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主+之+谓”中的“之”,对《孟子·梁惠王上》中“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之类的“……之于……”结构中的“之”以及“……之与……”结构中的“之”的用法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主+之+谓"中的"之",对《孟子.梁惠王上》中"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之类的"……之于……"结构中的"之"以及"……之与……"结构中的"之"的用法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3.
人教版第一册节选《孟子·梁惠王上》中一段,题为《寡人之于国也》,文中“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一句中“之”的用法,很让人玩味。查教参,没有专门提出来讲。翻阅主力主编的《古代汉语》(中华书局出版)第二册42页解释为“之”是“介词,用在主语和介宾词组之间”。笔者认为欠妥。“之”在古汉语中主要用作助词、代词、动词,没有介词的用法。和同事议,  相似文献   

4.
人教版第一册节选《孟子·梁惠王上》中一段,题为《寡人之于国也》,文中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一句中之的用法,很让人玩味。查教参,没有专门提出来讲。翻阅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中华书局出版)第二册42页解释为之是介词,用在主语和介宾词组之  相似文献   

5.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如何?”  相似文献   

6.
孟子关于仁政的论述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子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靠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五十步而后止,或百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  相似文献   

7.
《孟子·梁惠王上》:“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意译为:“我对待国家,可算是尽心尽意的了。”句中,文言虚词“之”介于主语“寡人”与状语“于国”间,用法比较特殊,值得讨论。一般来说,古汉语中主语与作状语的介宾短语间,是不必用“之”的,用“之”的目的是强调这一状语。对于此类句式,黎锦熙先生分析  相似文献   

8.
高一语文课本犤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犦中的“之”和“而”的一个用法被忽略了,至今在诸多版本的《教师教学用书》及各类参考书、练习题中都未见到正确的说法,或回避,或误说。笔者想就此谈谈看法。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的一篇课文《寡人之于国也》中一句:“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此句的意思即:我对于国家,总算尽了心啦。这一句中的“之”究竟怎么理解,是什么意思?一般的资料都回避了,有的资料索性解释为:之,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按此说法,“寡人”是主是无疑的,那么…  相似文献   

9.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相似文献   

10.
在先秦诸子中曾出现两种思潮:孟轲的民本思想和庄周的自由观念。这种思潮的形成,绝非单纯出于哲人们的玄想,是以客观社会的发展进程为基础的。春秋以来,以土地所有制变更为核心的经济变革、阶级改组、乃致政治斗争极大的显示了“人”的作用,突出了“人” 在社会生产、政治军事斗争中的重要地位。各国诸侯在併大兼小、凌弱暴寡的军事行动中,亦莫不以占有人口、土地为其斗争的目的。《孟子·梁惠王上》记载:“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而矣……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就是当时兼併者的普遍的典型心理。  相似文献   

11.
一、选出与例句中加点的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例: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A.愿君顾先王之宗庙,姑反国统万人乎(《战 国策·齐策》) B.先王之别,大都不过参国之一(《左传·隐 公元年》) C.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孟子·梁惠 王上》) D.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二、选出与例句加点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例:修文德以来之 A.既来之,则安之 B.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C.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D.陈力就列,不能者止三、写出下列句中“为”字的词性和意义①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②何以伐为③后世必为子孙忧 ④君子疾夫舍日“欲之…  相似文献   

12.
“五十者可以衣帛”辨贾文丰《孟子·梁惠王上》“寡人之于国也”章中有这样一段话: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  相似文献   

13.
在古代汉语的几种同形异构的“之于”结构中,本文只讨论从《孟子·梁惠王上》“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之类的语段中抽象出来的那种“之于”结构。100多年前,《马氏文通》开始系统研究它。作者马建忠认为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将它格式化为“主语+之+动宾短语”,并暗示它主要作主语,其次作宾语。至其结构类型,马氏认为:不加“之”字,它是表对待的主谓短语(其中,“于”+后续成分是谓语+宾语);加“之”以后,则转型为定中短语。马说绝大部分可从。参照马说,我们发现:王力先生等学者的“之于”结构研究进步与倒退并存。进步是:楚永安(1986)和许仰民(2001)完成了对其构素、构序的研究,楚永安(1986)还揭示了它的所有外部功能。倒退是:王力先生等许多学者都以其中的“于”字为介词,并说该结构无“之”时是主谓短语(或是其他异名,但实质一样),加“之”以后仍是主谓短语或转型为定中短语。此说之可商,在于“名词+之+介宾短语”不具备构成短语的基本条件。至于康瑞琮肢解“之于”结构,以由“于”字参与组成的“介宾短语”为全句状语,则是在马说基础上的全面倒退。  相似文献   

14.
一、闻寡人之耳者(高一册《邹忌讽齐王纳谏》) 原注:[闻]这里是使……听到的意思。“闻”《辞海》第四义项为“达,传报。《诗·小雅·鹤鸣》:‘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闻寡人之耳者”中的“闻”,可按《辞海》第四义项作解,“闻”后如果补出省略的介词“于”,就和《鹤鸣》中的“声闻于天”结构相同了。那么“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译成现代汉语就可为:“能在公众场合议论(我的过错),传达到我耳中的,受下等赏赐。”课本原注将“闻”解为使动用法,绕得圈子似乎大了些。二、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高一册《赤壁之战》)  相似文献   

15.
新高中《语文》第一册《寡人之于国也》中有“七十者衣帛食肉”一句 ,有人认为此句中的“七十”应理解为“十中分之七”句意才通顺。乍一看确实有些道理 ,其实不然。且看《孟子·尽心上》中的一段话 :“所谓西伯善养老者 ,制其田里 ,教之树、畜 ,导其妻子 ,使其养老。五十非帛不暖 ,七十非肉不饱。不暖不饱 ,谓之冻馁。文王之民 ,无冻馁之老者 ,此之谓也。”由上文可以看出 ,古人的看法是 :五十岁 ,没有丝绵便穿不暖 ;七十岁 ,没有肉食便吃不饱。孟子主张行王道制民产 ,申孝悌之义。这与《寡人之于国也》一文恰恰一致 :“五亩之宅……七十者…  相似文献   

16.
一、巧设比喻,在启发引导中让人轻松接受道理学生在学习《寡人之于国也》这篇课文的时候,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文章谈话的话题是梁惠王‘于国尽心’,但本国之民不加多的困惑;下文孟子谈到‘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情形,是否有点牛头不对马嘴?”  相似文献   

17.
《寡人之于国也》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这篇课文记叙了孟子和梁惠王围绕“民不加多”的问题展开讨论的一次对话。梁惠王认为自己为国尽心,并以“移民移粟”为例申说自己治国胜于“邻国之政”,提出了“民不加多”的疑问。孟子以战争中“五十步笑百步”为喻,诱使梁惠王中了圈套,说梁惠王的“移民移粟”是小恩小惠,与邻国统治者的治国不尽心实际上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只是形式上数量上的不同而已。梁惠王实不该中了孟子大师的圈套。说梁惠王中了圈套理由有二:先说数据。数量“五十”与“百”相差之大,不是小小的区别。“五十”与“百”是只…  相似文献   

18.
<正> 从语义学角度看、“理”在汉文化中的本义指治理玉石,引伸为肌理,文理和条理等。后来在哲学中引伸为事物自身的规律和事物的当然之则。如《周易、系辞上传》 说:“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于其中矣”,孟子说:“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  相似文献   

19.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见《论语·泰伯》篇。郑氏曰:“民,冥也,其见人道远;由,从也。言王者设教,务使民从之;若皆知本末,则愚者或轻而不行。”郑氏认为民皆愚顽,所以,王者设教,只要他们跟从,不须知道本末。这种解释和孔子思想不相符合。《子路》篇记载,孔子适卫,冉有仆。孔子回答冉有的问话说,“民庶”之后,要“富之”,“教之”,没有认为民愚顽不教的意思。西晋何晏《论语集解》修正了郑氏的解释。他说:“由,用也,可使用而不可知者,百姓日用而不能知。”何氏采用了战国时期对民的相当流行的看法。如孟轲说:“行之而不著焉,穷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孟子·尽心》下)《中庸》也说:“百姓日用而不知。”朱熹《论语集注》承袭了何氏的解释略有更益。他引用程子的话说:“圣人设教,非不欲家喻户晓也,然不能使之知,但能使之由耳。若曰圣人不使民知,则是后世朝四暮三之术,岂圣人之心乎?”近人也相信这种解释,如钱穆《论语新解》说:“民性不皆明,有智在中人以下者,故有不可使知也。若在上者每事於使民由之之前,必先家喻户晓,日用力于语言文字,以务使之知,不惟无效,抑且离析其耳目,荡惑其心思,而天下从此多故矣。”徐英《论语会笺》说:“盖政令之推行,有不得不然者,势也。政令既行,  相似文献   

20.
文言文中虚词的数量虽不及实词,但由于功能强大、灵活多变,使用频率高等特点,其用法和意义往往更难掌握。同样一个虚词,这样理解是对的,那样理解可能也有道理。比如,《荀子·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中的“焉”:既可理解成一个无意义的语气助词,也可理解成兼词“于此”。那么,虚词的解释有什么原则呢?第一,不能超越虚词本身的用法和意义;第二,紧扣上下文,合乎语法规范和语言习惯;第三,简明,易被读者理解接受。但人教版(必修)高一语文中两处虚词的注解却令人费解。其一是《寡人之于国也))第六段“鸡豚狗彘之畜”中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