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力图使数学课更加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如何让数学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呢? 一、联系生活实际,诱导学习兴趣 数学源于现实生活。立足学生生活实际,正确处理教材,可以诱导学生的兴趣。 1、使教学内容“生活化”。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让数学课变得生动活泼。  相似文献   

2.
在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中,让数学回归生活,对提高学生的数学兴趣是十分必要的;与此同时,数学课堂要有“数学味”,这是数学教学之根本.“数学味”是通过“生活化”的素材入手,揭示数学研究过程中的各种学科特点,最终以“数学化”方式提高学生的素养和能力.  相似文献   

3.
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把数学教学与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无疑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改革与尝试。然而在充满生活化的课堂中,我们也不可忽视数学课堂的严密性与思维性,不能单纯地用“生活化”、“活动化”来冲淡“数学味”,应努力寻找“生活化”与“数学味”之间的平衡点,让“生活化”的数学教学回归数学的本质。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深入思考,提出了培 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具体路径:创设“实践情境”,让数学“生 活化”;创设“互动情境”,让数学“生活化”;创设“反思情境”,让 数学“生活化”;创设“评价情境”,体验数学的学习快乐。  相似文献   

5.
数学既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学习数学的目的是为将来的生活做准备。因此,要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必须还数学课堂的本来面目。做到让数学走向生活,让学生体验生活中的数学;做到让生活走进课堂,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解决简单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6.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全新的教育理念改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形式,数学课堂是如此的“热闹”。但是,当肢体的活跃代替了思维的活跃,当数学的“热闹”掩盖了数学的本质。当数学课因片面追求生活化、活动化而变得华而不实的时候。我们不禁要问:数学课堂的“数学味”哪去了?那么如何让“数学味”重返数学课堂呢?下面笔者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王飞成 《湖南教育》2009,(12):26-27
晚近以来,“数学教学生活化”“数学教学应向生活回归”“数学教学要情境化”“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构建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结合的学习(或教学)情境”等理念成为许多教师的共识,于是探究与合作学习等占据了数学课堂.然而,这样一来,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却被忽视了.君不见,每堂数学课学生热热闹闹,教师心满意足,貌似十分和谐.但是,热闹过后,大部分学生并没有学到真正的数学知识,  相似文献   

8.
运用多媒体技术,能有效激活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化枯燥为有趣,化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具体,化繁琐为简单,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热情。带学生走进数学天地,让数学植根于生活的土壤,做到课内外知识与生活相连,让学生从生活中感知数学,从而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欲望,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9.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数学教学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将数学学习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使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知识生活化,让数学课富有生活气息。  相似文献   

10.
在数学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生活资源,让数学课生活化;也就是说,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学数学,把生活引入数学教学,从而使我们数学教学的策略朝着“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方向而展开,努力实现教学的综合化、生活化和实践化,把数学教学与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1.
刘岩 《黑河教育》2011,(2):30-30
所谓数学生活化,即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在教学中,要把课本学习与生活数学挂起钩来,让学生认识到学数学不仅仅是为了考试,为了得高分.而是为了运用数学,让学生产生没有数学就没有生活的强烈意识。传统教学模式往往把生活实践与数学相割裂,学不能为所用.而现在教学就要求学生从生活实际中去总结,去联系。那么,如何使数学课“生活化”呢?对此笔者有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2.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强调数学教学要注重应用意识、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学生的数学体验。笔者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从渗透数学思想,让数学课具有数学味;关注学生认知,让数学课具有人情味;回归学生生活,让数学课具有生活味;鼓励学生验证,让数学课具存挑战味;重视学生实践,让数学课具有体验味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3.
孙嫣 《甘肃教育》2014,(9):85-85
数学课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主阵地,一节数学课是否具有活力,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数学课程标准》呼唤充满活力的数学课,只有充满活力的数学课,才能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主动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那么,怎样才能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呢?  相似文献   

14.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数学教学生活化”、“数学教学应向生活回归”、数学教学要“情境化”,“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构建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结合的学习(或教学)情境”,以成为许多教师的共识。如何真正让数学贴近学生生活,让数学与学生生活触觉碰撞和交融,让学生真正的在生活中学数学,在学数学的过程中感触生活,让数学回归生活、回归自然,这就是我们数学老师应该探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数学课标强调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感悟、体验数学。教师应适当地向学生介绍数学王国的神奇魅力,并努力结合教材向学生展示数学魅力,使学生真正认识到“数学好玩”。  相似文献   

16.
在数学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生活资源,让数学课“生活化”,也就是说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学数学,把生活问题数学化,从而适应社会、提高聋哑学生的生存能力。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课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自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据此,本文从“联系实际生活,培养问题意识”、“联系生活实际,引导自主探究”、“联系生活实际,发展抽象思维”“联系生活实际,感受数学魅力”四个方面阐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联系生活实际,真正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使课堂返朴归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真谛与价值。  相似文献   

18.
刘班英 《考试周刊》2012,(38):75-75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可见,当今数学教学正向生活化,活动化,问题化方向发展。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新课程改革重视数学教学生活化,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使学生感到数学有趣、有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这也是数学课改的最大亮点。那么怎样的数学教学,才能让我们的学生真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才能让我们的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生活处处有数学呢?我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19.
“数学知识生活化”这一理念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但在现实教学中,由于部分教师对素材的选择和使用不当,致使一些数学课为“生活”而“生活”,从而失去了“数学味”。本文认为在教学中应将“生活化”与“数学味”统筹起来。  相似文献   

20.
“数学生活化”就是要让学生在“生活”和“数学”的交替中体验数学,在“退”和“进”的互动中理解数学。通过“退回生活”,为数学学习提供现实素材,积累直接经验;再通过“进到数学”,把生活常识、活动经验提炼上升为数学知识。从而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