新闻业务刊物.它以‘传播新闻信息、培养写作人才’为宗旨,辟有‘新闻研究’、‘新闻自学辅导’、‘好稿评介’、‘记者生活’、‘通讯员园地’、‘编辑手记’、‘新闻采访漫笔’、‘写作体会’、‘环球新闻界’、‘报海拾遗’、‘写作指导’、‘范文分析’、‘文苑探奇’、‘应用文写作’、‘广播与电视’、‘体坛通讯’、‘天涯海角’、‘古往今来’、‘文萃’、‘答读者问’、‘编读往来’、‘知识园地’、‘名家轶事’、‘城市风光’、‘祝您健康’等栏目. 《记者摇篮》以专业新闻工作者、通讯员、新闻写作爱好者为主要读者对象,同时兼顾  相似文献   

18.
都市类报纸队伍不断扩大、影响力逐步上升的过程中,出现了由边缘媒体向主流媒体迈进的趋势。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钱江晚报》目前日出40~48版,发行逾70万份,是浙江省版面最多、发行量最大、创收最高、效益最好的报纸。在新世纪里,他们又提出了“主流媒体,一流实力”的发展目标。新华出版社出版的大型画册《钱江晚报:21世纪城市主流报》,记录了《钱江晚报》近两年实践这一理想的足迹。《钱江晚报:21世纪城市主流报》一书汇集了该报2000~2002年刊出的数百个精彩版面,同时配有文字点评,记录每个版面的编辑背…  相似文献   

19.
朱春阳 《新闻前哨》2009,(10):85-85
8月28日,《中国新闻出版报》发布了《中华新闻报》停刊清算公告,此前该报曾多次试图引进战略资本.但都未能如愿。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消息,这是迄今第一家中央级新闻报纸倒闭。《中华新闻报》是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中央级媒体.创刊于1993年5月5日。作为全国新闻行业的沟通平台,《中华新闻报》曾被誉为“媒体中的媒体。新闻中的新闻”。  相似文献   

20.
施宇 《新闻爱好者》2006,(12):12-13
天中晚报记者魏克平不久前获得首届河南省十佳新闻工作者的荣誉称号,同事们认为他当之无愧,因为他是“一个视新闻事业如生命的人”。魏克平从事新闻工作19年来,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不怕吃苦,不计得失,以满腔的热情投入新闻事业中,“敬业”、“勤奋”、“执著”、“献身”,是单位领导、同事、社会对他的评价。驻马店日报社作出关于向魏克平同志学习的决定,《驻马店日报》、《河南新闻出版报》、《中华新闻报》等先后刊发长篇通讯“一个视新闻如生命的人”,宣传介绍魏克平的先进事迹。2003年10月,驻马店市委宣传部作出“关于向魏克平同志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