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莲梅 《青海教育》2008,(12):32-32
一、激发学习兴趣,开阔思维空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是一种巨大的动力,它促使学生萌发出强烈的求知欲,从内心产生一种自我追求、自觉努力地去探索、去攀登,向着认知的目标前进的欲望。从实际情况看,学生对政治课感兴趣与否,将直接影响着思维的积极性。如果教学总是老一套,教条条、背条条,“一言堂”式的灌输,只会使学生感到厌烦,丧失对思想政治课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2.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激发和保持一个人行为的强大的内部动力,同时,“兴趣是一种巨大的力量,促使你去克服一切困难,去努力追求,去达到目的。”因而,体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非常强调对学生运动兴趣的激发与培养。在教学实践中,怎样研究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兴趣,营造轻松、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玩的形式中学习、锻炼,在享受体育运动的乐趣中实现体育教学的课程目标,是  相似文献   

3.
陆荣 《新疆教育》2012,(12):86-86,94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它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社会中去服务于生活和社会。我们要教会学生从生活中去发现物理,从生活中去体会物理,用实验去探究和验证物理知识,这样,学习兴趣才能更持久,进而默化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学习。本文论述了如何培养初中生的物理学习兴趣的几种策略以及培养物理学习兴趣对教师的要求。对培养中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策略进行探索,给出“选择不同的物理教学策略和模式”、“改进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以及“开展课外活动”等几种激发和培养中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王青 《考试周刊》2011,(28):70-71
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帮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强迫”变成“渴望”,使学习成为一种由兴趣出发的主动行为.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准确把握自己的角色,努力培养师生间的真挚情感。缩小师生距离。  相似文献   

5.
一、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兴趣是发展思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催化剂,是调动学生学习自觉性的一种内在的动力。它能促使学生去攻读、去研究、去设想、去探索、去创新。当一个学生对某一学科发生兴趣时,他总是心情愉快地去学,因些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是让学生轻松学好化学的前提。对于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作了以下尝试。1.设计新颖、科学的趣味实验化学是一门实验学科,我利用这一特点,将一些演示实验设计成趣味实验,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NH3与HCI反应生成白烟”的实验改为“空杯生烟”或“盒吐烟圈”的魔术;“淀粉遇…  相似文献   

6.
李尧刚 《课外阅读》2011,(10):314-315
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推动力,是培养创新能力的起点,也是学习成功的关键。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教师只有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才能由“苦学”变为“乐学”,才能自由快乐地在语文的世界中飞翔,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  相似文献   

7.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内部推动力。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学习有极大的吸引力,能带动学生愉快地去努力求知,乐而不倦地勤奋钻研。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8.
从音乐的审美方面去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首先用教师的“美”,去启迪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其次用音乐的“美”去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要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除了音乐教师所具备的审美要素之外,还要善于挖掘音乐本身所蕴涵的“美”来唤起学生的音乐审美的注意。  相似文献   

9.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是刺激学生学习的最有力的因素。学生萌发出强烈的求知欲,从内心产生一种自我追求,才能自觉地去探索、去攀登,向着认知的目标前进。要想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通过案例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丰富的课本知识、优美感人的语言及和谐的师生关系等途径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0.
兴趣是一种内在动力,它促使学生萌发出强烈的求知欲,从内心产生一种自我追求,自觉努力去探索、去攀登,向着认知的目标前进的欲望。著名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也指出,课堂"应当是快乐的场所"。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是学好功课的重要前提。现就如果培养学生的兴趣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彭洪涛 《江西教育》2001,(12):32-32
学习兴趣也叫认识兴趣,它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或积极趋近的倾向。如果说:“勤奋出天才”的话,那么,“兴趣又是勤奋的动力。”当学生对数学感兴趣的话,他总是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去进行学习而不会觉得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否则,学生就可能只是形式地、勉强地去学习,此时,教师若不改进教学方法,不去关心学生,鼓励学生,必然导致学生对数学失去兴趣,甚至对数学学科产生厌倦情绪。如何来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呢?现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从学生错误中进行引导。课堂教学中难免会碰到学生演板时不少的错误,如…  相似文献   

12.
一、实践的四个环节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想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讲,兴趣是一种内在动力,它促使学生萌发出强烈的求知欲,从内心产生一种自我追求,自觉努力去探索、去攀登,向着认知的目标前进的欲望。因此,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思想  相似文献   

13.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当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时,就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去学习而不会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乐于接受自己所讲知识,让学生能主动接受,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学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是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兴趣是学习的催化剂.当学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时,不仅不会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时,他就会主动地、自觉地、愉快地学习,有时甚至会废寝忘食.因此,教学活动中如果能使学生喜欢上你的课,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是当前新课改的主流.在新课改的浪潮中,每一位教师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努力探索一条适合自己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生物教学中,针对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笔者做了如下探索,望各位同仁多提宝贵意见.  相似文献   

15.
何惠清 《广西教育》2008,(20):65-66
在英语教学中,学生普遍存在一种“冷热病”。一开始,学生对英语很感兴趣,但是不久这种兴趣就逐步减弱了,甚至会表现出一种厌学的态度。诱发这种厌学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教不得法”,没有把握预防和消除厌学心理的“火候”。要提高教学质量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  相似文献   

16.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投入学习活动的一种最有效、最实际的内驱力。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如果我们单纯地沿用“满堂灌”和“机械启发”的传统教学模式,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纳器,势必会削弱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乐学、好学就成为我们在英语教学中要努力探索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牛新荣 《教育》2008,(10):56-56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良好的兴趣,学生的学习活动就已成功了一半,学生就会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自发地去努力、去探索。如果说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是授之以“通”的话,那么兴趣就会使这种方法变得更具主动性,更有实效。  相似文献   

18.
兴趣是获得知识的一种自觉动机。在引导学生写作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利用小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努力使他们热爱写作,快乐写作。如何培养小学生写作兴趣呢?  相似文献   

19.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的名言.这就是说一个人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兴趣是成才的先导,只有感兴趣后才能自觉地、主动地、竭尽全力地观察、研究它,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历史教学首先要从培养学生学习历史兴趣入手,一堂历史课只有生动有趣,学生才会产生学习的兴趣.如果老师采用各种方法将历史“再现”在学生面前,就会触动学生的想象力.本文主要围绕如何让学生通过丰富的想象力来培养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20.
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出来的。应该利用一切机会努力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一开始就牢牢抓住学生,使学生把兴趣转化为乐趣,进而转化为志趣,将“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我乐学”,就一定会学好化学这门课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